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照片來自第九河川局

花蓮溪砂荖堤段,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為提供民眾優質休憩的環境及形塑原住民鄉鎮的具體意象,特籌經費沿花蓮溪辦理砂荖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及大同堤防青青草原營造河岸親水空間,除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外,並增進各部落間居民之情誼,亦為地方提供重要歲時祭儀及休憩之活動空間,這件工程,榮獲經濟部公共工程優質獎第一名之肯定。

該作業為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一O七年度花蓮溪砂荖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發包案,計分為四個工區,第一工區為大同堤防,內容包含五百公尺堤頂環境整理、前坡高灘步道六百五十公尺、一座大型太陽廣場、三座小型廣場、三座階梯及防洪預警平台一座,於一O七年五月十四日已完成施工並完成查驗。

第二工區為西全橋上游,內容包含五百廿九公尺堤頂環境營造、八公尺寬防汛道路(外含側溝)之新建及自動水閘門一座,第三工區為西全橋下游,內容包含一千三百公尺堤頂及堤後之環境營造、生態池一座、防洪預警平台二座、堤前基礎塊石之鋪設、七公尺寬防汛道路(外含側溝)之新建及管涵一座,第四工區為富進橋下游,內容包含一千二百四十八點五公尺堤頂及堤後之環境營造。

大同堤防河岸青青草原及砂荖堤段串聯光復鄉三大原住民部落,比鄰拉索埃生態園區及光復糖廠,除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外,並增進各部落間居民之情誼,亦為地方提供重要歲時祭儀及休憩之活動空間。 整體設計理念是依據花蓮溪治理規劃檢討報告及治理基本計畫,結合當地原民文化、湧泉地景、質及休閒農業,並自串聯行車道,提供慢活及休憩場所。

目錄

柔性工法 營造多孔隙空間

在環境保育方面,參考二O一七花蓮溪水系河川情勢調查規劃設計,在安全確保前提下,採用柔性工法,營造多孔隙空間,減少碳排放,及增進地下水源涵養,亦有助於整體環境營造。如此兼具環保及節省經費前提下,營造與當地環境景觀結合。

整個工區橫跨阿美族三個部落由上游至下游分別為砂荖部落、太巴塱部落及馬太鞍部落。馬太鞍濕地過去長滿樹豆,阿美族語稱樹豆為「vataan」,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太巴塱(Tafalong)是阿美族語「螃蟹」的意思,是目前台灣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原住民部落,亦是少數以動物作為地名的部落。

拉索埃湧泉千年神話六滴眼淚的神鳥,講述六個湧泉就是神鳥的六滴眼淚;神鳥是阿美族人古稱的「兜羅」,也就是環頸雉。拉索埃湧泉於二O一六年名列台灣最美秘境榜首,被譽為只有上帝才調得出的顏色。

融入在地原民文化以及水涵養理念

在整體安全評估納入考量下,藉由融入在地原民文化以及水涵養理念,包括基礎、邊坡、堤頂、邊溝透水設計,該工程另結合樹銀行概念,透過環境維護、生態保育及節能減碳,營造出親水及休憩的活動空間,在公民積極參與下,期使工程完工後能永續經營。  工程特色包括就地取材、結合在地文化與安全、水與環境、永續經營、啟動志工機制、航拍監控、環境生態與節能減碳。  就地取材部分,於鄰近該工區馬太鞍溪就地採取塊石,於前坡基腳形成穩固之塊石護坦,並可營造濱水植物生長,另於主工區河道採取砂土,於堤前坡面覆土植生,除有助於河道之疏濬外,將可產生植生護坡之功效。

光復工商學生參與創作圖騰競選

花蓮溪砂荖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則導入在地文化,將原住民圖騰、圖徽及傳說等融入設計內並與當地光復工商合作,由學生參與創作圖騰競選,透過競圖方式取得數幅原住民圖案,繪製於堤防意象處,堤頂採用所創預鑄三角形木紋板搭配6分石,排列成原住民圖騰,另外工區鄰近拉索艾等湧泉,利用工區畸零地成功營造湧泉生態池,防汛路可串接當地知名景點如花蓮廠、拉索艾源泉及大富森林園區,引進觀光人潮提升觀光產業。[1]

該工程於設計階段,即積極拜訪地方瞭解需求,並辦理說明會取得共識,另為將原民文化融入硬體工程,經洽在地 在既有穩定高灘上,經由常年監視,該工程採用柔性及透水工法,在材料上使用安全耐久工材,可達成低成本、抗腐蝕及易維護的特色。為避免洪流沖擊堤坡腳及尋常水位磨損坡面,於既有護坦上,增設大型塊石減緩堤前覆土流失。 在設計及施工階段即規劃保留既有多樣濱水生態環境,營造青青草原休憩生態空間。為創造親水活動空間,導入原民文化特色,串聯原民活動,放牧附加價值,因此設置太陽廣場。  在既有畸零地上,將工區內影響工程之喬、灌木,移植至此,除可增加綠覆蓋面積,日後並可提供鄰近其他工程移植樹木之空間,另做為具有持續擴充性之「樹銀行」。

 由於工程幅員廣闊,對於後續的管理維護,將是一大挑戰,因此,運用該區既有志工大隊定期進行維護、巡防及通報,將有助於彌補人力不足之問題。為能即時掌控工程執行狀況,運用空拍機進行定期及不定期航拍檢視。

 該工程為節能減碳減少混凝土用量,利用鄰近河道整理之大塊石於堤前坡,替代傳統以混凝土異型塊,以減緩河道整理之覆土方流失,有關大塊石之施工及排列方式攸關其受洪水沖擊之穩定度,需開發利用特殊之夾具及具經驗之技術人員相互配合,該工項完成後間曾受白鹿颱風洪水沖擊,退水後檢視無受損。  

工程效益

該工程具創新、挑戰及周延性之外,工程優良事蹟及顯著效益包括:

  1. 水利署工程督導成績甲等,推薦參加經濟部優質獎評選。
  2. 經濟部針對該工程進行施工查核,查核成績榮獲近年最高分八十九分。
  3. 榮獲經濟部公共工程優質獎第一名,施工品質獲得肯定。
  4. 大同堤段青青草原工區工程完工後,已提供原住民部落辦理捕魚祭及射箭比賽等活動,亦提供當地居民舉行相關祭典及慶典,獲在地居民、部落及民意代表好評。

視頻

水契機共榮-水漾花蓮|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

九河局-花蓮溪砂荖堤段河川環境改善工程(108年空拍影片)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中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