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礦物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礦物工程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礦物工程(Mineral Engineering)是根據自然界礦物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利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將礦產資源中有用礦物(或有用成分)和脈石礦物(或有害成分)分離的綜合加工過程,亦稱為「礦物加工工程」或「選礦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的發展與人類對自然界礦產資源日益擴大的質與量的需要密切相關。選礦過程本身已有很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很早就有手工揀選,後來發展成為簡單工具洗淘從砂石中間回收金、銀、錫等密度大的礦物,天工開物早有記載,這屬於選礦的原始階段。19世紀以後國外相繼出現了機械選礦設備如活塞式跳汰機、搖床、靜電選礦機、磁選機等,使重力選礦、磁選和電選等物理選礦技術有較大發展,從而促進了冶金工業大規模發展。20世紀20年代泡沫浮選的應用和各種浮選藥劑和設備的出現,大大促進選礦技術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難選、複合礦及細粒嵌布礦產的開發利用。生產的發展和需要促使人們對選礦理論深入研究,從1867年P.R雷廷格爾(Rittiner)著《選礦學》開始,相繼有列賓捷爾的《浮選過程的物理化學》、A.M.高登(Gaudin)的《選礦原理》、利亞申科的《重選原理》,至1944年F.F塔加爾特(Tag.gart)編著的《選礦手冊》,選礦工程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

任務

選礦工程的發展就有可能對自然界「含量貧、結晶細、成分雜」的礦產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並為下一步的深加工提供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的初級原料或產品。由此可以看出選礦學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確定它的具體任務是:

1)提高有用礦物的品位,擴大礦產資源的利用處理範圍:據勘查我國貧礦多,富礦少,許多貧礦資源均需經選礦處理後才能作為下一步的工業原料。如黑色金屬中的鐵礦石,品位大於50%者僅占全國鐵礦總量的23%,其餘均需選礦後製造成人工富礦才能作為煉鐵原料;有色金屬中的銅礦石,銅品位大於2%者僅占我國銅礦石總儲量的6%,含銅小於1%占75%,都需經過選礦;非金屬礦石中磷礦石,品位大於或等於30%者僅占7%,其餘都必須經過選礦處理才能利用。

2)提高產品質量:非金屬礦高嶺土、膨潤土、沸石、螢石、硅灰石、硅藻土、絹雲母等都需要去掉鐵、鈦等雜質和提高白度;煤炭也需要洗選,降低灰分和硫、磷含量,才能生產合格的冶金焦炭。

3)共生、伴生成分的綜合利用:有色金屬礦石常是共生產出,由於它們互為雜質無法利用,需經選礦處理將所含礦物分離後分別富集才能作為冶煉原料。我國共生、伴生礦石特別多,例如白雲鄂博、攀枝花、大冶、長陽等鐵礦石都屬複雜共生礦石,它們占我國整個鐵礦資源的40%以上。有色金屬共生、伴生礦產占75%以上,如銅鉛鋅共生礦,銅精礦中的鉛、鋅是雜質;鉛精礦中的銅、鋅是雜質;鋅精礦中的銅、鉛是雜質;只有把他們分離後富集,方才能成為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貴金屬的40%和銀的75%為伴生礦。

4)二次資源的開發利用:二次資源包括廢舊金屬及其它固體廢料,廢水和廢氣的治理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選礦技術。自然礦產的最大特點是數量有限和開發的一次性,因此「資源的循環使用」是最大的節約。據專家們統計,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消耗的能源與新開發礦產資源對比非常經濟,其能耗比,銅為1/6,鎳為1/10,鋁為1/20,鎂為1/21。美國每年再生金屬占西方國家40%,其價值達100多億美元。我國廢鋼利用率尚低,廢舊有色金屬利用率僅占總產量的11.2%左右。「三廢治理、環境保護」是目前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例如我國全國固體廢料已堆有80多億t,占地90多萬畝,目前固體廢料的利用率約24%,每年有76%左右的固體廢料堆存。水是人類寶貴的資源,一般來說,工業產值每增加1%,工業廢水增加0.65%。我國水資源不豐富,人均占有水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25%,隨工業的發展,用量加大,排放的污水量會增加,反過來又加大了對原有水源的污染。因此,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污水治理已成為當務之急。選礦工業用水量很大,排放的尾礦又是很大的污水源,節約選礦用水及循環水的使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海洋資源的利用。海洋資源包括海水中溶解的鹽類物質和洋底錳結核。海水中含有36種元素,除可提取NaCl、KCl、、、、B、I外,還可以提取氚等能源物質,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地球總面積的2/3為海洋,其中15%洋底覆蓋有錳結核,而且錳結核中富含Mn、Ni、Cu、Co、Fe等元素,例如我國沿海深2 000 m處就有大量含CO(0.5%)較高的錳結核。其中Mn、Ni、CO為陸地較缺少的資源,因此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包括我國在內)積極進行洋底錳結核的開發、利用研究。從長遠看,我國陸地短缺的一些礦產資源有可能由開發洋底資源彌補。

戰略地位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當今世界有80%的工業原料和95%的能源取自礦產資源。隨着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礦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它一方面促進了礦物加工工程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污染了人類生存的環境。如何使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是目前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中選礦技術的發展起着很關鍵的作用。例如每立方公里的岩石中含Fe 1300萬t,Cu 26萬t、Sn 10萬t、Au 1萬t,如果用高新技術將其分離,則地球上提供我們可利用的資源是非常寬廣的,這將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