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鐘鎮位於成都市簡陽市河東新區北郊7公里,緊依沱江,成安渝高速石鐘連接線穿境而過。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鎮23個村,1個居委會,人口3.9萬。西側緊鄰沱江,沱江河岸線長達11公里,水利資源豐富,河面寬闊,是營造水上遊樂的好地方。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平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鐘鎮管轄。將石鐘鎮民主村劃歸青龍鎮管轄,青龍鎮人民政府駐長壽街152號。調整後,石鐘鎮轄原平窩鄉和龍頸街社區、長溝村義學村前鋒村山泉村、新華村、勝鋒村、黃連村、天鵝村、均樂村、民強村、石王村、石河村、五桂村所屬行政區域,石鐘鎮人民政府駐龍頸街55-5號。[1]

經濟狀況

經過鎮黨委、政府和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8300萬元,農業總產值392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6000噸,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9700萬元,鄉鎮工業產值實現3240萬元,鄉鎮工業增加值實現796萬元,鄉鎮企業實現利稅192萬元,水產業總量225.0噸,出肥生豬2.3萬頭,出欄山羊1.8萬隻;出欄小家禽28萬隻;輸出勞力7281人,年創收24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實現1836元,人平增收180元,計劃生育率93.55%,比全市平均高0.3%,人口出生率為5.24%,比全市平均人口出生率低1.6%。

畜牧業以生豬、山羊為主。轄區內苗木種植業較為發達,有「水果基地之名,優質苗木培育之鎮」的名稱。

石鐘鎮鄉鎮企業較少,且比較分散,多以小型企業為主。[2]

行政區劃

石鐘鎮轄長順、長溝、義學、前鋒、山泉、新華、勝峰、黃連、天鵝、場樂、民主、民強、石王、石河、五桂15個村委會和石鐘龍頸街社區居委會。

2019年12月,成都市《關於龍泉驛區等15個區(市)縣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批覆,撤銷平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鐘鎮管轄。將石鐘鎮民主村劃歸青龍鎮管轄,青龍鎮人民政府駐長壽街152號。

調整後,石鐘鎮轄原平窩鄉和龍頸街社區、長溝村、義學村、前鋒村、山泉村、新華村、勝鋒村、黃連村、天鵝村、均樂村、民強村、石王村、石河村、五桂村所屬行政區域,石鐘鎮人民政府駐龍頸街55-5號。

地理環境

石鐘鎮屬淺丘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350~450米,最高的花果山海拔450米。

自然條件

石鐘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風景秀美,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為17℃。生態環境良好,土地資源豐富。[3]

地名由來

石鐘鎮始於清咸豐年間,以「石鐘灘」成名,舊時水運業發達。「石鐘灘場」蒼桑多變,故名未改,沿襲至今。素有「石鐘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能識得破,簡陽買至成都府」之傳說。

社會事業

郵電、交通方便,移動、聯通台建成投入運行,電力充足。東-壯公路貫穿其間,東靠江三路,內有橫貫全境連接江三路的碎石路,形成Н字型的交通主體網。

文教、衛生事業較發達,器具先進。集鎮建設初具規模,商貿十分活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