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轉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地處漢濱區西南角,東鄰恆口鎮,南與紫陽縣蒿坪鎮接壤,西與牛蹄鎮相連,北與漢陰縣澗池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5千米。轄區總面積6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3.9平方千米,占87.4%;水域7.8平方千米,占12.6%。

截至2014年10月,石轉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1]。2011年,石轉鎮總人口7868人,農業總產值8786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860萬元。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石轉鎮,併入洪山鎮。[1]

歷史沿革

相傳,此地的五堰河中有一巨石,遇洪水衝擊時,轉而不移,遂冠名石轉河。鎮因河而得名。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五堰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保。

1950年4月,劃入流水區管轄。

1952年4月,由流水區分為安康第六區即石轉區,下轄5個鄉。

1958年,為石轉公社。

1984年,改為石轉鄉。

1996年11月,分設石轉鎮。

2001年,五龍、巍鳳2鄉併入石轉鎮。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石轉鎮,併入洪山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轄石轉河1個社區,石橋、蒿坡、永坪、乾龍、高興、小埡、雙梁、雙聯、雙柏、雙羅、雙鳳、七里12個行政村;下設10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4年10月,石轉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1]。人民政府駐地石橋村十組。[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轉鎮地處漢濱區西南角,東鄰恆口鎮,南與紫陽縣蒿坪鎮接壤,西與牛蹄鎮相連,北與漢陰縣澗池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5千米。轄區總面積6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3.9平方千米,占87.4%;水域7.8平方千米,占12.6%。

地形地貌

石轉鎮地處秦嶺南麓,五堰河中游,屬淺山地區,地勢西高東低。主要山脈有鳳凰山,境內海拔450—1800米。

氣候特徵

石轉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5℃,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5.2℃。生長期年平均225天。無霜期年平均215天。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以9月最多。

水系水文

石轉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五堰河,境內流長18千米,流域面積7.2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石轉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1.5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9萬畝,林地面積8.1萬畝。

自然災害

石轉鎮境內主要災害有洪澇、泥石流等,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3年8月31日,持續7天的強降雨,致使河水位猛漲,山洪瀑發,山體滑坡,洪水沖毀公路10千米,沖毀農作物2850畝;倒塌房屋350餘間,直接經濟損失210萬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轄區總人口786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14人,城鎮化率28.1%。另有流動人口260人。總人口中,男性4093人,占52%;女性3775人,占48%。2011年,石轉鎮人口出生率3‰,人口死亡率1.86‰,人口自然增長率1.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8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石轉鎮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50元,比上年增加105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000元,比上年增加100元。

2011年,石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73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石轉鎮農業總產值8786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

石轉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石轉鎮糧食生產3896噸,其中小麥570噸,玉米760噸,水稻2566噸。

石轉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石轉鎮桑園種植面積5400畝,蠶繭產量25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400畝,產量544噸,其中花生43噸,芝麻46噸,油菜455噸;蔬菜種植面積3700畝,產量3808噸,主要品種有菠菜、大白菜、白蘿蔔等,其中菠菜214噸,大白菜1428噸,白蘿蔔631噸,黃瓜151噸,南瓜328噸,豇豆113噸,四季豆140噸,茄子177噸。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累計造林8.1萬畝,其中防護林3.84萬畝,經濟林9480畝,竹林2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1萬株。林木覆蓋率48%,活立木蓄積量45萬立方米。2011年,石轉鎮果樹種植面積580畝,產量25噸。

石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石轉鎮生豬飼養量2.655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4600隻,年末存欄2200隻;牛飼養量2400頭,年末存欄1400頭;家禽飼養量3.2萬羽,上市家禽2.3萬羽。2011年,石轉鎮生產肉類1160噸,其中豬肉994噸,羊肉24噸,牛肉102噸,禽蛋48噸。畜牧業總產值34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

石轉鎮漁業以水庫養魚為主。2011年,石轉鎮漁業水產品總產量2噸,漁業總產值達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2%。

第二產業

石轉鎮工業以造火紙、運輸、建築為主。2011年,石轉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86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

第三產業

2011年,石轉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855萬元,比上年增長31.5%;人均儲蓄7484元;各項貸款餘額4975萬元。[4]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5000多冊。

1978年10月,石轉鎮開通石轉區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65杆千米,村以下210杆千米;1985年10月,開通石轉區廣播電視管理站。有廣播喇叭0.7萬隻,入戶率85%,通響率90%,廣播綜合覆蓋率98%。1997年6月,完成350戶「村村通」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安康電視台開通數字微波。電視綜合覆蓋率85%。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04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4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石轉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97.5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387.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21%。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9%,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5張,固定資產總值2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石轉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30台次,出院病人783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7210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石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04戶,人數127人,支出18.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123元;城市醫療救助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00人次,共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1戶,人數731人,支出73.7萬元,比上年增長54%;月人均84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5人,支出37.5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4人,支出34.2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醫療救助4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70人次,共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臨時救濟74人次,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2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50人,緊急轉移安置2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50人,倒塌房屋32間,直接經濟損失360萬元,救災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14%。新增就業人員50人,有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全年共幫助2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基金支出合計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600人,比上年末增加40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23人,比上年末增加2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0人,比上年末增加21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72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6千米,生產能力500噸/日,年工業用水5萬噸、生活用水1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截至2011年末,石轉鎮鎮區擁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4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80%,供電可靠率85%。[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