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製茶具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製茶具組
圖片來自科博電子報


石製茶具組是一組收藏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唐代風格石製茶具組明器[1],其設計體現中國唐代茶飲文化,並可用於考證陸羽所作《茶經》記載之內容。[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珍藏的唐代石製茶器以其為茶器中的經典、文化瑰寶馳名於世。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的公立科學博物館,是中華民國國家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項下興建的首座科學博物館。該館館區由科學中心、太空劇場、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與植物園所共同組成。每年參觀人數居臺灣博物館第二,僅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平均三百萬人次左右。 台中科博館的地標就是位於科博館西屯路前方的「水鐘」,這座水鐘高3.5公尺,由法國物理學家設計製造,藉由水的重力與虹吸作用,帶動鐘擺計時。科博館主要分為六大展區,包含: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立體劇場、太空劇場。永久展示內容包含天文、物理、地球科學、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與人類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期望提升民眾科普知識,並努力成為東亞地區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為配合政府組織改造,「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及「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於102年1月1日起由科博館統籌三大園區的展示與規劃,期許整合中部重要的自然與科學教育資源,以發揮更大的文化教育功能。

這件重要古物是一組中國唐代的石製茶具組,共包含碾、墮、茶瓶、茶瓶蓋、「急須」茶瓶、「急須」茶瓶蓋、風爐、釜、釜蓋、茶案、盤、篩羅等各1件,茶盞、茶托等各2件,合計有16個組件。其中「急須」是日文漢字,也寫作,是一種有橫向把手的泡茶專用器具。整件文物出土時雖然有部分組件毀損,修復後雖有殘缺但外觀幾乎完整。

這件滑石製作的石製茶器組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完整表現出唐代的茶具風格,對於茶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也讓現代人可以考證成書於西元9世紀《茶經》裡的記載,同時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及科學等多重價值。


參考文獻

  1. 解說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珍藏-唐代石質茶器初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訊306期
  2. 石製茶具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