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窟之外(鄭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窟之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石窟之外》中國當代作家鄭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石窟之外

水泥路的盡頭,兩條小路分別向上向下延伸。江龍指着向下的那條路說:「上次我們就沿着條路,一直下到山底,再上山,最後還是沒有找到石窟。一對夫妻從山上下來,他們也沒有找到石窟。」

於是,我們選擇向上的那條珞。

遠遠地,看見一座碑石,行到碑石處,細看碑石,上面刻着:鎮風寺石窟。導航提示,到達目的地,目標在路的左邊。

除了碑石,就是乾枯的雜草和棱嶒的山石,一條小路隱約可見。沿着小路,我們繼續向上攀登。有幾處山崖陡峭,尋着石頭的層次與縫隙,手腳並用,才爬過山岩。

這真的是爬山。當地人把上山叫「爬山」,原來是極貼切的。「爬」,意為手腳攀爬。一般人稱上山為「登山」,顯然要輕鬆許多。這是現代人的文明說法。現代的許多山川被闢為旅遊景區,大多砌着台階,上山只須登而無須爬。古代大多沒有這樣的便利條件,尤其是險峻的大山,只能「爬山」。當年我在泰嶺腳下的橋南鎮中學實習。星期天同學們相約去爬秦嶺。山崖陡峭,幾乎無路可走,我們手拉荊棘,艱難攀爬,那可真是爬山!

一邊往上攀爬,一邊尋找石窟。楊虎眼尖,說山那邊似乎有一處窯洞樣,只要爬上山頂,再向右到另一山頭,往下走一段就能到達。 一路攀,一路喘,一路歇,終於到了山頂。繼續往東轉。一條小路向下,應是石窟的路。更高的山上有風車旋轉。爬山,豈能不登高望遠?於是,我們繼續向上。

山頂上居然平平整整,北邊有一條大路通往山下。大概是為修運風車上山而專門鋪設的。

山峰連綿,一個山頭接着一個山頭,近處的每個山頭都聳立着一座風車。潔白雪亮的風葉在藍天下閃着光。藍與白,如此和諧,又如此壯美。遠看極小的風車,近看卻無比高大?站在風車下,人竟然顯得極其渺小。

拍了一些照片,歇息一會,下山又尋到剛才的小路。下行兩三米處,一塊岩石上鑿着形如鍋台的石窩,一大兩小。許是有人在這裡做過飯。轉過石岩,就是石窟窯洞。窯洞敞亮,並無窯門之類的東西阻擋,石窟一覽無餘。

全是佛像!窯壁雕滿佛像,一排排,整齊緊湊。此洞被稱為「千佛洞」,大大小小的佛像,密密疊疊,應有千尊之佛。佛頭大多毀壞,底座凹陷處有紅藍之色,這應是彩塑佛像,殘存的顏色依然鮮艷。底座多為祥雲紋飾,依然可以看出雕刻的精細。正首一座大佛,只剩下底座,還殘損不全。窯洞頂上有裂縫,雨水滲漏,那一圈石像濕濕的,全無色彩。正面牆一邊塌坍,用磚補砌,也是潮潮的。另一邊貼着一張觀音畫像,簡單粗劣,這幅畫沒有為石窟增添亮色,反而破壞了石窟的藝術氛圍。

我見過龍門石窟的千佛巨像,見過清涼山的萬佛之洞,聽聞過雲岡石窟,峨眉大佛。我一直驚異於佛教的力量,是什麼讓人們在堅硬的岩石上開鑿如此豐富如此精美的佛像?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只是,許多散落在民間山野的雕像多遭損毀。像這個鎮風寺石窟,千尊佛像,佛頭被敲碎,被剷除,這不是自然剝蝕,而是人為的結果。文革期間,許多村寨的廟宇被毀被拆,無論是道家的龍王廟,還是佛家的寺廟,都被當作封建迷信,遭到毀滅性破壞。 文化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勢,把各路神靈推下神壇,讓封建禮教各路神靈壓迫下的人們站起來。

這或許就是毛澤東發動文化革命的初衷。毛澤東是魯迅的知音。魯迅批判封建禮教,批判國民的奴性,毛澤東要用革命的手段打破禮教的枷鎖,把站在人們頭上的神聖拉下寶座。沒有神靈,沒有高高上的老爺,人們才能消除奴性,真正站立起來。

一場革命可以推翻一個王朝,推翻一個制度,但怎麼能夠迅速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尤其是老一輩人,他們一輩子燒香拜佛,拜祖宗,豈能是拆除幾個神廟,推倒幾個神像可以改變的?或許,只有這一代人逝去,那些觀念,那些思想,才能漸漸消亡。

但革命到底讓年輕一代的觀念迅速改變。對於佛,對於神,對於逝去的祖宗,年輕人已漸漸失去敬畏,不再頂禮膜拜。而現在,縱然有人建廟,有人修祠,有人去探訪石窟,但其內心不再是虔誠的膜拜,更多的,是休閒,是娛樂,是滿足精神的需求,是對文化的尊崇與嚮往。 人們建廟塑佛像,修的是一處景觀。或者是為經濟,或者是為了文化。

其實,無論是佛,是道,還是儒,本質上,都是對人生宇宙的思考。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出人生的真諦,相信因果輪迴,創立佛教。上帝創世紀,女禍造人。人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世界從何來?又將成為什麼?這些其實都是人們對天地人生的思考。老子探究人生智慧,悟得大道至簡,無為為上。孔子感嘆天下無道,以身求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們也是在思考人活一世,當怎麼活的問題。

與其說是神創造了人,不如說是人創造了神,人反過來又求諸神的保佑。這是因為人對世界無法把握,所以把命運交付於神,求神的護佑。就像這鎮風寺,因為山高風大,修寺,在於鎮住風雨,給人們帶來安寧和康健。當人們有足夠力量把控自己的命運,人就是自己的神,而神就成了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人們在對精神的滿足中安頓生命,在對文化的探求中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明白這一點,人會活得更加通透。

中國人亦儒亦道,甚至還不忘佛,前半生多積極進取,後半生多淡然處世。儒道釋常常統一於一身,蘇軾亦明此道,在貶謫的歲月里,在艱難之處境中,不忘為民做事,卻又能曠達樂觀,看淡名利,看淡風雨。中國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亦是深諳此為人之道。

探尋石窟,不是求佛,求的是心靈的愉悅,精神的滿足。

石窟之外,精神,文化,才是另一重天地。 [1]

作者簡介

鄭劍,中學教師,渭南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