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灰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灰粉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狀物質。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最常見的是用於建築行業,也就是工業用的碳酸鈣;另外一種是食品級碳酸鈣,作為一種常見的補鈣劑,被廣泛應用。常用的補鈣營養強化劑—碳酸鈣有兩種:一種是重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粉碎到一定的細度用做食品添加劑;另一種是輕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煅燒製得。報道聲稱江蘇「要出人命增白劑」使用的其實就是碳酸鈣。

簡介

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狀物質。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最常見的是用於建築行業,也就是工業用的碳酸鈣;另外一種是食品級碳酸鈣,作為一種常見的補鈣劑,被廣泛應用。常用的補鈣營養強化劑—碳酸鈣有兩種:一種是重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粉碎到一定的細度用做食品添加劑;另一種是輕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煅燒製得。報道聲稱江蘇「要出人命增白劑」使用的其實就是碳酸鈣。[1]

主要用途

石灰在土木工程中應用範圍很廣,主要用途如下:

(1)石灰乳和砂漿 消石灰粉或石灰膏摻加大量粉刷。用石灰膏或消石灰粉可配製石灰砂漿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漿,用於砌築或抹灰工程。

(2)石灰穩定土 將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摻人各種粉碎或原來鬆散的土中,經拌合、壓實及養護後得到的混合料,稱為石灰穩定土。它包括石灰土、石灰穩定砂礫土、石灰碎石土等。石灰穩定土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水性。廣泛用作建築物的基礎、地面的墊層及道路的路面基層。

(3)硅酸鹽製品 以石灰(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與硅質材料(砂、粉煤灰、火山灰、礦渣等)為主要原料,經過配料、拌合、成型和養護後可製得磚、砌塊等各種製品。因內部的膠凝物質主要是水化硅酸鈣,所以稱為硅酸鹽製品,常用的有灰砂磚、粉煤灰磚等。

正確認識石灰粉

近日有媒體報道《麵粉增白劑加石灰粉 被指要出人命》在網上以及社會引起很大反響,而報道中聲稱的某公司在麵粉增白劑(應為麵粉處理劑)中使用了石灰粉,是要人命的事情是值得商榷的。報道中廠家使用的「石灰粉」其實就是食品添加劑—碳酸鈣,是常用於各種食品的營養強化劑,不必為此大驚小怪。常用的補鈣營養強化劑—碳酸鈣有兩種:一種是重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粉碎到一定的細度用做食品添加劑;另一種是輕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煅燒製得。報道聲稱江蘇「要出人命增白劑」使用的其實就是碳酸鈣。根據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稀釋過氧化苯甲酰》GB 19825-2005,規定碳酸鈣可以作為稀釋劑,所以麵粉增白劑中含有碳酸鈣很正常。

碳酸鈣是食品營養強化劑,大家經常食用的補鈣產品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有些就是直接採用的重質碳酸鈣做補鈣劑。常見的含鈣食品如:高鈣餅乾、高鈣掛麵、鈣糖果等,還有營養強化小麥粉也都是添加碳酸鈣做補鈣劑,其中不少食品的補鈣劑使用的就是石灰石經過粉碎到一定的細度碳酸鈣產品。

碳酸鈣是世界各國都普遍使用的補鈣添加劑,我國關於碳酸鈣在食品中使用也有完善的法規和標準:

1、《食品添加劑 碳酸鈣》國家標準GB 1898-2007的「1、範圍」內規定:食品添加劑輕質碳酸鈣和重質碳酸鈣可作麵粉處理劑、膨鬆劑、穩定劑和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使用。

2、《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國家標準 GB14880-94規定:碳酸鈣在穀類及其製品添加量為:8g/kg。在嬰幼兒食品添加量為:7.5-15g/kg。在飲液及乳飲料添加量為:1-2g/kg。

3、《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國家標準GB2760-2007,表3規定:碳酸鈣可以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4、《營養強化小麥粉》國家標準GB/T 21122-2007規定:碳酸鈣在麵粉中添加量為:4-8g/kg,主要用於強化補鈣。

5、《食品添加劑 稀釋過氧化苯甲酰》GB 19825-2005,規定碳酸鈣可以作為稀釋劑。所以江蘇玉眾公司完全是依法生產。

以上就是《麵粉增白劑加石灰粉 被指要出人命》所說的碳酸鈣相關國家標準,若有興趣可以在網上輸入標準號查詢印證。

用石灰石加工的碳酸鈣含量高達30%的「要出人命增白劑」在麵粉中的添加量只有萬分之二,麵粉中就會含有「高達」0.06g/kg的碳酸鈣。而根據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用石灰石加工的碳酸鈣可以在穀類及其製品添加量8g/kg,是「要出人命增白劑」的130倍,用石灰石加工的碳酸鈣可以在嬰幼兒食品添加量7.5-15g/kg是「要出人命增白劑」的125-250倍,這些補鈣食品恐怕會「要人立即斃命」!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如此一個營養強化補鈣劑—碳酸鈣怎麼就被報道說成是要出人命產品?這種顛倒黑白,不顧事實的報道已在全國引起公眾的恐慌,導致不少地方的執法部門已經開始查處「要出人命麵粉」。食品安全是關係着每個人大事,豈能被少數人兒戲!

在麵粉增白劑使用的石灰粉其實就是碳酸鈣,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還有營養強化的補鈣作用,這是很好查證的常識,為什麼一夜之間全國那麼多的媒體都會一起誤報此事,什麼《增白劑中加入30%石灰粉的麵製品還敢吃嗎?》、《「地溝油、有毒餐盒》、《30%石灰粉的麵粉增白劑」》、 《不禁「增白劑」,難絕「石灰粉」》、 《「石灰麵粉」可比毒奶粉還要兇猛》、《麵粉摻石灰粉,誰來保護我們的胃》等,這不是咄咄怪事?只能有一個解釋,是有計劃的有預謀的人為操縱的結果,其目的就是為了一些集團的商業利益,花錢收買一些媒體記者,給有關部門施加壓力,以達到禁用麵粉增白劑目的,這已經不是秘密。

一些人為了達到禁用麵粉處理(增白)劑的目的,不顧事實,操縱媒體發表用石灰粉做食品添加劑「會要人命」的報道,寫此報道的記者在廠家看到的產品包裝上百分之百是「碳酸鈣」字樣,絕對不會是「石灰粉」字樣,為什麼不報道「麵粉增白劑加30%碳酸鈣」,非要說「麵粉增白劑加30%石灰粉」,這種利用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知識的不了解去偷換概念,不就是公眾都知道石灰粉是可以用於砌牆,讓公眾吃砌牆的石灰,肯定會引起公眾的恐慌、憤怒,同時也會引起政府的極大關注。寫此報道的記者和呼籲禁用麵粉處理(增白)劑的人士連碳酸鈣就是石灰石生產的專業知識都知道,可以斷定他們是非常了解實際情況的,可見什麼「查遍國家有關標準,沒有找到答案;試圖通過專家解讀,也未果」是在有意編造!

食品安全是關係着每個人的大事情,只有堅持科學管理才可能管理好,背離科學去人為操縱輿論、管理部門,只能造成更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如果有依據證明麵粉處理(增白)劑在麵粉中使用對人體有害,誰都無法反對禁用。而象這種利用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知識不了解,為了商業利益不顧事實,什麼「要出人命增白劑」,「要人命的毒麵粉」,有意製造虛假新聞,欺騙公眾,造成公眾的恐慌和對政府的不信任,是不道德行為,理應受到譴責。

石灰粉讓人吃下,拉不出屎,讓人活活憋死。[2]

生產工藝

原始的石灰生產工藝是將石灰石與燃料(木材)分層鋪放,引火煅燒一周即得。現代則採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立窯以及迴轉窯、沸騰爐等設備進行生產。煅燒時間也相應地縮短,用迴轉窯生產石灰僅需2~4小時,比用立窯生產可提高生產效率5倍以上。近年來,又出現了橫流式、雙斜坡式及燒油環行立窯和帶預熱器的短迴轉窯等節能效果顯著的工藝和設備,燃料也擴大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氣等。

腐蝕性防護與儲運

其粉塵或懸浮液滴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雖然程度上不如氫氧化鈉重,但也能引起噴嚏和咳嗽,和鹼一樣能使脂肪乳化,從皮膚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質、刺激及腐蝕組織。吸入石灰粉塵可能引起肺炎。最高容許濃度為5mg/m3。吸入粉塵時,可吸入水蒸氣、可待因及猶奧寧,在胸廓處塗芥末膏;當落入眼內時,可用流水儘快沖洗,再用5%氯化銨溶液或0.01%CaNa-EDTA溶液沖洗,然後將0.5%地卡因溶液滴入。工作時應注意保護呼吸器官,穿戴用防塵纖維制的工作服、手套、密閉防塵眼鏡,並塗含油脂的軟膏,以防止粉塵吸入。

用內襯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的塑料編織袋包裝,每袋淨重25kg。應貯存在乾燥的庫房中。嚴防潮濕。避免與酸類物質共貯混運。運輸時要防雨淋。失火時,可用水,砂土或一般滅火器撲救。物理性質 細膩的白色粉末。相對密度2.24。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鈣。溶於酸、銨鹽、甘油,微溶於水,不溶於醇,有強鹼性,對皮膚、織物、器皿等物質有腐蝕作用。它的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