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梯鎮地處鐵山西面的達川區、渠縣平昌三縣交界處,轄界東鄰趙固鄉,西鄰五四鄉、銀鐵鄉、石橋鎮,南臨渠縣、九嶺鄉,北接橋灣鄉。距達州主城47公里。石梯鎮是達川區西部的重點集鎮,處於西部開發的戰略區位,具有西部發展的中心、樞紐、龍頭的條件和潛力。

鎮域幅員面積52.7平方千米,轄21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社區,現有人口31619人(2017)。場鎮建成區而積2.1平方公里,現有街道8條,居民5512餘人。

規劃建設範圍包括石梯集鎮、石梯社區、場周村、橋東村等村莊居民點,2008年集鎮常住人口約為5512餘人。

2019年1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通川區等5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1號):撤銷銀鐵鄉、五四鎮,將原銀鐵鄉和原五四鎮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梯鎮管轄,石梯鎮人民政府駐農貿西街18號。[1]

場鎮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該鎮黨委、政府抓住機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技興農為途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糧、錢、人、文,齊頭並進,農民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農村經濟發展迅速。現有85%的社通公路,電視機入戶率達85%,先後獲得「小康鎮」和「科技示範鄉鎮」的光榮稱號。

石梯鎮,原石梯片區中心鎮,原石梯區行政機關駐地,位於達川區西部,距達城47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2.7平方千米,轄21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社區,現有人口31619人(2017)。場鎮建成區面積2.1平方公里,現有街道8條,居民8000餘人。

場鎮內有學校2所,幼兒園2個,醫院1所,郵政、電信分局,供水供氣站各1個,公廁1座,農(集)貿市場2個,達川區公安分局、區法院在此分別設立石梯公安派出所和石梯中心法庭,主要金融機構有四川省達川區信用聯社石梯信用社、中國農業銀行達川區支行石梯營業所。

石梯鎮位於達川區西部,巴河西岸。面積52.7平方千米。

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梯場農貿西街18號,距縣城32(直線)/47(公路)千米。202省道、達渠公路過境,巴河常年通航。

歷史沿革

清屬寶芝鄉,1935年置石梯鎮,1940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復建鎮。1996年,面積27.8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場周、大井、盤龍、愉活、映祥、書灣、稅家槽、龍塘、橋東、天生橋、許峰、天祠1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4年,將原福壽鄉的立石、鄧家、水塘、蹬子、長安寨、磨山、固家、石成、四埡9個村併入石梯鎮。[2]

經濟建設

2002年以來石梯鎮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農業農村基礎建設步伐顯著加快。至2008年,全鎮21個村全面實現村道硬化。

2006年,以「三村建設」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啟動,建成了蹬子、四埡、鄧家、愉活等新農村示範村,推動了全鎮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

2007年、2008年「金土地工程」在磴子河、愉活寨一帶的11個村實施,整理土地面積達3萬畝,徹底改變了項目區內農業生產條件,為現代農業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工業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

2007年石梯鎮進入達縣「十強工業鄉鎮」,被達縣規劃為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巴河九節灘電站於2006年開工建設,投資總額為4億元,建成後將是達川區境內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是第三產業尤其是飲食服務業進一步繁榮。形成了以蒸、煮、炒、黃燜、魚湯鍋、魚火鍋等魚菜餚為主的飲食文化。石梯蒸魚入選達州市十大地方特色菜品,美名遠揚。石梯豆瓣、涼粉也是聲名鵲起,享譽縣內。

發展戰略

石梯鎮是達川區西部發展區域內的重點集鎮,即西部人居中心、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工業中心、西部發展龍頭、西部信息技術中心;達城副中心:即把石梯建設成依託達城、緊鄰達城、與達城分工協調、互補互動的達州市次區域中心。

發展戰略

總體思路是「科技興農,工業增收,商貿興鎮、旅遊強鎮」。

產業布局

以達州城區為依託,石梯集鎮為中心,達巴公路、達巴鐵路和巴河流域為發展軸線,帶動全鎮經濟的全面發展,形成鎮域「一個中心,兩條經濟軸線,兩個產業集中片區」的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一個中心:即石梯集鎮,它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物流、交通樞紐中心,是協調鎮域統籌發展的現代化工貿型集鎮。兩條經濟軸線:即達巴公路與達巴鐵路、巴河流域為經濟發展軸,以此形成交通經濟軸和巴河經濟帶的骨架和帶動工程。這兩條軸線是石梯鎮與外界社會、經濟聯繫的紐帶,是鎮域經濟發展中的主骨架。

產業布局規劃:以集鎮和巴河經濟帶為中心,其周圍主要以發展商貿、居住、休閒旅遊為主;鎮域重點劃為:巴河東面為生態農業示範區、巴河西面為綠色食品加工區。

基礎設施

道路交通規劃:達巴公路為二級公路,路基寬16米,瀝青路面;集鎮主幹路,路基寬16米,水泥路面;集鎮次幹道路,路基寬12米,水泥路面;集鎮支路,路基寬9米;步行石梯路寬4米。規劃集鎮至中心村為三級公路,道路紅線寬不低於6米,中心村與基層村道路為四級公路,道路紅線寬不低於5米。 達巴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帶寬度為5米,集鎮主幹道建築控制帶寬度為5米,達巴鐵路兩側的建築控制帶為30米,巴河兩側的建築控制帶為30米。

供電規劃:用電按如下標準:生活用電取村民與居民平均值,近期取人均400瓦,遠期取人均600瓦。

郵政、電信規劃:集鎮現有郵政所和電信營業部。部分中心村與基層村設郵電代辦點,代辦郵政、電信業務。

能源規劃:石梯鎮現通天然氣,到2015年天然氣普及率達到55%以上,2030年達到70%以上。

供水規劃:石梯鎮現集鎮建有一處取水點,有自來水廠一處,供水量為600噸/日,主要供給集鎮各單位和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集鎮綜合用水量按照近期為400升/人·日,遠期為500升/人·日的供水規模,以滿足集鎮及周邊農村新型社區的供水。

排水規劃:規劃集鎮採用雨污分流制,要求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污水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才予以排放。集鎮周圍的農村社區遠期進入石梯集鎮的排污管網,由石梯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防災規劃:

防洪:集鎮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50年一遇防洪標準校核,主要針對巴河的防洪問題。

防火:設立達縣石梯鎮消防隊,農村新型社區配高壓水帶,滅火器,設義務消防隊,逐步消除鎮域火災隱患。

防震:鎮域內一般建築物,按六度設防,重要工程及生命工程按七度設防。[3]

特色美食

石梯蒸魚是四川達縣石梯鎮的一道著名的漢族特色菜。它以巴河盛產的鲶魚、鰱魚等為原料。先將魚剖殺瀝乾剁塊,拌以綠豆面、芝麻面、米粉、豌豆面、辣椒粉、花椒粉、薑末、青油等上竹屜蒸熟即成。該菜品的特色是色彩暗紅滋潤、香氣濃郁沁鼻、入口香辣細膩,後味悠長。食時,店家還提供魚頭熬製的面塊湯,是「達州市十大地方特色菜品」之一。;[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