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松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松類是E.C.Jefffrey(1902)所提出的詞,系以石松類為中心的植物群的分類學名稱。此外包括了楔葉類(Sphenoposida),松葉蕨類(Psilotopsida),水韭類(Isoetales),均為小型葉。[1]

形態特徵

多年生土生植物。匍匐莖地上生,細長橫走,2-3回分叉,綠色,被稀疏的葉;側枝直立,高達40厘米,多回二叉分枝,稀疏,壓扁狀 (幼枝圓柱狀) ,枝連葉直徑5-10毫米。葉螺旋狀排列,密集,上斜,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8毫米,寬0.3-0.6毫米,基部楔形,下延,無柄,先端漸尖,具透明髮絲,邊緣全緣,草質,中脈不明顯。孢子囊穗 (3) 4-8個集生於長達30厘米的總柄,總柄上苞片螺旋狀稀疏着生,薄草質,形狀如葉片;孢子囊穗不等位着生 (即小柄不等長) ,直立,圓柱形,長2-8厘米,直徑5-6毫米,具1-5厘米長的長小柄;孢子葉闊卵形,長2.5-3.0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急尖,具芒狀長尖頭,邊緣膜質,齧蝕狀,紙質;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略外露,圓腎形,黃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叢下、草坡、路邊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產全國除東北、華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區。日本、印度、緬甸、錫金、不丹、尼泊爾、越南、老撾、柬埔寨及南亞諸國有分布。

主要分類

與此相反,具有大型葉的羽葉植物(Pteropsida),包括蕨類、裸子植物及所有的被子植物。因為古代的裸蕨類(Psilopsida)的發現已成為古生物學的例證,所以約從1940年起,隨着對於高等植物三大類型即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反覆研究,石松類和羽葉植物就不再如上述那樣籠統,而只限於各類型的石松、真蕨類了。同時認為用-opsida這一詞尾的特異性來表示高等植物綱的位置是適當的,因而才有楔葉綱(Sphenopsid)、蘇鐵綱(Cycadopsida)、松柏綱(球果綱),(Coniferopsida)等詞,而符合命名法規的要求(巴黎,1954),其後甚至古生的裸蕨綱(Psilophytops-ida)、紫杉綱(Taxopsida)也應用這一詞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