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基督教福音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家莊基督教福音堂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路94號,公元1913年,丹麥牧師冉彼得到石家莊傳教,先後先在南大街、大橋街、寺后街租房,直到1921年皮得牧師變賣其在丹麥的家產,籌資3萬美元,在今新華路購地7。5畝,建造「福音堂」。
概述
「福音堂」座南朝北,為起脊瓦房式建築格式,磚木結構,寬9米,長20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可容會眾400人。福音堂前面牆高17米,建有一大尖頂和對稱兩個尖頂,大尖頂上擎一十字架,中部用一漢白玉雕刻一橫幅,上書:「歸耶和華為聖」六個大會字。大門兩側用白玉石雕刻兩豎聯:「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後設有13米高鐘樓,並建有小禮拜堂,辦公室,地下室,宿舍等附設房屋60佘間,建築面積千佘平方米。信徒在教堂聚會。
1943年,冉彼得因病在北就去世,「福音堂」就由中國牧師張殿勤管理。解放初期,福音堂址為新華路206號。解放後,1954年福音堂被市財政局沒收,交給新華區政府掌握,每到星期天借給教會聚會。直到1958年反右運動開始,教會被迫停止聚會。直到1967年區政府又移交給房管局代管,房管局將教堂改建為二層樓,出租給市公安局做家屬宿舍,租憑費由區政府收。
1982年落實宗教政策,根據市房管局{81}1號文件發還給教會,石家莊人民政府補償7。5萬元,修復被壞的福音堂。修復後,福音堂前面高10米,為長方形,仍利用原有石刻條石,鐘樓未修復,1983年12月落成使用,為新華路176號。
隨着教會的了展,信徒人數增多,原福音堂已不能容納越來越多的信徒,1998年3月教會自酬資金,在原福音堂南面建起一座新的「福音堂」。
新福音堂位於新華路94號,座南朝北,與原福音堂相鄰,在原福音堂南面。長45.9米,寬21米,主體高度27.32米,主體五層(含地下室一層)總高度39.42米(至十架頂)。為鋼筋混土框排架結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折線型屋架,大型屋面板。集聚會崇拜、辦公、公議、接待、詩班、鐘樓、自行車庫、熱力交換站為一體,總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能容納會眾1800多位,工程總造價為300餘萬元人民幣,於1998年12月20日獻堂正式啟用.
福音堂現有牧師3人,長老7人,目前由河北省基督教協會副會長馬銘江牧師任本堂主任牧師,負責教會牧養及行政管理。福音堂主日唱詩班有同工88人,其中,樂長兼常任指揮1人,副樂長兼指揮2人,司琴4人,唱詩班獻詩為四聲部合唱,可獻唱大型基督教音樂作品。詩班員大多兼任管樂團、民樂團、舞蹈隊服事,常年為各種崇拜會、布道會、婚禮、追思禮拜做音樂事奉。
青年聚會團契下設牧養組、禱告組、青年詩班、婚姻組、信息網絡組、探訪組、接待組、主日學、保管組等服事小組,各項事工有條不紊。各聚會都有牧師或教士專人負責,各項工作在聖靈帶領下順利開展。
福音堂在石家莊基督教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956年6月26-28日,石家莊市第一屆基督教信徒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福音堂開幕。大會通過了《加強團結、深入開展愛國運動,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的決議的決議》和《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籌備會議的工作報告的決議》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