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子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石子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

石子鎮隸屬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地處東興區東部,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05°0′7";北緯29°5′9",距內江城區37公里,東與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交界,北與資陽市安岳縣元壩鎮接壤,處於三縣交界的結合部,有東興區的東大門之稱。 石子鎮轄14個行政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41.24平方千米,總人口14889人(2017),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592萬元。 石子鎮是「市級文明鎮」、「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特色鄉鎮」。 [1]

目錄

地理位置

石子鎮地處內江城區東北面,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05°0′7";北緯29°5′9",東接安岳縣努力鄉、榮昌區吳家鎮;南接榮昌區吳家鎮、東興區平坦鎮;西與蘇家鄉白合鎮毗鄰;北與安岳縣元壩鎮接壤。西南距東興城區37千米。轄區南北相距13千米,東西相距5千米,總面積41.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子鎮境內屬四川盆地淺丘地區,大清流河縱貫全境,河谷多平壩,地勢平坦,有13個平壩,占總面積的35%,地面高程320米左右,最高點石家寺,海拔360米,最低點徐家橋,海拔298米。

氣候

石子鎮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形成乾冷的偏北風,乾冷少雪;夏季形成悶熱乾旱,帶來夏伏旱和水氣,春因大陸季風和海洋季風進退輾轉,大雨遲早不一,無霜期長,多年來平均氣溫18℃,極端最高氣溫41℃(2009年9月9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2001年1月3日),夏季高溫天氣,平均氣溫6月為24.4℃,7月—8月26.6℃,冬季為低溫天氣,最低溫為12月2.4℃,1月2.8℃,2月0.9℃。無霜期年平均328天,最長的是363天(1991年),最少1996年為30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熱量87.96千卡每平方米,0℃以上持續為363天,年平均降水量934.8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265.5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247.6毫米(1989年)。

水文

石子鎮境內屬沱江水系,小清流河自天星村7社入境,在松林壩與大清流河匯合,河道長11.3千米,大清流河東西橫穿,大清流河自太和村七社入境,由西向東,境內長6.8千米,與榮昌區吳家鎮交界,境內有小溪9條,全長25千米。

自然災害

石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風雹、旱災、洪澇、雷擊和地震。1993年4月25日夜間降冰雹,有八級大風過境,使1680畝農作物受損。1995年6月13日夜有八級大風過境,天星村、石家村、車星村2114畝農作物受損。2000年6月—7月伏旱,26天未下雨。1997年7月11日,洪水超過1974年水位,石子場鎮老水井進水,淹沒互助場鎮抽水站變壓器底座基石,沖毀4座河堰,衝垮三座人行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級特大地震造成通訊中斷48分鐘,破壞房屋775間,1.55萬平方米,水利設施14處,直接經濟損失28.8萬元。1973年4月2日,車星村四社婦女王蓉被雷擊致死。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2011年,石子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頁岩,儲量2億立方米,可采儲量0.2億立方米。

水資源

2011年,石子鎮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780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2011年,石子鎮耕地面積21889畝,人均耕地0.85畝,其中水田16731畝,旱地5158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石子鎮轄區總人口277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21人,城鎮化率9.8%,另有流動人口267人,總人口中男性15276人,占55%;女性12498人,占45%,14歲以下4447人,占16.01%,15歲~64歲19383人,占69.79%,65歲以上3944人,占14.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7742人,占99.88%,少數民族布依族8人,占總人口0.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4%,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長率4.57‰,人口密度為673.47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