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印 | |
---|---|
石印,是根據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創製的一種平版印刷的方法。
其基本程序是:先將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塗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後塗上含酸性的膠液,使字畫以外的石質略為酸化再開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無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顯色,這樣便將字畫按原樣印在空白紙頁上。
介紹
石印版也是平版印刷的一種方法,分單色和彩色兩種,是德國A·遜納菲爾德於1798年發明的。它是根據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溶的原理創製的。其基本程序是:先將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塗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後塗上含酸性的膠液,使字畫以外的石質略為酸化再開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無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顯色,這樣便將字畫按原樣印在空白紙頁上。石印版也非常適合在宣紙上印刷,且版面能夠根據需要隨意縮放,大部頭的叢書、類書體積因而大為縮小,一些稀見的字畫碑帖、名人手跡通過石版影印,也得以化身千萬,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1]
歷史
石印技術早在19世紀初的歐洲就已經普及,中國已知最早出現的石印品是1834年廣州出現的外國人所張貼布告。可惜,石印技術僅火了半個多世紀就被後來居上的鉛印技術所替代。不過,石印技術對中國印刷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石印技術的出現,我以為主要是解放了雕版印刷的勞動,由於用石印術印書,一可省去繁瑣費時的雕版程序,二可降低成本,三是版面還能根據需要隨意縮小放大,差錯少,故一經出現,立刻就為國人所接受。[2]
自清末到民國,中國出現的大、小石印書局多達百餘家,以上海為中心遍布全國。1874年,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附設的土山灣印書館始設石印印刷部,開始印製教會宣傳品;1876年,創設申報館的英國人E·美查在上海開設了點石齋石印局,開始石印圖書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彙》、《康熙字典》、《佩文韻府》、《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等;隨後中國人徐裕子、徐潤等於1881年先後開設了同文書局和拜石山房,專印古書,如《二十四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齋書畫譜》等;此後李盛鐸創辦的蜚英館、凌陛卿開設的鴻文書局等許多石印書局也相繼出現。
在中國用石印技術印刷彩色圖畫的,以鴻文堂五彩書局為最早,該局專印彩色錢票,經理鄔金亭;此後魏允文、魏天生於1882年創設中西五彩書局,專印彩色圖畫;富文閣、藻文書局及後來的彩文書局、崇文書局等,也經營彩印;俞復、廉泉等創辦的文明書局,於1904年開設彩色石印部,印刷彩色課本、圖畫和地圖,色彩鮮艷。中國圖書公司也出版了彩色石印地圖、教學掛圖等;192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採用直接照相石印法,次年又採用彩色照相石印法,也算是影印。
發展
石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技術,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石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方法,是德國A.遜納菲爾德(1771~1834)於1798年發明的。它是根據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創製的,其基本程序是:先將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塗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後塗上含酸性的膠液,使字畫以外的石質略為酸化再開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無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顯色,這樣便將字畫按原樣印在空白紙頁上。
19世紀初,石印技術已在歐洲普及。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中國廣州出現了外國人張貼的用石版印刷的布告1874年(同治十三年),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附設的土山灣印書館始設石印印刷部,印製教會宣傳品1876年,創設申報館的英國人E.美查在上海開設了點石齋石印局,開始石印圖書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彙》、《康熙字典》、《佩文韻府》、《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等。隨後中國人徐裕子、徐潤等於1881年先後開設了同文書局和拜石山房,專印古書,如《二十四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齋書畫譜》等。李盛鐸創辦的蜚英館、凌陛卿開設的鴻文書局等許多石印書局也相繼出現。
用石印方法印刷彩色圖畫以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鴻文堂五彩書局為最早,該局專印彩色錢票,經理是鄔金亭。此後中國人魏允文、魏天生於1882年創設中西五彩書局,專印彩色圖畫。富文閣、藻文書局及後來的彩文書局、崇文書局等,也經營彩印。俞復、廉泉等創辦的文明書局,於1904年開設彩色石印部,印刷彩色課本、圖畫和地圖,色彩鮮艷。中國圖書公司也出版了彩色石印地圖、教學掛圖等。192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採用直接照相石印法,次年又採用彩色照像石印法(又稱影印)。
從清末到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出現的大小石印書局多達百餘家,以上海為中心遍布全國。石印與鉛印曾一度取代中國古老的雕版印刷而占居主導地位。20世紀30年代以後,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為完善的鉛印所取代。
石印的文獻,文字和圖畫與原作不差毫釐,文字多為蠅頭小字,筆畫清晰,彩色石印的文獻,畫面的色彩明暗濃淡一同原作,幾乎可以亂真。照相石印和彩色照相石印,既精美又迅速,更勝一籌。中國近代的石印文獻,內容以古籍為多,遍及經史子集四部以及叢書、通俗小說、唱本等,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商務印書館石印的《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石印的《古今圖書集成》等。此外,地圖、畫刊、報刊和時人新作等也大量地以石印的方式出版。
原理
石印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在石灰石板上印刷。先將質地十分細膩的石灰石板打磨得非常平整光滑,然後用油性墨在上面繪圖或寫字,再刷上薄薄的一層水,用墨滾在上滾動。這時有油性圖文線條的地方因為沒有水就獲得油墨;相反,空白處有水,不沾染墨,然後覆上紙,加壓,就獲得一份印刷品。但這時紙上得到的圖文是反的。所以,實際運用時還得加一道工續:先用油性墨在紙上寫字或繪畫,然後用壓力覆到石上,揭去紙,刷水、上墨,再覆紙,加壓,就得到一份正的圖文:正→反→正。這就是石印。
照相石印,則是用普通墨書寫,照相獲得反字負片,在石灰石(實際操作用亞鉛版)塗感光液作正片。正片圖文部分感光後附着在石上,獲得反像,未感光部分用水沖洗掉,上墨,版即製成。因為照相可隨意放大放小,就可將現成的書作原稿,為放大、縮小影印舊書提供了方便。
石印技術於1796年由奧地利人施納菲爾特(AloisSenefelder)發明,由傳教士帶來中國。現存實物,有1833年廣州印的《各國消息》。照相石印技術於1859年由奧斯本(John W Osborne)發明。
石版印刷術
介紹
石版印刷是以石板為版材,將圖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質書寫、描繪在石板之上,或通過照相、轉寫紙、轉寫墨等方法,將圖文間接轉印於石版之上,進行印刷的工藝技術。其中,前者稱作"繪石",後者稱作"落石"。繪石和落石是石版印刷術的兩種製版方法。繪石製版工藝簡單,只能用來印刷簡單、線條圖文印件,是石版印刷發明初期應用的工藝技術。落石製版工藝複雜,是在繪石製版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工藝技術,分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兩種,是進一步發展了的石版印刷術。
傳入
石版印刷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據1833年出版的《中國文庫》《中國文庫》(ChineseRepository),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創辦的雜誌,記載鴉片戰爭前後史實甚多,是研究中國近代印刷史的重要文獻。介紹,英國傳教士麥都思(W.H.Medhurst,1796-1857)曾於1830-1831年間在巴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用石印術印刷中文書籍。隨後他來到澳門,在澳門設立了一個印刷所。1832年,麥都思又在廣州設立了一個石印所,用石印術在廣州印刷中文書籍。
另外,英國派來中國的第一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在回顧他25年來的工作時,曾提到中國最早的石印工屈亞昂,他說:"我用印書的方法,已經把真理傳得廣而且遠,亞昂已學會了石印術。"麥都思在廣州設立石印所和馬禮遜對他25年工作之回顧,均發生在1832年,且屈亞昂學會石印術又自需時日,由此可以斷定,石版印刷傳入中國的時間不會晚於1832年。美國傳教士衛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在1833年說:"上季一個石印所開設在廣州,我們高興的知道它是成功地在運行。"為此提供了另一個文獻證據。1834年出版的《中國文庫》報道:"1833年5月至1834年5月間廣州發展到有二個石印所,並出版了一些小冊子",韓琦、王揚宗《石印術的傳入與興衰》,載《裝訂源流和補遺》第359頁,中國書籍出版社1993年版。則為1834年中國廣州已不少於兩個石印所提供了又一個文獻證據。
繪石石印
歷史
1796年塞納菲爾德發明的石版印刷術,是在具有多孔性、善吸水、質地細密,且能較長時間保留水分的石版石上,用脂肪性物質直接描繪、書寫圖畫和文字,再經化學腐蝕而製成的石版(印版)上進行印刷的繪石石印術。這種早期的石印術由西方傳教士於1832年前帶入中國,開始在中國印刷布道小冊子或其它簡單印件。現知最早用石版印刷的中文書籍,是麥都思於1829年石印的《東西史記和合》。現存最早的石印書刊則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和十月兩期《各國消息》。《各國消息》是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在廣州主編、出版的中文月刊,只出數期,用連四紙石印。現存僅二冊,藏英國倫敦。
優勢
在十九世紀上半葉鉛活字版印刷術的中文制模鑄字技術尚未得到很好解決的情況下,石版印刷較之鉛活字版印刷有着明顯的優勢:其一,石印便於印刷各種不同大小的書籍;其二,對傳教士們熱衷於印製的字數、頁數都很少的布道會小冊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印成;其三,眾多、較小的布道點,人手不足,傳教士本人即可製版印刷;其四,便於印刷各種文字,即不受文種的限制。這四種優點,尤其是後兩種,在西方傳教士狂熱的傳教激情所激發的、急需大量印刷中文布道小冊子,而鉛活字版印刷又無法滿足這一需求的情況下,石版印刷理應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是1840年前後,清政府對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傳教活動採取了嚴加限制的政策,傳教士們印刷布道書籍都是秘密進行的,而且石印業完全掌握在西方傳教士手中;其二是石版印刷用的石板和油墨等原材料均需進口,材料供應困難。加之,當時中國人仍然採用傳統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石印乃至鉛印尚未引起中國國民的興趣和重視。
先驅
1842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成為中國對外五個通商口岸之一,次年麥都思來到上海,在上海開設了近代印刷史上著名的"墨海書館",並採用石版印刷術印刷了《耶穌降世傳》、《馬太傳福音注》等書籍。為上海石版印刷之先驅。
發展
清光緒二年(1876年),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刷所的石印、鉛印部開始採用石版印刷書籍,由法國人翁相公和華人邱子昂主其事。專門印刷天主教宣教印刷品。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開設"點石齋印書局",聘清原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刷所的邱子昂為石印技師,併購進了手搖石印機,印刷《聖論詳解》、《康熙字典》等書籍。姚公鶴《上海閒話》說:"聞點石齋印第一獲利之書為《康熙字典》,第一批印四萬部,不數月而售罄;第二批印六萬部,適逢科舉子北上會試,道出滬上,率購五六部,以作自用及贈友之需,故又不數月即罄。"一部字典,數月之間銷售十萬部,這在當時的中國出版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點石齋印書局為此獲利頗豐,各地書商遂也紛紛效仿,中國近代的石印業也隨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彩色石印
彩色石印
是以石板為版材,按彩色原稿設色、分版,套版印刷的工藝技術。
工藝流程
彩色原稿◆描刻輪廓◆填紅粉◆落石◆分色描繪◆翻制印版◆版面處理◆印刷。
具體做法
先將玻璃紙(或稱膠紙)覆於彩色原稿之上,用尖鋼筆依圖描刻;次在描刻過的玻璃紙的針縫中填入紅色砥粉;再將填入紅色砥粉的玻璃紙反覆於石面上,加壓,使紅粉落於石上;然後按照原稿的輪廓和色度進行分色、分石描繪;將描繪過的各色石版翻製成印版;最後逐版依次套印,印成彩色圖畫color=#0000a0>;《藝文印刷月刊》第二卷第七期第32頁。
區別
彩色石印與繪石石印不同。彩色石印採用落石製版法。落石製版是通過書寫、描繪、照相等方法,先將圖文製作在轉印材料上,然後再將轉印材料上的圖文轉移到石面上的工藝技術。彩色石印和照相石印皆採用落石製版法。
落石製版中的落石,有照相膠紙落石,用汽水墨描寫在轉寫紙上落石,用轉寫墨及轉寫紙或漿糊紙翻印成的版子落石,以及用刻畫上圖文的玻璃紙落石等多種。方法不同,目的歸一,均為把圖文轉移到石面上,以便下工序通過化學方法製成印版,進行印刷。
歷史
彩色石印的製版工藝,因其全憑製版人員的眼力和經驗進行點繪分色,因此技術水平要求高,工藝複雜。其傳入中國的時間較之單色繪石石印晚了半個多世紀。賀聖鼐着《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雲:"光緒三十年(1904年),文明書局始辦彩色石印,雇用日本技師,教授學生,始有濃淡色版。其印刷圖畫,色彩能分明暗,深淡各如其度,殆與實物仿佛。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商務印書館更聘日本彩色石印技師和田滿太郎、細川玄三、岡野、松岡、葉田、武松、村田及豐室等來華從事彩印,此道益精。仿印山水花卉人物等古畫,其設色能與原底無異。"彩色石印之傳入與發展情況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