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上人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上人像》是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詩作,他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1]

作品原文

我的確認識他,那麼多年
跟他在一起,跟他黃金和岩的本質一起度過,
他是個疲倦的人:
在巴拉圭,他丟下父母,
丟下子侄,
丟下妻舅,
丟下房子和母雞,
丟下翻開的書。
他們來叫門。
他開門,便給警察帶走,
他們拷打他
直至他吐血,從法國到丹麥,
到西班牙到意大利,四處流徙,
然後去世,從此我再見不到他的臉,
聽不到深沉的靜默,
有一次,在風雨之夜,
當雪織出
潔淨的袍子披上山脊,
我在馬背上遙遙
望見我的朋友:
岩石是他的面孔,
他的冊影迎向暴風雨,
風在他鼻子裡打斷
被迫害者長長的吼叫:
流放的人在這裡停下:
變成岩石,在祖國安居。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