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知難而退,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 nán ér tuì,意思是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

目錄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例

尤其是因為在那一級里有三、四個「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員不得不~。 ◎鄒韜奮《經歷·新飯碗問題》

老巴爾扎克形貌雖俗氣,但放眼天下,誰敢小覷擁有九十多部佳作的巨匠?早年,巴爾扎克的母親為了摧毀愛子擺弄文字的意志,煞費苦心地在巴黎一條陋巷中,為他租賃一間糟糕透頂的閣樓,預料他不久就會知難而退。

◎ 財政司司長今天指示了金管局動用外匯基金,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採取適當行動,令投機者成本增加,希望他們知難而退。

◎「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吳子·料敵》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比較大的國家,它們為了爭奪霸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戰爭。鄭國是個比較弱小的諸侯國,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它有時依附晉國,有時又不得不依附楚國。

公元前597年,鄭國投靠了晉國。不久,楚王領兵攻打鄭國,將鄭國都城圍困了17天,鄭國招架不住,和楚國講和,降服了楚國。

晉國聽說楚國進攻鄭國,於是派荀林父、士會、那克、先琅、趙朔、蔡書等人領兵前往救援。晉國大軍到達黃河邊時,聽說楚國已經與鄭國講和,訂立了盟約。晉軍內部產生了分歧,以中軍副帥先彀為首的一批人想要繼續前進,與楚軍大戰一場;以中軍主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