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知識與國家財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知識與國家財富》,副標題:經濟學說探索的歷程,[美] 沃爾什 著,曹蓓 等 譯,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2009年獲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和2021年連續兩屆再度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2]

內容簡介

1980年,26歲的研究生保羅·羅默開始思考最古老的經濟學難題。10年以後,他解決了它,並發表了一篇文章,從而引發了一場持久的關於經濟增長的大討論。在《知識與國家財富》這本書中,作者以羅默的文章作為中心,回顧了現代經濟學和這個最古老的難題。成本遞減悖論,首先由兩百多年前的亞當·斯密發現,但在之後的19世紀和20世紀變得悄無聲息,這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沃爾什敘述了這個經濟學中的科學發現的故事。其中既涉及了很多著名的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和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也涉及了很多新一代的理論家,如羅伯特·索洛、肯尼斯·阿羅、羅伯特·盧卡斯和羅默。在敘事風格上,沃爾什回顧了經濟學家之間始於1979年的討論,並一直追溯到羅默論文的發表,以及其後帶來的新一輪爭論。結果是顛覆性的。在觀念轉型的過程中,經濟學家最終成功地解決了斯密兩百年前的疑問。該疑問包含了如何理解內生技術變遷,創意擴散是經濟增長的一部分還是自成體系。「新增長理論」揭示了新的創意如何將經濟增長融入經濟系統,把創意置於經濟系統的中心可以方便地解釋領頭公司如微軟、谷歌的獨大現象,強調知識產權的價值,並對經濟擴張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作者介紹

戴維·沃爾什,《波士頓全球》專欄作家,曾經寫作可供在線閱讀的《經濟學原理》。他生活在馬薩諸塞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