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絲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細胞分裂中細胞器
着絲點(kinetochore)着絲粒兩側的具有三層盤狀或球狀結構的蛋白。高等植物的着絲點呈球形。着絲點的定位與形成決定於着絲粒特異的DNA順序,在有絲分裂一開始便形成。着絲點(Kinetochore)是細胞分裂的重要細胞器,是細胞紡錘體微管附着的地方。分裂後期由於紡錘體微管的縮短,將複製後的二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遺傳物質DNA隨之平分到二個子細胞中去。
概念
長期以來,着絲粒和着絲點這兩個術語是作為染色體上紡錘體附着區域的同義語使用的。遺傳學文獻中多用着絲粒一詞,而細胞學家多用着絲點一詞。後來在電鏡下研究哺乳類染色體超微結構時發現,主縊痕兩側是一對三層結構的特化部位,認為是非染色質性質物質的附加物,稱為着絲點。在主縊痕區存在着絲粒,由此把染色體分成二臂。着絲粒的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稱為着絲點。
特徵
着絲點與紡錘體的紡錘絲連接,與染色體移動有關。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絲粒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後期兩個染色單體的着絲粒分開,紡錘絲把兩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並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或各種生物的染色體,都有這種分化的結構。
着絲點(也稱為動粒)主要是蛋白質的成分。它是由多種蛋白質在有絲分裂染色體着絲粒部位形成的一種圓盤結構。在描述着絲點時,更多的教材使用的是「動粒」一詞。 在電鏡下,動粒為一個圓盤狀結構,分內、中、外三層。其化學本質為蛋白質,非染色體性質特質附加物。
着絲粒和着絲點的區別是什麼?
着絲點和着絲粒並非同一結構,它們的功能也不同,但它們的位置關係是固定的,有時用着絲點或着絲粒泛指它們所在的染色體主縊痕位置是可以理解的。
着絲點可分為內板、中間間隙、外板和纖維冠4個部分。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微管與着絲點相連,牽引染色體在分裂中期進行染色體列隊,在分裂後期,牽引分開的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極運動。
着絲粒,在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相連處,有一個向內凹陷的縊痕,稱為主縊痕 ,光鏡下相對不着色。着絲粒處於主縊痕的內部,是主縊痕的染色質部位。
近來在電鏡下觀察發現的資料表明,着絲粒為染色質的結構,將染色體分成二臂,在細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後期兩個染色單體的着絲粒分開。
着絲粒的作用
在電鏡下,動粒為一個圓盤狀的結構,分內、中、外三層。動粒的內側與着絲粒相互交織,外側主要用於紡錘體的微管附着。細胞分裂完成後兩個動粒被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當該細胞再次進入S期後,動粒會重新複製。
沒有動粒的染色體不能與紡錘體微管發生有機聯繫,就不能向兩極運動。着絲粒是染色體中將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結合起來的區域,通常由無編碼意義的高度重複DNA序列組成。着絲粒以及動粒結構對於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分配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高頻率的動粒消失和遲滯複製變異可能是癌細胞非整倍性畸變的根源,多重動粒結構變異可能是造成染色體結構畸變的一個途徑。
視頻
姐妹染色單體和着絲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