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眼鏡蛇 - 動物種類

眼鏡蛇 - 動物種類

眼鏡蛇屬(學名:Naja)為眼鏡蛇科一屬,其成員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Cobra)一稱(如眼鏡王蛇、水眼鏡蛇、唾蛇),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而並不歸為此屬。眼鏡蛇屬目前約有20多個已確認物種,但分類學上經常就物種的獨立性問題而存有爭論,因此某些資料也可能有所出入。

此屬的成員主要分布於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間的俗稱是飯剷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具冬眠行為。以魚、蛙、鼠、鳥及鳥卵等為食。繁殖期6-8月,每產10-18卵,自然孵化,親蛇在附近守護,孵化期約50天。 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藉以恐嚇敵人。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眼鏡蛇

學名; Chinese Cobra, Taiwan Spectacle Cobra

別稱; 眼鏡蛇、飯匙倩、蝙蝠蛇、 脹頸蛇、扇頭風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爬蟲綱

目; 有鱗目

亞目; 蛇亞目

科; 眼鏡蛇科

屬; 眼鏡蛇屬

種; 眼鏡蛇

分布區域; 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

基本介紹

Cobra是「蛇」的葡萄牙語稱謂,起源於拉丁語。當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到達非洲和南亞,他們發現了眼鏡蛇並將其命名為「Snake with hood」或「Hood-snake」隨之此名稱流傳入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之所以稱謂「Snake with hood」或「Hood-snake」,是因為眼鏡蛇看起來像「戴着風帽的蛇」。

眼鏡蛇是眼鏡蛇屬或眼鏡蛇科中的一些蛇類的總稱。眼鏡蛇名字的由來應該是近代十七八世紀以後眼鏡出現後附會而成,最後成為了正式名稱。因其頸部擴張時,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看似眼鏡狀花紋,故名眼鏡蛇。

在正式命名前是沒有統一名稱的,中國歷史上對蛇類大多都沒有專門名稱,民間對眼鏡蛇(當然是不同種類的眼鏡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萬蛇、大扁頸蛇、扁頸蛇、吹風蛇、過山標、過山風、過山風波、飯剷頭、飯匙倩(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五毒蛇、蝙蝠蛇、 脹頸蛇、膨頸蛇、大膨頸、扇頭風、大扁頭風等。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並非所有眼睛蛇都利用毒液殺死潛在獵物或者對其構成威脅的動物。一些眼鏡蛇會將毒液噴向目標眼睛,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並且精確度極高的保護機制。最近,研究人員對有關眼睛蛇噴射毒液的一系列疑問進行了研究,例如眼睛蛇在噴射毒液前為何擺動腦袋以及如何在攻擊目標時做到「精確打擊」。

外形特徵

多數種類的頸部肋骨可擴張形成兜帽狀。儘管這種兜帽是眼鏡蛇的特徵,但並非所有種類皆密切相關。

眼鏡蛇最明顯的特徵是其頸部皮褶。該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嚇對手。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藉以恐嚇敵人。事實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頸部,而眼鏡蛇只是更為典型而已。眼鏡蛇的顏色多樣,從黑色或深棕色到淺黃白色。與無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摺疊,因而相對較小。多數眼鏡蛇體形很大,可達1.2-2.5米長眼鏡蛇毒液為高危性神經毒液。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

中國南方雲南、貴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爾可見,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北京動物園19年首次飼養展出眼鏡蛇,1970年繁殖成功。

眼鏡蛇分布於從非洲南部經亞洲南部至東南亞島嶼的區域。在其分布範圍內,耍蛇人喜愛使用不同種的蛇,耍蛇人會嚇唬蛇,使之採取身體前部抬離地面的防衛姿勢。蛇對耍蛇人的動作做出搖擺的反應,亦有可能是對耍蛇人的音樂做出反應;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較慢的攻擊動作,而且可能已將蛇的毒牙拔除。[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