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慶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真慶觀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拓東路82號,占地2.13公頃,其古建築群是昆明市區現存占地面積最大,保存明清兩代建築較多、較完整的古建築群。
辛亥革命以後,昆明道教式微,真慶觀一度成為雲南省火柴專賣處第一製造廠廠址。1947年,時任昆明市市長的曾恕懷頒布了保護真慶觀的布告,並立碑告示,為昆明歷史上第一塊保護古建築的碑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真慶觀一度被工廠、單位占用,並演變為居民大雜院。1983年,昆明市政府以「真慶觀古建築群」的名稱,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現真慶觀連同周圍的都雷府、鹽隆祠三組道觀殿宇和真慶文化廣場,是昆明市區最大且歷史悠久的古道觀群。真慶觀現為昆明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歷史
真慶觀始建於元代,原名「真武祠」。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重建,更名「真慶觀」,明正統九年(公元 1444年)增建了真慶觀前殿及東西迴廊,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重修。
真慶觀為明代著名道士長春真人劉淵然謫滇時的居所,劉淵然在這裡「奉迎朝廷使節」。洪熙初(約公元1425年)劉淵然被召還京,請求將他在昆明時住過的龍泉道院改名龍泉觀,真武祠改名真慶觀,劉淵然回京供職後,其弟子蔣日和做了真慶觀的住持,並主持了真慶觀的重修及擴建。
建築描述
真慶觀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等建築物組成。三殿均坐北朝南,由南至北建在同一軸線上。中軸線兩側是前殿與紫微殿連接的東西迴廊。紫微殿為面闊三間的土木結構建築,單檐歇山頂,占地面積320平方米,整個建築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殿中供奉紫微大帝(紫微即太陽之意)。紫微殿後面是老君殿(兩側建有相對稱的東、西廂房),因歷史上多次修葺,現仍保留着元代建築風格,殿中供奉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
視頻
真慶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名單通知,文博在線
- ↑ 道教聖地昆明真慶觀,雲南道教協會,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