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城區北橋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城區北橋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位於蘇州市北大門,是譽滿蘇、錫地區的「戲曲之鄉」,古稱蓮花鎮,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歷史,屬蘇州市相城區所轄,東臨蘇州工業園區、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西接無錫,南臨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北與常熟為鄰。

2010年人口59170人(2010年)。截至2015年8月下轄9個行政村、3個社區,轄區面積43.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4萬人,外來流動人口約3.23萬人。[1]

中文名: 北橋街道

別 名: 錫劇之鄉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蘇州相城區

地理位置: 蘇州市相城區最西北

面 積: 43.84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3個社區

政府駐地: 北橋街道鳳北公路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區碼: 2151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9170人(2010年)

機 場: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火車站: 蘇州站

車牌代碼: 蘇E 蘇U

建置沿革

商末(約前11世紀),北橋屬勾吳。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北橋為越國屬地。

楚威王七年(前333),楚滅越,北橋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六國,在吳地設吳縣,北橋屬吳縣。

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縣、長洲兩縣隸蘇州(直至清末),北橋鎮稱長洲縣儒教鄉。

明洪武十四年(1381),儒教鄉稱從化里。

清宣統三年(1911),長洲縣歸併於吳縣,北橋鎮屬吳縣。

民國元年(1912),黃埭舊區域實行市、鄉鎮制,北橋鎮為南北橋市組成部分。

民國17年(1928)11月,吳縣劃18區,北橋鎮屬南北橋區(即第八區)。

民國23年(1934)2月,江蘇省政府重新調整分區和劃分鄉鎮,北橋、南橋、大壩、芮埭、樊店、石橋、毛巷鄉隸屬第六區,即黃埭區。

民國30年(1941),吳縣劃15區,北橋、芮埭、石橋、南橋、樊店鄉屬第4區,即黃埭區。

民國34年(1945)春,錫東縣蘇西北(吳縣境內)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漕東、漕南、東橋、黃埭四區,北橋屬漕東區。

民國37年(1948)7月,區屬鎮又作部分調整,北橋仍屬黃埭區。

1950年4月15日,太湖行政區成立,北橋、南橋、石橋、芮埭、毛巷、樊店鄉屬黃埭區所轄。

1956年3月,黃埭區所轄樊店、北橋兩鄉合併為北橋鄉;南橋鄉與芮埭鄉的百家、大壩、芮埭、馮店、傅家沿、漕涇6個村合併為南橋鄉;石橋、毛巷兩鄉和芮埭鄉的袁家、張家兩個村並為石橋鄉。北橋、石橋、南橋鄉均屬吳縣黃埭區。

1957年3月,撤黃埭區,北橋鄉、南橋鄉和石橋鄉的一部分,合併為北橋鄉,隸吳縣。

1958年9月24日,建立人民公社。北橋鄉改名為北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

1983年7月,政社分設,恢復北橋鄉建置。

1992年8月4日,撤鄉建鎮,北橋鄉更名為北橋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鄉鎮以下基層組織,秦為亭、里;唐設里、保、鄰,城區建坊;宋改保、甲;元建村、社;明初為里、甲,後又改設都、圖、村(鎮);清襲明制,保留都、圖,增建保、甲、牌制。

清代雍正年間,長洲縣從化里管4都(第十一、十二都及東、西十三都)56圖。

民國元年(1912),黃埭區域編制市鄉區劃,南北橋市轄西十二、十三都和東十三都共35圖。

民國初,市、鄉以下沿用清末的都、圖,繼而改為區、鄉(鎮)、閭制,又改閭、鄰為保、甲。

解放前,北橋鎮轄10個保,即1保孫家沿,2保王家莊,3保樓巷,4保思橋,5保王郎沿,6保圩家壩,7保金家弄、北橋,8保黃泥涇、南巷上、夾樓上,9保東黃沙港、西黃沙港、盪下浜,10保北甲、小石里、吳家裡、牛邊田、汪家壩。

解放後,保留區、鄉(鎮)制,廢除保、甲制,改設行政村、組。北橋地區共建6個鄉,即北橋鄉、南橋鄉、石橋鄉、毛巷鄉、樊店鄉、芮埭鄉。

北橋鄉的範圍是北橋集鎮和北橋、黃涇、思橋、樓巷、鵝東5村。

1956年3月,北橋鄉與樊店鄉合併為北橋鄉,擴大樊店、靈峰、姚浜、莊浜、談埂5個村。

1957年3月,撤區並鄉,北橋鄉、南橋鄉和石橋鄉的一部分合併為北橋鄉,轄229個自然村。

1958年9月,撤鄉建人民公社,轄29個大隊,335個生產隊。

1983年7月,政社分設,恢復北橋鄉建置,轄29村335組。

1992年8月,撤鄉建鎮,北橋鄉改為北橋鎮,下轄1個居民委員會,29個村民委員會,229個自然村,468個村民小組。

2000年12月,全鎮轄1個居民委員會,29個村民委員會,468個村民小組,12909戶,37360人。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8月北橋街道下轄9個行政村、3個社區,轄區面積43.84平方公里。

人口

在三四千年前,已有人群在北橋一帶活動,繁衍生息。春秋末年,北橋逐漸形成居民點。明末清初,北橋已形成集鎮,人口日趨興旺。民國時期,北橋人口緩慢增長。

民國19年(1930),吳縣第八區(北橋鄉)總戶數4573戶,總人口29094人。1949年,北 橋地區6個小鄉總人口為27205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了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北橋鎮人口情況呈增長趨勢,男女比例正常,非農人口增長較快。其中第一次普查時,北橋鎮分6個小鄉:北橋鄉5464人,南橋鄉5904人,石橋鄉4067人,芮埭鄉3581人,毛巷鄉3636人,樊店鄉4521人,2000年末,全鎮總戶數12909戶,總人口37360人;人口密度為852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8月北橋街道常住人口3.84萬人,外來流動人口約3.23萬人。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北橋街道大地構造屬揚子准地台、下揚子—錢塘褶皺帶,地層地質構造主要是黏土和細砂層組成,地形是西南高、東北低,中間似一隻盆,易澇易淹。鎮域南部有漕湖,西部有鵝真盪,北部有靈岩盪,東部有元和塘,全鎮被湖、盪、河、塘包圍,屬沖積平原。地面高程最高為南橋片,6米;最低為沈巷、莊浜、莊基、靈峰村,3.3米。

氣候

北橋街道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屬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受太湖水體調節作用的影響,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水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境內春季冷暖多變,時寒時暖,早期常有低溫晚霜凍出現,年平均氣溫15.7℃左右,最高氣溫為1961年的40℃,最低氣溫為1986年1月5日的—7.9℃,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79~2209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50%, 境內平均年降水量1025~113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2%左右。

土壤

北橋土壤的成土質以湖相沉積物為主,以水稻土類中的黃泥土土種為主。據1997年開展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境內共有10個土種。黃泥土、鱔血黃泥土、夾砂黃泥土、螺螄殼粉質黃泥土、粉質僵黃泥土、烏柵土、豎頭烏柵土、夾砂烏柵土、灰羅土、小粉土。

歷史文化

綜述

北橋出土過石鏃、石鉞、青銅劍等商周、春秋時期文物。春秋時期,范蠡為伐吳而開挖漕湖。孔子的弟子公冶長帶領開挖冶長涇河。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建造了覺林寺,香火旺盛。唐朝稱北橋地域為儒教鄉。歷史文化名人輩出,群眾文化事業蒸蒸日上,是有名的「錫劇之鄉」。先後獲得過「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鄉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蘇州市戲曲之鄉」等榮譽稱號。

境內寺、廟、庵、堂、觀較多,佛教信眾不少。漁民信仰天主教。由於幾千年來傳統的封建文化思想影響,許多民間習俗、宗教活動夾雜着不少封建迷信色彩。

方言

北橋地處蘇、錫、虞交界之處,其方言基本上屬蘇州方言。與常熟接界之莊浜、小橋、沈埂三村與常熟方言相近,豐涇、鵝東、姚浜、靈峰、談埂村又近無錫方言。

宗教

佛教三國時期,東吳赤烏年間,有祖籍西域而生漢地的高僧友謙和性康,先後來吳地講經說法,傳布佛教,並帶來印度佛教的經書和畫本。佛教漸漸在吳地興起。唐廣明元年(880),陳坦在北橋舍宅建寺,名為義安寺,由高僧真應清開山。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義安寺易名為永安寺。宋大觀四年(1110),永安寺又改名為覺林寺,並延續至今。

從唐朝以來,北橋地區就成為佛教興盛之地,信仰者日益增多,民間通過布施、募化又興建了不少寺廟、庵堂。這些地方成為佛教傳道布經的主要活動場所。90年代初,樊店大廟重新整修開放。1998年,易地重建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剎——覺林寺。

道教明朝初年,北橋地區建了兩所紀念隋朝陳杲仁兄弟的陳武烈帝廟和樊店大廟(即北橋的「三老爺」廟和樊店的「大老爺」廟);在南橋和芮埭修建了城隍廟和斗姆閣。這些廟宇成為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道士有兩種:一種住在道觀的稱出家道士,他們無妻室,居道院、戴道冠、穿道袍,以為主家做法事為生;另一種為在家道士,有妻室,俗稱「赴應」,也稱火居道士。

天主教約在19世紀60年代傳入吳縣。北橋地區的天主教徒多數為漁民,他們來自各地,流動捕魚,以船為家,被稱為網船上人。由於生活不安定,他們祈求平安,希望「佛祖」、「天主」保佑,至2000年,北橋地區共有天主教徒200多人。

榮譽成就

北橋街道先後獲得「江蘇省戲曲之鄉」、「江蘇省現代化教育達標鄉鎮」、「蘇州市雙擁模範街道」、「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等稱號、「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創建精神文件建設先進村鎮」、「江蘇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視頻

[戲曲採風]蘇州北橋街道舉行「中國民間戲曲文化之鄉」揭牌儀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