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直唇捲瓣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直唇捲瓣蘭

中文名稱:直唇捲瓣蘭

拉丁學名 Bulbophyllum delitescens

界:植物界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直唇捲瓣蘭(學名:Bulbophyllum delitescens Hance):根狀莖粗壯,匍匐生根,粗約4毫米,常分枝,節間被膜質鞘或鞘腐爛後殘留的纖維。假鱗莖卵形或近圓柱形,頂生1枚葉,干後灰黑色。葉薄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花葶從生有假鱗莖的根狀莖節上發出,直立,傘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茄紫色;花瓣鐮狀披針形,長5-7毫米,中部寬1.5-2毫米,先端截形而凹缺,凹口中央具1個短芒,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肉質,舌狀,向外下彎。花期4-11月。

生於海拔約1000米的山谷溪邊岩石上和林中樹幹上。分布於中國、印度東北部、越南。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信息

科:蘭科

屬:石豆蘭屬

種:直唇捲瓣蘭種

亞科 蘭亞科

族 樹蘭族

分布區域 福建南部、海南、廣東東部、香港、雲南東南部和南部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壯,匍匐生根,粗約4毫米,常分枝,節間被膜質鞘或鞘腐爛後殘留的纖 維,在每間隔3—11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卵形或近圓柱形,長1.7—3.5厘米, 中部粗5—10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具許多鞘腐爛後殘存的硬直纖維,干後灰黑色。 葉薄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長16—25厘米,中部寬3.5—6厘 米,先端鈍或短急尖,基部楔形,具長2—3厘米的柄。花葶從生有假鱗莖的根狀莖節 上發出,直立,常不高出葉外,長10--22厘米;傘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約 1.5毫米,疏生3枚鞘;鞘筒狀,緊抱於花序柄,長約1厘米;花苞片披針形,長4—6 毫米,先端芒尖;花梗和子房長約1毫米;花茄紫色;中萼片卵形,凹下呈舟狀,長約 1厘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截形並且凹缺,在凹處中央具1條長約7毫米的芒,邊緣 全緣;側萼片狹披針形,長達6厘米,寬約2毫米,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 轉而兩側萼片的上下側邊緣彼此粘合,先端長漸尖;花瓣鐮狀披針形,長5—7毫米, 中部寬1.5—2毫米,先端截形而凹缺,凹口中央具1個短芒,具3條脈,邊緣全緣; 唇瓣肉質,舌狀,向外下彎,長約5毫米,先端鈍,基部具凹槽並且與蕊柱足末端連 接,無毛;蕊柱長3毫米,基部由於蕊柱翅向前伸展而粗達3.5毫米;蕊柱足長5毫 米,其分離部分長3毫米;蕊柱齒伸延成臂狀,長3毫米,中部縊縮,近先端處寬約 0.8毫米,先端凹缺為2個尖齒乙 花期4—11月。[1]

產地分布

產地: 福建南部(同安、龍梅、詔安)、海南(保亭、陵水、三亞市、樂東、昌江、臨高)、廣東東部(海豐)、香港、雲南東南部和南部(麻栗坡、勐臘)、西藏東南部(墨脫);

分布: 印度東北部、越南;[2]

生長環境

生境:山谷溪邊岩石上和林中樹幹上;海拔:約1000m;[3]

石豆蘭屬介紹

描 述:Bulbophyllum Thouars 石豆蘭屬,蘭科,近1000種,分布於熱帶,我國有36種,產南部。附生蘭;假鱗莖生於細長的根狀莖上,頂端具1葉,極罕2葉;花葶從假鱗莖底部或兩假鱗莖之間的根狀莖上抽出,通常具頭狀花序、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罕有減退為單花;3枚萼片相似,側萼片基部寬闊並與蕊柱足合生,但其內緣不粘合;唇瓣小,肉質,鉸鏈般地着生於蕊柱足,活動,不裂;蕊往短,常有明顯的翅,翅向頂端延伸成一對芒狀或齒狀附屬物,高出於花葯之上;蕊柱足明顯,花粉塊4,多少成2對,蠟質,一般無附屬物,罕有具粘盤。[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