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盲人瞎馬》-【máng rén xiā mǎ】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 【繁體】: 盲人瞎馬

目錄

釋義

盲人騎着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後果十分危險。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盲人瞎馬的故事

示例

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馬地去亂闖。(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1]

語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

岌岌可危 、履薄臨深 、履冰臨淵 、厝火積薪[2]

典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典故說明

東晉時的桓玄、殷仲堪和顧愷之三人是朋友,有一次閒談告一段落,同作「了語」(把話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遊戲。顧愷之率先說:「火燒平原沒有留下做一支火把的材料。」桓玄道:「白布纏棺,前面豎着招魂幡,人的一生就完結了。」殷仲堪說:「將魚、鳥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着,他們又玩「危語」(說一句處境極其危險令人聞而生畏的話)的遊戲。桓玄說:「在敵人矛頭下淘米、劍頭下煮飯,隨時都會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着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太逼人,令人膽顫心寒。」後來「盲人瞎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茫然不知處境極為危險。[3]

視頻

盲人瞎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