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盛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盛澤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有「綢都」的美稱。

盛澤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區,有先蠶祠、白龍橋目瀾洲公園等景點,曾位列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第10名。

地理介紹

地理位置

盛澤鎮位於江蘇省 蘇州市吳江區的最南端,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中心,東連上海,西瀕太湖,北依吳中區,南接浙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和江南大運河穿境而過,與滬寧、滬杭、滬蘇浙高速公路、318、312國道和太浦河相銜接,交通十分便捷。

氣候特點

盛澤鎮地處太湖流域,湖盪密布,沃野平展,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宜稻麥,宜蠶桑,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

行政區劃    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轄8個社區和35個行政村。新社區怎樣劃分:老鎮區「兩橫三縱」 壇丘一分為二 南麻保持不變調整後,盛澤鎮設立8個社區。這8個社區的具體劃分方式為:盛澤老鎮區以道路、河流為界,「兩橫三縱」一分為五,分別以東方中路—東港路、舜湖路(舜湖中路—舜湖東路)為「兩橫」,以紅安路、東方南路、長江浪河為「三縱」,劃分為橋北社區、衡悅社區、鏡湖社區、目瀾社區、山塘社區;原壇丘社區以爛溪盪—京杭大運河為界,劃分為壇丘社區、舜湖社區;南麻社區保持不變。

重新劃分後,橋北社區範圍為東至紅安路,南至東方中路—東港路,西至橋北盪,北至盛虹村(如意路)。衡悅社區範圍為東至東方南路,南至舜湖路(舜湖中路—舜湖東路),西至環湖路(西白漾),北至東方中路。鏡湖社區範圍為東至前躍村(227省道,含湖東會館),南至舜湖東路,西至紅安路—東港路—東方南路一線,北至盛虹村(如意路)。目瀾社區範圍為東至長江浪河,南至南環路(紅洲村),西至濱河南路(紅溪河,含尊龍苑),北至舜湖路(舜湖中路—舜湖東路)。山塘社區東至227省道(興橋村),南至南環路(紅洲村、楊扇村),西至長江浪河,北至舜湖東路。壇丘社區範圍為爛溪盪—京杭大運河以西的現壇丘社區部分。舜湖社區範圍為東至環湖路—濱河南路(橋北盪—西白漾—紅溪河),南至郎中村、茅塔村,西至爛溪盪—京杭大運河,北至荷花村、永和村。

村:東港、紅洲、聖塘、興橋、群鐵、前躍、幸福、黃家溪、北角、勝天、荷花、壇丘、雙熟、人福、龍橋、溪南、北旺、南塘、壩里、大謝、橋南、永平、龍北、沈家、七莊、莊平、寺西洋、茅塔、楊扇、永和、盛虹、漁業(盛)、漁業(壇)、郎中、西白洋。 [1]

鎮名由來

   盛澤地處江浙兩省的交界處,春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邊城之地,故盛澤最早的地名叫「合路」。清乾隆《盛湖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盛澤古名合路。因春秋間吳越相爭,而古檇里在王江涇,名射襄城,盛澤與黃溪皆邊城之地,可為吳,可為越,難為分析,故名合路。後禾城(嘉興)遷徙,是處化為青草,故(三國)孫吳時名為青草灘。至唐宋時仍名合路村。」根據此說來推斷,既然唐宋時猶名「合路」,那麼盛澤之名最早只能起於南宋。

關於盛澤地名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其一,「盛斌結寨」說。清同治《盛湖志》載:「湯豹處貯真齋筆記曰:『明天啟三年,耕夫鋤地得南宋單升墓碑,稱阡(遷)于澄源鄉盛寨盪之漘。』豹處引《祥符圖經》謂:『吳赤烏初,盛斌結寨於此,故名。寨訛為澤,音近耳。』此說似確。」湯豹處是明末清初之盛澤名人,《盛湖雜錄·湯豹處軼事》稱其好吟詠,善鼓琴,書畫尤工,其繪水之作被譽為「曠世仙筆」。他的筆記所載之事應該可信。

三國孫吳240年(赤烏三年),吳大帝孫權命上大夫倪讓、將軍徐傑、司馬領濠寨盛斌分撥地界建圍、作田、屯兵,自青草灘築寨至野和溪(即今黃家溪)。後人稱盛斌故址為「盛寨」,至於「盛寨」之訛傳為「盛澤」,是因為當地吳方言中「澤」與「寨」讀音接近。從現有的史料看來,盛斌應該算是開發盛澤最早的一位先人了。

其二,「盛章食邑」說。清乾隆《盛湖志》稱:「宋南渡後,臨安盛章以建都之所第宅叢集一廛,月數十金,遂遷吳江之二十都(亦有它志稱遷一都)。後論功封章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土田第宅在在有之。一都為盛莊,二都為盛家舍,四都為盛烏田,十七都為盛墩,其地(他)若盛家田、盛家廊、盛家匯,不一而足。而二十都其舊居也,東西連大澤,遂名盛澤;市東猶有盛家港、盛家盪,至今子孫猶居之。」

盛章,字如晦,臨安人,南宋1187年(淳熙十四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敷文館學士,後因功封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由於盛章在吳江一帶擁有大量的田產,其子孫繁衍散居於城鄉各處,因此留下了許多冠以「盛」字的地名。盛澤因東西兩邊都是大湖,故而名為盛澤,似乎也很說得通,但同治《盛湖志》認為:「盛澤因章得名,無可征考,姑從闕疑。」

其三,「望文生義」說。認為盛澤鎮鄉湖泊眾多,「盛」者大矣、眾矣,「澤」者水矣、湖矣,盛澤之名或源於水鄉澤國之意。間或有人以為盛斌結寨屯田開發在前,盛章食邑於此繁衍在後,盛澤之名莫非暗指二「盛」之恩「澤」於民。當然,此說尚無「典」可據,只是一家之言罷了。

以上幾種說法雖然都還難以確認,但是盛澤地名的出典似乎與盛氏有關聯。盛澤南境尚有盛家埭盛塘村、盛家木橋等小地名,還有聚族而居的盛氏後人。 [2]

經濟建設

總體狀況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2.5億元,增長11.15%;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13億元,增長15.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20.02%;東方絲綢市場交易額達到945億元,增長15.1%,經濟總量和經濟競賽成績繼續位居全區前列。

位於盛澤鎮區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創建於1986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市場區域面積達到4平方公里,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餘家絲綢商行雲集場內,經營10多個大類、數千個品種的紡織品。2011年市場交易額實現821億元,連續七年市場交易額居全國同類專業市場首位,東方絲綢市場被授予「國家級面料出口基地」,市場管委會被授予「全國紡織工業協會先進集體」稱號。。「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被譽為行業的晴雨表,《中國紡織化纖面料編碼(部分)》正式成為國家標準。盛澤紡織業已初步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製成品的產業鏈,及集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配套體系。盛澤鎮先後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絲綢名鎮」。盛澤已成為我國絲綢紡織的主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並向建設國內最大、世界著名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邁進。

盛澤鎮工業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以後異軍突起,迅猛發展,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迅速成長為全鎮工業經濟的主力軍,1995年盛澤鎮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企業示範區。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鄉鎮企業經營機制與產權指導的改革不斷地深化,至2000年,鎮村集體企業已基本完成改制,其中1個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成功上市,其餘改制形式主要是產權明晰、自負盈虧的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

進入20世紀90年代。盛澤鎮外向型經濟蓬勃興起,先後創辦了60多家外商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出口創匯成倍增長,1993-2001年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鄉鎮和出口創匯先進單位。

農副業是盛澤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由於加快農田基本建設布伐,連年實現穩產、高產,農業機械化程度逐不提高。多種經營發展迅猛,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先後建成駝鳥、特種水產、苗豬、蔬菜、蠶桑、苗木等種養基地數十個。

副工貿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經濟全面繁榮,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鎮供銷、商業、金融、保險、餐飲、通訊、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發展迅速。

絲綢特色    盛澤的絲綢生產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當地生產的「吳綾」就成為貢品;到了明清時期,這裡出現了一批專業生產絲綢的作坊和進行絲綢交易的「綢市」,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重要工商業城鎮,來自全國各地的綢商匯聚在這裡採購絲綢,市面興旺,會館林立,盛澤很快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業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而名聞遐邇,與蘇州、杭州、湖州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曾對盛澤綢市的繁榮作了詳盡的描述,而「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日出萬綢,衣被天下」就是對當時盛澤的生動寫照。

改革開放以來,盛澤的絲綢紡織業加快了產業升級的步伐,形成一個規模龐大、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配套完善的產業系統,紡織業已成為盛澤經濟的支柱,占據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90%以上,盛澤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紡織產業基地。

盛澤的傳統紡織產業由於現代技術的注入而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呈現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

截止2008年盛澤鎮擁有紡織工廠2000家,紡織品貿易商行6000家,擁有工業資產500餘億元,其中資產在3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4家,超億元的骨幹企業80多家,形成一個以恆力集團、盛虹集團、吳江鷹翔化纖有限公司、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為龍頭,在中國紡織業內頗具影響紡織企業集群。全鎮擁有年產200萬噸滌綸長絲與桑蠶絲、70億米化纖織物和真絲綢的生產能力,是國內重要的紡織品生產基地。盛澤的紡織產業不斷向鄰地區輻射,形成一個以盛澤為中心,包括江蘇、浙江許多相鄰鄉鎮的紡織產業基地,盛澤的產業集聚優勢更趨突出。

全鎮已經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等紡織製成品的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社會化分工明確,環環緊扣,這種完善的產業鏈分工既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又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客戶。產品從以往較為單一的真絲綢和薄型化纖織物擴展到中、厚型化纖面料以及各類交織面料、棉織品、針織品等十餘個大類、數千個品種,產業的門類日趨完善。同時,還形成了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配套體系,這樣完善的紡織產業配套體系全國少有,是盛澤紡織業能保持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盛澤紡織業的技術裝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部分設備國際領先。擁有8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20萬噸熔體直接紡絲生產線,主要設備從德國、日本等國引進,全鎮擁有的8.5萬台無梭織機中有三分之一是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織造無梭化率在國內遙遙領先。盛澤還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工人和技術、管理人才,而已經熟練掌握的許多關鍵技術,如熔體直紡技術、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生產技術、真絲綢織造技術和無梭織造技術等都具有較大的優勢,保證了盛澤生產的真絲綢、超細旦滌綸纖維和化纖織物在市場的競爭力,這是一個產業興旺的必要條件。[3]

文化建設

「科教興鎮」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一批科技成果在工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應用:截止2008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 貢獻率達到52.8%。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學前幼兒入園率98.8%、 九年制義務教育 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基本普級,投資4000萬元、具有現代化水平的 盛澤中學新校園建成並通過了省點中學驗收,形成盛澤中學、盛澤實驗小學、中心幼兒園和成人教育中心等多個中心教育基地。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繁榮,每年一界的「中國盛澤絲綢文化節」弘揚了傳統的絲綢文化,並進一步擴大了綢都的知名度。

盛澤鎮風景

同時,計劃生育、人武工作、民政優撫、土地管理、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等各項社會事業得達到協調發展,黨建、宣傳、紀檢、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塑造跨世紀盛澤人現象」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盛澤鎮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群眾文化先進鄉鎮、體育先進鄉鎮、蘇州市擁軍優屬模範鄉鎮、科普文明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4]

交通概況

盛澤鎮東臨上海、西鄰太湖、北依蘇州、南接浙江,位於江蘇、浙江、上海二省一市交匯的金三角地區,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中心區域, 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和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與318、312國道、滬寧、滬杭、滬浙高速公路和太浦河相銜接。處於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具有良好的交通條件。

旅遊景點

盛澤仲子廟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小口圩,該廟又稱御賜仲子廟,又名御賜河內公廟,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系宋高宗趙構御賜。

這裡的仲子,即先賢仲子。先賢仲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大弟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追封衛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河內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進封衛國公,明世宗嘉靖九年追稱先賢仲子,清世宗雍正十一年上尊號為衛聖。

北宋末年子路四十九代嫡長孫仲基隨康王趙構從濟州南渡,以軍功授台州知府,後定居吳江膳字圩,即盛澤鎮。宋高宗為表彰仲基及其始祖仲子路的忠勇,特下詔在盛澤鎮劃地百畝,修建御賜河內公廟,宋高宗親撰匾額與廟記。宋高宗所撰《御賜河內公廟記》,由陳康伯謄寫刻碑,南宋時濟寧仲德懋撰有《謁大宗祖廟》、寧陽仲正琮撰寫的《之盛寨祭廟懷祖二首》等詩歌,都是描寫該廟的。

該廟是仲氏家族歷史上唯一一座御賜祖廟,而且是全國仲廟中占地面積最大祭祀規格最高仲子廟。歷經宋元明清,主體建築仍在,民國期間改名仲氏家祠,49年前後因族長仲少梅渡海赴台,祠廟荒敗。

御賜仲子廟的建廟原委在盛澤鎮仲爾侗撰寫的《仲氏統譜·序》中有詳細體現,該文寫於南宋淳熙年間,其中這樣記載:「吾先世乃濟州人焉。靖康丁未,中興皇帝次濟州,先祖考益庵公以河內公嫡裔,率宗人父老自請出戰保國。帝甚褒之,遂遣祖考如揚。五月,帝登壇受命於應天,改元建炎。至帝自揚抵浙,祖考扈之,遂賜復廟於吳,雕樑畫棟,以續河內公祀。」這一點在元朝至正十二年濟寧籍仲衍撰寫的濟寧橫坊村《仲氏族譜·序》也得到了佐證:該文提及「宗子遷吳已歷年所。紹興初,宋皇加賜廟額,宗祊有序,春秋祭祀仍其舊。吾濟域仲氏,自靖康以前舊譜頗詳。靖康季,金主南遊,宋皇渡江。吾族宗廟、大宗主皆遷於吳。」

對於御賜仲子廟在南宋初期的規模,仲基的墓志銘做了如下記載:「公諱基,字址生,號益庵,衛侯河內公仲由四十九世嫡孫。父諱爽,本生父諱潔,性剛直有勇力,大儒之風,元符己卯時濟州,公率而,靖康丁未上次濟,公奏曰,僑寓秀水天字圩,後遷吳江膳字圩,遂賜復廟於吳,廟方一頃有餘,畫棟餓民公疏財以賑之享壽配享河內公。雖然墓志銘字跡模糊,但「廟方一頃有餘」赫然可見,也就是說御賜仲子廟在南宋初期就已經占地百畝。

而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使胡祖廣所撰寫的《濟寧侯呂魯重修廟記》將御賜仲廟與衢州孔廟做了對比:「素聞吳越分歧間有子路祠廟,始於宋高宗南渡,大宗即嫡支主祀,其規制不遜於衢城。」這個廟記寫於元至正九年,這則文獻記載了御賜仲廟在元朝的時候規模已經不次於衢州孔廟。

盛澤鎮御賜仲子廟在明清兩朝,由於年久失修以及兵災頻仍,規模一度有所縮小。但祖廟主體建築仍在。崇禎戊子仲時鉉所撰寫的《仲氏族譜·序》便提到了這一點:「益庵祖扈蹕,功昭日月,御賜廟堂猶在,祖訓猶存,即前朝博士亦誠心拜謁,未有僭越。」對此,修撰於康熙年間的贛榆縣仲氏舊譜也做出了記載「基,字址生,號益庵,爽公嗣子,潔公長子,主祀事。宋靖康間以武功授高郵判,建炎戊申間,偕胞弟白庵、履庵隨衍聖公孔端友扈蹕而南,遂籍吳江縣膳字圩。累官台州知府,遷秘書學士,節制軍國檢校,誥封中憲大夫,妻張氏、王氏俱封夫人,合葬吳江小口圩,墓旁有先賢祖廟。」這裡面提到的「墓旁有先賢祖廟」,吳江盛澤鎮大宗譜注說得更明白,其中提到「合葬小口圩。墓旁有御賜河內公廟。子三:世登、世第、世資。」

這個信息不僅提供了御賜仲子廟在康熙年間仍存在的信息,還指出了御賜仲子廟的位置——在仲基墓地旁邊。由於《盛湖志》沒有記載任何姓氏的家廟,故而御賜仲子廟在《盛湖志》中也付闕如。但該志提到了仲基墓地的位置。

中山古塋

查《盛湖志》十四卷本卷五「墓域」頁九「秘書學士仲基墓在小口圩普福橋北堍,明萬曆間裔孫大績修。環以石城,建坊,墓門前華亭陳繼儒題「中山古塋」四字,是為仲氏南渡始祖。宋建炎時,從山左扈蹕至此,子孫遂家焉。國朝錢雲《謁中山古塋》「人來澤畔始誅茅,地擇牛眠卜(乾隆兩卷本作向)近郊。鼻祖巳占椒衍實,耳孫重見鳳揚苞。」

對於小口圩的「普福橋」,刊於民國時期的《盛湖志》十四卷本記載:「普福橋,跨小口圩、具字兩圩。」清末民初的普福橋在清初又名「小口橋」,刊於乾隆三十七年的《盛湖志》二卷本載「小口橋:此橋下即中山古塋,仲氏子姓祭祀不絕。」

目瀾洲

目瀾洲在吳江市盛澤鎮之南,建於元至元年十四年,因其四面皆水,波瀾在目,所以稱「目瀾洲」。此處歷來為文人墨客吟詩唱和,揮毫作畫之所。

目瀾洲分為內外兩園,內園即為「圓照庵」遺址,四周環以小溪,溪中遍植荷花。園內花木遍植,各式盆景點綴其間,走道兩旁冬青樹修剪整齊。目瀾洲最南端有一臨水而築的長堤,西半堤垂柳如絲,水影似墨,東半堤遍植紫藤,參差有致,均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些古藤盤根錯節,枝蔓繁出,每年四月,藤架四周紫色一片,堪稱目瀾一絕。

沈周詩云:「開洲水中央,四面水如鏡;忽然微風起,瀾生波不靜。」遊人可從詩中領略這座水園的意境。

先蠶祠

先蠶祠又名 蠶花殿或蠶 王殿,位於盛澤鎮五龍路口。清道光年間盛澤絲業商人公建。

中國向來具有祭祀祖先和行業祖師的傳統,先蠶祠就是祭祀蠶絲行業祖師的公祠,它還是盛澤絲業公所和農會的辦事處所。

先蠶祠是古典廟堂式建築,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旁側是八字形清水磚壁,樸素雅潔,再前過柵門是小廣場,原是香客集散處。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上方分別書寫「織雲」和「繡錦」是為當年盛澤絲綢業繁榮的寫照。過門樓不遠就是戲樓,戲樓兩側與廂樓相通,戲台朝北。下面的石板廣場延至正殿前,場地開闊,可容萬人。

正殿雄偉高敞,供奉中華民族始祖軒轅、神農和嫘祖三座塑像,軒轅就是黃帝,神農是中國的農業祖先,又稱炎帝。至於那位遠古女子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她教會百姓養蠶繅絲,可以說她是中國絲綢行業的祖師。這在殿上「先蠶遺澤」、「衣被蒼生」的匾額就看得出。以往養蠶之前或養蠶期間,鄉民都要到祠里去拜一拜,祈求神靈保佑,取得蠶繭豐收,所以,以往先蠶祠里香火鼎盛。

正殿西南,月洞相隔是三上三下的議事廳,晚清民國年間盛澤大小絲行百家,從業者千人,可以想象在此集會議事之盛況,議事廳前有水池曲橋,亭榭迴廊,樹石花卉,幽雅清逸,別有洞天。

舊時,祭拜蠶神的祠廟在江浙蠶區比比皆是,不過以盛澤先蠶祠最為恢宏壯麗,名聞遐邇。江南各地的類似祠廟俱已消失,盛澤先蠶祠可以說是碩果僅存,現已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壇丘白龍橋

白龍橋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壇丘白龍橋村,其東為蜆子墩,西為小牛盪,所跨河面開闊。清康熙初年建。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建,至宣統三年(1911)告竣。南北走向,三孔拱型結構。拱券以縱聯分節並列法砌置,全用花崗石構築,為抗波、防坍,兩頭築有泊岸。寬3.80米,長40.60米,中孔矢高5.60米,跨徑9.90米。兩次孔小於中孔,使橋形變化多姿,猶如長空雁序。橋頂面石和拱券龍門石分別刻有「筆錠如意」、「瓶升三戟」和「雲龍」、「太極」等吉祥圖案。 橋上共鐫有四副對聯,其中一副為:「風送萬機聲,莫道眾擎猶易舉;晴翻千尺浪,好以飲水更思源。」形象地描繪了盛澤紡織業興盛的圖景,當年水鄉的富庶可見一斑。

1986年7月1日,白龍橋被市政府列為第二批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9月,由於吳江行政區劃變更,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5]

歷史名人

仲基介紹

先賢仲子(子路)四十九世嫡長孫,主盛澤鎮御賜河內公廟祀事。字址生,號益庵。父諱爽,本生父諱潔。性剛直,有勇力,篤厚而靖夷,端莊而和裕,蔚有大儒之風。靖康丁未,中興皇帝次濟州,公以河內公嫡裔,率宗人父老自請出戰保國。帝甚褒之,以武功授高郵州判,遂遣公如維揚。有胞弟曰白庵、履庵,皆依倚播遷。五月,帝登壇受命於應天,改元建炎。至帝自揚抵浙,公與白庵扈蹕南渡,履庵公不以家累隨,久之遂為揚民焉。以功升台州知府,擢江南東路安撫司參議,歷官至秘書學士兼節制軍國檢校。建炎已酉(1129年),公僑寓秀水天字圩。紹興元年(1131年),因橫坊舊廟為金宼所毀,中興皇帝感公忠勇,遂賜復廟於吳越分歧間之盛寨盪(今盛澤鎮小口圩),以續河內公祀。廟方一頃有餘,雕樑畫棟,其規制不遜於衢城。紹興初,遂遷吳江膳字圩朝潭浜(今盛澤目瀾州正南),主祀河內公廟,子孫因家焉。享年六十有八。卒葬吳江縣盛澤鎮小口圩普福橋北堍,傍有御賜河內公廟。誥封中憲大夫,配享河內公廟。元配張氏,享年三十八,封「二品夫人」;繼配王氏,享年八十二,封「南國二品夫人」。明萬曆間裔孫大績重修其墓。環以石城,建坊,墓門前華亭陳繼儒題「中山古塋」四字,旁有兩行小字曰:「萬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世孫大績重修,雲間陳繼儒題」,定期三月初十日,合族子姓備物祭祀。是為仲氏南渡始祖。國朝錢雲《謁中山古塋》:「人來澤畔始誅茅,地擇牛眠卜近郊。鼻祖已占椒衍實,耳孫重見鳳揚苞。」《元至正十二年濟州仲家淺仲氏北譜》載有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趙構)親撰、陳康伯謄寫之《御賜河內公廟記》濟寧仲德懋所撰《謁大宗祖廟》寧陽仲正琮所撰寫《之盛寨祭廟懷祖二首》

盛章介紹

字如晦,臨安人,南宋1187年(淳熙十四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敷文館學士,後因功封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由於盛章在吳江一帶擁有大量的田產,其子孫繁衍散居於城鄉各處,因此留下了許多冠以「盛」字的地名。盛澤因東西兩邊都是大湖,故而名為盛澤,似乎也很說得通,但同治《盛湖志》認為:「盛澤因章得名,無可征考,姑從闕疑。」[6]

特色美食

   盛澤鎮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已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蘇州菜餚。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因才施藝,四季有別。烹飪上擅長燉、悶、蒸、燒、炒,並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原味,風味清淡。  蘇州氣候溫潤,草木蔥蘢,有豐富的飲食資源。春秋時期,吳國貴族憑依豐盛物產,過着鐘鳴鼎食、甘脂膏粱的豪華生活。秦漢直到明清,蘇州一直是王室內廷食物的供應基地之一,香粳米、三破糯、洞庭紅桔、南盪菱藕、碧螺春茶等都成為皇家貢品,而蓴菜、鱸魚成了牽動遊子思鄉,不惜棄官而歸的盛名食品。千百年來,蘇州食品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格,已有蘇式菜餚、糕點、糖果、滷菜、蜜餞、糕團、名茶、炒貨、特色調味品、特色醬菜等十個大類一千餘個品種,使天下有「吃在蘇州」之說。松鼠桂魚、三蝦豆腐、清蒸大蟹、鴛鴦蓴菜湯、常熟叫化雞等傳統菜餚享譽中外。花色繁多、製作精良的糕點糖果與歲時節令關係密切,僅據《清喜錄》記載,節令糕點就有二十八項之多;至於人生禮儀,諸如嬰孩滿月、新娘歸寧、父老祝壽,糕點糖果更是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蘇州的風味小吃,同樣膾人口。食俗廳陳列着「駱駝擔」、蘇式廚房的模型、小擺設――縮至方寸的炊具、餐具、廚房用品。並且在不同的季節,遊客可以品嘗到應時的蘇州風味小吃。著名的蘇式菜餚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太湖燉菜湯、翡翠蝦斗、荷花錦燉等。[7]

榮譽記錄

2016年6月25日,2015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鎮名單出爐,盛澤鎮排名第13。

2018年10月,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盛澤鎮排第10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