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盛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盛姓是一個傳統漢族姓氏,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屬以邑為氏。盛姓源出有三,出自姬姓、出自以祖名為氏、出自少數民族改姓。

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146位,2014年在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75位。盛姓總人口約86萬,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054%左右,主要分布於湖南、浙江、安徽、江蘇等地,這四省盛姓約占中國盛姓人口的52%。

盛姓歷史名人有盛吉、盛度、盛宣懷、盛治華等。

姓氏源流

源流一

系出姬姓。周初,武王封文王第七子郕叔武於郕(今山東泰安南面華豐一帶),建立郕國。公元前408年為齊國所滅,其子孫以國為氏,即盛氏。

源流二

出自以祖名為氏,以奭姓所改。周代召公姬奭的子孫,有一支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奭氏。其奭姓後人在西漢時避漢元帝劉奭的名諱,改稱盛氏(古代盛、奭同音),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盛氏正宗。

源流三

出自少數民族改姓,清滿洲八旗盛佳氏後改盛氏。盛姓中融入其他民族的基因事件發生很晚,直到清朝初期,世代居遼寧的滿洲八旗中的盛佳氏族集體改姓漢族盛姓。因此,東北地區的盛姓中有一部分來自滿族。

得姓始祖

盛氏始祖為周朝燕國的召公奭,奭因被封於召(今陝西省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召公幫助周武王滅商有功,又被封於燕。召公奭的後代就以祖上的名為姓,成為奭姓。因避西漢元帝劉奭諱就改奭氏為盛氏。盛氏後人尊召公奭為盛姓始祖。 [1]

郡望

汝南郡:漢置郡。治所平輿,故城在今河南平輿北。所轄相當於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

梁國:即梁郡。漢改碭郡為梁國。治所睢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所轄相當於今河南商丘、安徽碭山等地。

廣陵郡:漢有廣陵國,後改稱郡,治廣陵,故城在今江蘇省江都東北。晉初徙治淮陰,在今江蘇省淮陰東南。

堂號

無怨堂:源出東漢的盛吉。盛吉官廷尉,相當於今天的最高大法官,每天夜裡問案,讓妻子拿蠟燭,自己拿着案卷辦理。每判一個都要反覆考慮,量刑上從寬。每判一個重刑,夫妻均流着淚反覆考慮,最後決斷,做了二十年的法官,人說他「有恩無怨」。

廣陵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梁國堂:以望立堂。

蔡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蔡州堂。

研究考證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周同姓國也,為齊所滅。穆天子傳,盛姬之國也。公羊傳,成降於齊師,成者盛也,諱滅同姓,故言盛之,有司徒盛吉,汝南、梁國。」

《姓譜》記載:「北海太守奭偉,避元帝諱,改姓盛。」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東海盛包,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