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盤錦 |
別名:鶴鄉;油城;濕地之都 行政區劃代碼:211100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 地理位置: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 氣候:溫帶季風性氣候 |
盤錦市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中南部,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是遼河入海口城市;地勢地貌特徵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漸傾斜;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轄一個縣、三個區;總面積4102.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盤錦市常住人口為1389691人。 盤錦市是中國重要的石油、石化工業基地,遼寧沿海經濟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盤錦是「石化新城」,緣油而建、因油而興;以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為主的紅海灘風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 、遼寧省優秀旅遊景區。古鎮田莊台是中日甲午陸戰最後一仗的戰場,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窪縣東風鎮是張作霖和張學良將軍的祖居地。盤錦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1]
目錄
歷史沿革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域內設置房縣,西晉撤銷。
南北朝時期,屬北魏的營州,後為高句驪侵占。
唐平定高句驪後,歸渤海國顯德府。
遼代,全境屬顯州奉先軍。
金、元、明、清各朝代,全境分別屬廣寧府、路、衛、縣。
清開國後,在域內北部設放牧官馬場,後在盤蛇驛設總管衙門。清順治元年(1644年),設海城縣,境內的南部區域歸海城縣轄。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設置新民廳,現境內的東北部分地域歸新民廳管轄。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對牧場進行勘丈,劃恭、寬、信、敏、惠五段。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境內設置盤山廳。
民國二年(1913年),設盤山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9日,盤山縣民主政府成立,先後隸屬遼寧省第五專區、第二專區管轄。8月,盤山縣劃歸遼寧省直接領導。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盤山縣隸屬遼西省。同年在大窪縣境內成立盤山農場,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農林部。
1950年,盤山農場改為遼西省盤山第一稻田農場。
1953年2月,盤山第一稻田農場改為盤山機械農場。
1955年,改為遼寧省盤錦國營農場管理局。
1956年2月,盤山縣劃歸遼陽專署領導。11月,盤錦地區國營農場管理局改為盤錦農墾局,直屬農墾部。
1961年4月,在盤錦農墾局管轄地區設置盤錦區人民委員會,歸營口市領導。
1962年4月,遼濱葦場所屬的大遼河東岸葦田劃給營口縣和海城縣。
1966年1月,盤山縣與盤錦農墾局合併為盤錦墾區,試行政場合一制,直屬遼寧省。
1970年1月,在盤錦墾區內分設盤山區和大窪區(縣級)。7月15日,將盤錦墾區改為盤錦地區,轄盤山區和大窪區,直屬遼寧省。
1975年11月,盤錦地區與營口市合併。原地區所轄盤山區、大窪區改為盤山縣、大窪縣,均屬營口市轄。同時將台安縣劃歸鞍山市。
1978年,將原營口市河北街從遼濱葦場劃出,歸營口市西市區管轄。
198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盤山縣,設立盤錦市(地級),直屬遼寧省。9月,成立盤錦市籌備領導小組。
1985年3月,石山種畜場劃歸盤錦市。
1986年11月,撤銷盤錦市郊區,恢復盤山縣,以原盤錦市郊區的行政區域為盤山縣的行政區域。將盤錦市盤山區更名為雙台子區。
2016年3月,國務院同意撤銷大窪縣,設立盤錦市大窪區,以原大窪縣的行政區域為大窪區的行政區域,大窪區人民政府駐大窪鎮紅海灘大街6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地理坐標處在東經121°25'至122°31'、北緯40°39'至41°27'之間。東、東北鄰鞍山市,東南隔大遼河與營口市相望,西、西北鄰錦州市,南臨渤海遼東灣,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重要區域,是聯結遼南、遼西與遼中三大經濟板塊的重要節點和「遼海歐」「遼蒙歐」和「遼滿歐」三大通道的唯一節點。2020年京瀋客專通車後,盤錦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2小時經濟圈」重要輻射區域。
土地面積
全市土地面積共4102.9平方公里。按照土地用途劃分,包括農用地2179.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716.7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206.7平方公里。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570.2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1127.8平方公里。按照所有權劃分,包括國有土地3635.2平方公里、集體土地467.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7公里,灘涂面積39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盤錦屬華北陸台東北部從「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積盆地,經過漫長歷史年代的河流沖積、洪積、海積和風積作用,不斷覆蓋着深厚的四系鬆散沉積物。地勢地貌特徵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漸傾斜,比降為萬分之一,坡度在2°以內;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無山。
河流水系
盤錦素有「九河下梢」之稱。境內共有大中小自然河流21條,河流總長634公里,總流域面積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條,包括遼河、大遼河、繞陽河和大凌河;中小型河流17條,包括錦盤河、西沙河、月牙河、新開河、太平河、一統河等。現有中小型平原水庫7座,其中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1座,水庫總庫容1.51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02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達到3.3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億立方米、地下水0.93億立方米。
氣候
盤錦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乾冷同期,溫度適宜,光照充裕。春季風大雨少,氣候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朗,降溫快,冬季寒冷,降雪少。 2019年,全市平均氣溫10.9℃,總降水量748.2毫米。 [2]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井鹽等礦藏資源,遼河油田自上個世紀60年代初勘探開發以來,累計探明石油儲量22.4億噸、天然氣2133億立方米,共發現42個油田,投入開發39個油氣田。2019年,生產原油1007萬噸、天然氣6.3億立方米,連續34年保持千萬噸規模穩產。天然滷水資源分布面積達到150平方公里,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礦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滷水總儲量約為13.29億立方米。
濕地生態
濕地資源十分豐富,全市除水稻田外的各類濕地面積達到249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濕地2165平方公里、人工濕地331平方公里;濕地保護面積1240平方公里,占自然濕地的57.4%;擁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各1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處、省重要濕地1處和省級濕地公園3處;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800平方公里,2004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廣袤的濕地上棲息着各類野生動物450種,是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產仔地。
植物資源
盤錦地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植物區劃屬華北植物區系,土壤類型多,野生植物生長快,密度大。共有野生植物70科242種。其中,林木類33科119種;雜草類37科123種。盤錦域內多水無山,宜林條件差,有林地面積7106公頃,立木蓄積總量42.3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8%。盤錦域內的野生雜草共有37科123種。主要分布在農田,林間、沼澤濕地、灘涂等地。有些雜草還具有造紙、製藥、食用、編織、榨油等經濟價值。
動物資源
盤錦市共有野生動物699種,其中,鳥綱236種,哺乳綱23種;兩棲綱5種;爬行綱10種;昆蟲綱300種,魚類180種。盤錦市分布有昆蟲11目,77科,300種。昆蟲中,有害蟲也有益蟲。害蟲主要危害農作物、果樹、蔬菜、蘆葦等。 盤錦市南部沿海,15米等深線以內淺海水域約20萬公頃,魚、蝦、蟹資源蘊藏量約4萬噸—5萬噸,占遼東灣蘊藏總量的70%。其中3米等深線以內沿岸淺海水域約1.9萬公頃,海貝類蘊藏量約2.7萬噸。
經濟
綜述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6.6億元,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7億元,增長1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95.3億元,增長11.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和17136元,分別增長7.2%和7.5%。
2020年盤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03.6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9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715.6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484.0億元,下降1.9%。
第一產業
2018年,盤錦市擁有15米等深線以內淺海水域約2000平方公里,魚蝦蟹貝資源蘊藏量約4—5萬噸,占遼東灣蘊藏總量的70%;淡水水域1530平方公里,適宜發展淡水養殖。盤錦大米、河蟹、河豚、泥鰍、鹼地柿子5種農產品被批准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8年,全市水稻種植面積159.9萬畝、產量104.2萬噸;河蟹養殖面積160萬畝、產量7.2萬噸,被譽為「中國河蟹第一市」。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62家,已成立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兩大產業聯盟,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集聚區各1家。全市國有農場現有27家、分場232家,擁有耕地832平方公里。 2018年,耕地面積1573.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1127.8平方公里。
第二產業
盤錦是形成以油氣採掘業為基礎,以石化及精細化工為主導,裝備製造、輕工建材、電子信息、糧油深加工等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52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和增速均位居遼寧省第三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558.3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中,油氣採掘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5.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1.9%;石化及精細化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98.2億元,占比為74.2%;裝備製造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3億元,占比為1.8%;輕工建材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2.8億元,占比為4.4%;電子信息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2億元,占比為0.8%。
第三產業
2017年,盤錦市商品房銷售面積 287.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5%;商品房銷售額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2017年,盤錦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3億元,比上年增長5.5%。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344.9億元,增長5.3%;鄉村零售額48.3億元,增長7.3%。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355.3億元,增長5.3%;餐飲收入額38.0億元,增長7.8%。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類值中,全年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20.5%,飲料類零售額增長23.3%,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3.7%,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20.3%,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6.1%,汽車類零售額增長6.2%,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增長0.6%,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下降8.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下降18.0%,家用電器類零售額下降26.4%。
2017年,盤錦市進出口總額109億元,比上年下降23.2%。其中,出口總額21.3億元,下降1.9%;進口總額87.7億元,下降27.0%。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6.7億元,下降17.6%;加工貿易出口3.7億元,增長139.6%。一般貿易進口83.3億元,下降27.5%;加工貿易進口3.7億元,增長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出口1.3億元,增長21.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7億元,增長128%;其他企業出口15.3億元,下降17.5%。國有企業進口4.9億元,增長227%;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0.9億元,增長11%;其他企業進口71.9億元,下降33.6%。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3.7億元,下降31.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0.3億元,下降10.1%。在進口總額中,機電產品進口0.8億元,下降8.8%;高新技術產品進口0.4億元,下降19.7%。全年對亞洲出口12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對日本出口1.3億元,下降1%;對韓國出口4億元,增長25.4%;對新加坡出口0.3億元,下降50.5%。全年對歐盟出口3.2億元,比上年增長5.3 %;對美國出口3.8億元,增長51.2%;對非洲出口0.6億元,下降24.3%;對拉丁美洲出口0.7億元,下降66.6%。年末全市對外貿易國家(地區)90個。 2017年,盤錦市外商直接投資1.97億美元。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外商直接投資1.65億美元;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0.32億美元。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12項,比上年增加3項;合同外資金額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倍。
2017年,盤錦市郵政業務總量4.9億元,比上年增長44.3%。全年電信業務總量31.0億元,比上年增長7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8.8萬戶,下降7.5%;移動電話用戶155.3萬戶,增長9.5%。年末(固定)互聯網絡用戶36.1萬戶,增長6.5%。
2017年,盤錦市接待國內外旅遊者2636.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3%。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2624.6萬人次,增長16.3%;接待入境旅遊者11.4萬人次,增長2.1%。全年旅遊總收入219.9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13.2億元,增長16.3%;旅遊外匯收入9978萬美元,增長3.0%。
2017年,盤錦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13.4%。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9.1%,石油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3.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4.2%,專用設備製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上年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2.5%。
截至2017年底,盤錦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675.8億元,比年初增加5.1億元,增長0.3%。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664.5億元,比年初增加5.3億元,增長0.3%。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14.4億元,比年初增加71.6億元,增長8.5%。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11.1億元,比年初增加90.0億元,增長11.0%。 2017年,盤錦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9.2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2.5億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13.0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6.5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6.5億元。
2018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03.6億元。旅遊業支柱作用顯現,擁有A級旅遊景區16家(其中4A級2家)、星級旅遊飯店10家、國際品牌酒店7家,民宿(農家樂)2000間、8600張床位,2018年旅遊總收入253.12億元。電子商務、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快速成長,擁有省級現代服務業聚集區5個、國家級優秀物流園區1個,全省重點培育特色商業街區2個,全省特色電商平台3個;金融業發展潛力大,共有銀行機構22家,其中農信社3家、村鎮銀行2家,截至2018年末,銀行業資產總額1983億元,存款餘額1781.5億元,貸款餘額957.9億元。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盤錦專利申請1445件,比上年增加8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76件,增加47件;授權專利656件。全年獲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高新技術企業68家,比上年增加26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5個,比上年增加39個,其中,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個,比上年增加4個。簽訂技術合同391項,成交額8.5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1%。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盤錦市有文化館、藝術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國家綜合檔案館5個,城市建設檔案館1個。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5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9萬戶。全年出版報紙3種,出版量823.2萬份。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盤錦市有各類衛生機構1051個。其中,醫院62個,衛生院3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婦幼衛生保健院(所、站)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8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所,社區衛生服務站40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0188張,衛生技術人員989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58人。
體育事業
2017年,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盤錦市運動員獲得遼寧省冠軍15次。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盤錦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6.4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68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7.3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3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9.3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5.4萬人。城區低保月人均標準589元,縣域低保月人均標準482元。年末全市公辦養老機構20個,擁有床位2793張,收養1493人;全市民辦養老機構12個,擁有床位1321張,收養706人。全年發售社會福利彩票共6.67億元,比上年下降5.2%。
公共服務
盤錦的323個村黑色路面全覆蓋;農村燃氣戶戶通,全部用上清潔能源取暖;垃圾分類全面推開,一體化大環衛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建成119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戶外簡易旱廁基本消除;客運公交站點2公里半徑覆蓋率等指標達到100%。
城市建設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盤錦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交通運輸
2017年,盤錦各種運輸方式(不包括鐵路)完成貨運量13427萬噸,比上年增長3.9%;貨物周轉量176.5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4.0%。全年完成客運量2309萬人,比上年下降5.3%;旅客周轉量16.5億人千米,比上年下降5.1%。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448萬噸,比上年增長15.2%。
丹錫高速公路和奈營高速公路承南啟北,秦瀋客運專線和溝海鐵路貫穿全境,盤錦疏港鐵路、盤營高速鐵路、盤錦疏港高速、京哈高速公路等建成使用,形成了縱橫域內外、貫穿東北腹地的集疏運體系,盤錦成為東北最近出海通道
2018年,盤錦構建了以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為主骨架,縣鄉公路為依託,油田專用路和村屯道路為補充的立體交通網絡,形成「四鐵四高」和「一環七縱六橫」的大交通體系。鐵路運營里程260公里,公路總里程4008公里;公路密度9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
鐵路:溝海鐵路、秦瀋客運專線、沈金鐵路、盤營高速鐵路在市內交匯,火車站每天接發的客貨列車通往全國。已建成普速列車和高速動車公用的車站盤錦站和盤錦北站,以及貨運站渤海站等一系列車站。
公路:向海大道、中華路等城市快速幹道貫穿各個城區。高速公路方面,盤錦是遼寧省高速公路最密集、公路網密度最大的城市。經過盤錦境內的有G1京哈高速公路(設有高升收費站,盤錦北收費站)、G16丹錫高速公路(設有盤錦收費站,盤錦南收費站,西安鎮收費站)、S29盤錦疏港高速公路(設有台前收費站)G4513奈營高速公路(設有甜水收費站)。在長途客運方面,設有盤錦市客運站、盤錦長途汽車客運站、西安客運站以及去往油田各個採油廠的遼河油田客運總站等。 水路
在大窪區遼濱經濟開發區,大遼河入海口,已建成盤錦港。
空中
盤錦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177千米、距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279千米、距錦州錦州灣機場88千米、距營口蘭旗機場80千米。
風景
盤錦自然景觀比較優美,平原地貌、稻田、葦海、草原、井架、紅海灘、珍稀鳥類與河流交織。截至2017年底,盤錦市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16個。 紅海灘,蛤蜊崗風景區,遼河美術館,湖濱公園,繞陽灣濕地旅遊度假區,葦海,遼河碑林。
特產
盤錦大米,盤錦河蟹
視頻
盤錦城市宣傳片
參考資料
-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盤錦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9-04-15
- ↑ 關於發布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名單的公告,黨政機關,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