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盤根錯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盤根錯節

盤根錯節:樹根木節盤旋交錯,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難複雜,不易處理。《後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出 處

《後漢書·虞詡傳》:「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例 句

縱橫交錯的人事關係,~的矛盾衝突,弄得他寸步難行。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錯綜複雜心如亂麻 、千絲萬縷、 根深蒂固、 千頭萬緒

反義詞: 一目了然、簡明扼要

成語故事

「盤根錯節」這則成語的「盤」是盤旋;「錯」是交錯。樹木的根干枝節盤屈交錯。比喻事情繁難複雜,不易處理;或比喻勢力根深蒂固,不易消除。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東漢時有個讀書人名叫虞詡,他從小是個孤兒,由祖母把他養大。他為了報答祖母的恩情,一直侍奉祖母到90歲高齡壽終正寢後,才應太尉李修的聘請到他府里任職。

這時,西羌匈奴突然入侵,北方的并州和西方的涼州同時受到嚴重的威脅。大將軍鄧騭認為與其兵分兩地駐守,分散實力,還不如把兵力集中防守并州而棄涼州,朝廷中不少大臣也附和鄧騭的意見。

只有虞詡獨排眾議,他對太尉李修提出自己的看法說:「涼州的百姓不但熟習軍事,而且個個英勇善戰;西羌之所以不敢入侵關中,也是因為畏懼涼州的百姓,而涼州百姓一向認為自已是大漢的一脈,才義無反顧地犧牲一切來捍衛國家。今天如果照鄧將軍意見,捨棄涼州,那對整個局勢恐怕只有害處而沒有好處吧!」

鄧騭聽到了虞詡的意見,認為虞詡是故意和自己作對,懷恨在心,一直想找機會進行報復。

過了沒有多久,朝歌發生民變,老百姓紛紛武裝起來與地主政府對抗,常常有地方官吏被殺的事情發生,朝廷雖然一再派兵去鎮壓,卻始終沒法平息。

鄧騭看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報復機會,便找了個理由,把虞詡調去當朝歌的縣令。虞詡的親朋好友知道後,都很為他擔心,認為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沒有一個不替他抱不平的。可是虞詡卻很有信心地笑着說:「一個有抱負、有志氣的人絕不會避開困難的事而專門去找容易的事來做。

這就像我們在砍樹時,如果不遇到堅硬牢固的盤根錯節,就顯不出斧頭的鋒利一樣。我去出任朝歌縣令,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後來,虞詡到了朝歌,很快表現出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平息了當地官民之間的糾紛和動亂。朝廷認為他有將帥之才,把他升為武都太守。不久以後,他又率兵大破羌人,為國家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官至尚書僕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