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監堂團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監堂團圓

來自 抖音網的圖片

監堂團圓,京劇傳統劇目。取材於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難逢夫》。由梆子劇移植而來,最初只有《女起解》一出,後又參照梆子劇《破鏡圓》編演了《三堂會審》。1925年徐碧雲請人寫成全本《玉堂春》,包括《嫖院》《廟會》《騙賣》《毒夫》《起解》《會審》《監會》《團圓》8折。《女起解》和《三堂會審》兩折常單獨演出。[1]

《三堂會審》單演時,又名《玉堂春》。《玉堂春》見《荀慧生演出劇本選》,及《京劇從刊》等刊本。除京劇外,同州梆子有《審蘇三》,漢劇有《大審》滇劇、徽劇、粵劇有《三司會審》,評劇、河北梆子、晉劇、秦腔、豫劇、川劇等劇種均有該劇目 。

該劇目名妓蘇三(玉堂春)識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誓偕白首,王金龍被鴇兒驅出院以後,蘇三矢志不接一客。鴇兒又計賣之於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皮氏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三問成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自洪洞赴太原複審,途中蘇三訴說遭遇,崇加勸慰。蘇三被解至太原,三堂會審,巡按恰為王金龍,王見蘇不能自持,為陪審之潘司藩必正、臬司劉秉義看破,以致不解終審。劉受潘必正之教,平反冤獄,王、蘇破鏡重圓

劇情簡介

明代京城名妓蘇三色藝冠絕一時。她不甘墜入青樓,結識了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互相愛慕,王金龍為其取名「玉堂春」。王金龍久居妓院,錢財用盡,被鴇兒趕出,落魄街頭,棲身於關王廟。蘇三前往相會,並私贈銀兩助其返回南京。王金龍走後,蘇三拒絕接客,被鴇兒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為妾。

沈妻皮氏與趙監生私通,合謀欲毒死蘇三,不料毒面被沈燕林所食,皮氏誣蘇三謀殺親夫。洪洞縣令受賄,將蘇三問成死罪,由崇公道押解至太原。王金龍赴試得中,授山西巡按,調審此案。在與藩司、臬司三堂會審中,得知蘇三所經歷的艱苦,悲傷不能自持,於是微服私自探監。在臬司劉秉義幫助下,平反冤獄,王金龍與蘇三團圓 [1]。

作品選段

《女起解》選段:蘇三離了洪洞縣 劇中人:蘇三 【西皮流水】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到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就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導板】玉堂春含悲淚忙往前進。 【慢板】想起了當年事好不傷情!每日裡在院中纏頭似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 【原板】我心中只把爹娘恨,大不該將親女圖財賣與娼門。 1929年蓓開唱片,梅蘭芳飾蘇三 《三堂會審》選段:初見面銀子三百兩 劇中人:蘇三 【西皮原板】初見面銀子三百兩,吃一杯香茶就動身。公子二次把院進,隨帶來三萬六千銀。 在院中未到一年整,花費了三萬六千銀。南北二樓公子造,還有玉石的欄杆與那翡翠屏。 鴇兒待他心太狠,數九寒天將公子他趕出了院門。公子一怒出了院,關王廟內去把身存。 那一日金哥報一信,奴在北樓裝病人。手帕包銀三百兩,關王廟內會一會情人。 顧不得骯髒懷中抱,在神案底下敘一敘舊情。打發公子去趕考,在落鳳坡前遇着了強人。 只落得長街把飯討,吏部堂上去巡更。公子三次把院進,拐帶銀兩迴轉南京。 1962年錄音,荀慧生飾蘇三 [1] 《三堂會審》選段:這堂官司未動刑 劇中人:蘇三、王金龍 蘇三:【西皮二六】這堂官司未動刑,玉堂春這裡我就放了寬心。出得察院回頭看, 【快板】這大人好似王金龍。是公子就該將我來認,王法條條不詢情。 上前去說句知心的話,看他知情就不知情。【搖板】玉堂春好比花中蕊, 王金龍(白):你把那王公子他比作何來? 蘇三:大人哪!【快板】王公子好比採花蜂。想當初花開多茂盛,他好比蜜蜂兒飛來飛去採花心;如今不見公子面,我那三—— 王金龍(白):三什麼? 蘇三:【搖板】郎啊,花謝時怎不見那蜜蜂兒行? 王金龍(白):出院去吧! 蘇三:【撞金鐘搖板】悲悲切切出察院,我看他把我怎樣施行! 1935年百代唱片,梅蘭芳飾蘇三、律佩芳飾王金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