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皇帝圓舞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帝圓舞曲
皇帝圓舞曲(小約翰·施特勞斯作品)
國籍 奧地利

皇帝圓舞曲

        皇帝圓舞曲,作品第437號(Kaiser Walzer,op.437),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作於1889年秋,同年10月在柏林王宮庭園舞廳由作者親自指揮進行首次演出。當時作者擔任宮廷舞會樂長,曾創作兩首以皇帝為題材的圓舞曲,另一首是為慶賀奧皇即位40周年而作的《皇帝慶典圓舞曲》(Op.434),寫於1888年。而本首《皇帝圓舞曲》以華麗的旋律、典雅的風格勝過前者,且廣為流傳。[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譜曲 發行時間 音樂風格
皇帝圓舞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 1888年 圓舞曲

作品介紹

        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圓舞曲和結束部構成,其中序奏部分為帶結尾的三部曲式,規模較大,有獨立的音樂形象,採用了並非圓舞曲節奏的2/2拍子。整個樂曲給人以端莊嚴肅、富麗堂皇的感覺。[2]

序奏

        序奏本身獨立成章,C大調,2/2拍子,為帶結尾的三部曲式。樂曲開始先呈示出具有典禮進行曲特點的段落,它以從容的速度出現,莊重而具有進行曲風格。序奏部分開始,樂隊以從容不迫的速度奏出具有典禮進行曲特點的音樂,仿佛是在舞會正式開始之前,人們紛紛步入舞池時的情景。簡短的中間部採用第一小圓舞曲。序奏的最後,出現了富於男性特點的大提琴獨奏旋律,極為抒情、優美,正是後來的第一圓舞曲主題的變奏形式,使人聯想到男士們邀舞的場面。

曲調分類

        第一圓舞曲為C大調,由對比性的二部曲式組成。兩個主題充分體現了全曲的基調:第一主題徐緩、舒展,具有濃厚的典禮色彩,以大跳音程為主的旋律如波浪起伏奔涌,它的主要音調在序奏中已出現,人們認為這是上了年紀的主賓起舞的場面;第二主題熱情活躍,這一主題使樂曲情緒漸漸生動,與第一主題形成對比,喻示着參加舞會的人們都開始翩翩起舞。在三小節的過渡之後,兩個主題都反覆了一遍。

第二圓舞曲採用降A大調,二部曲式。流暢的旋律充分地體現出了施特勞斯圓舞曲所獨具的特色。第一主題舒緩平靜,溫情脈脈;第二主題頓挫跳躍,活潑而富於生氣。

        第三圓舞曲又轉回C大調,採用二部曲式。第一主題突出附點節奏,流暢而明澈,富有彈性;由管樂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題端莊穩重,富於男性氣質,表現了富麗堂皇的氣氛,將樂曲推向了高潮。

        第四圓舞曲為F大調,帶有再現的三部曲式。活躍華麗的主題繼續表現盛大的舞蹈場面。第一主題以短促的八分音符使樂曲顯得活潑而又詼諧;第二主題以悠揚舒展性格與前後形成對比。

        結束部首先再現第一、第三小圓舞曲,接着,在熱鬧的舞蹈氛圍中忽然放慢速度,隨後在寧靜的意境中再現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一主題,最後在三拍子的圓舞曲速度上,用整個樂隊強烈的全奏結束全曲,形成熱烈的氣氛。

作者簡介

        約翰·巴普蒂斯特·斯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ß ,1825-1899)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長子,因與其父親同名,故被稱為"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ß Sohn)或"約翰·施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ß II)。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他出生在奧地利音樂世家施特勞斯家族,涉及曲目主要包括輕歌劇、圓舞曲、波爾卡、進行曲、加洛普等,其中,圓舞曲最負盛名,代表作有《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氣質》、《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涯》等,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

視頻

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皇帝圓舞曲(卡拉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