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順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百順記》,明無名氏作。有清乾隆年間懋得堂抄本及《綴白裘》所載《召登》、《榮歸》等四折舞台演出本。
劇目介紹
崑劇《百順記》劇情是:北宋才子王曾,以連中三元致位宰相,封沂國公,富貴、功名、壽考,一時無比。其子王繹,亦得中武狀元,破契丹立功,被封為平虜侯。全家百年皆處順境,故名《百順記》。
舊時賓筵吉席,常演此戲,以資慶賀祝福。清同、光年間,蘇州昆班仍常演《召登》、《榮歸》、《賀子》、《三代》四折。按崑劇傳統分行,其主角王曾,前三折由小生扮演,《三代》屬老生應行。民國十五年(1926)崑劇傳習所在上海新世界遊藝場實習演出階段,由吳義生傳授《召登》、《榮歸》二折。嗣後,「傳」字輩演員常將此二折作為開鑼戲演出,但王曾已改成老生(不戴口面)扮演,屈傳鍾、鄭傳鑑均飾演過此角。
《召登》王曾在廟中接獲聖旨,皇上密召進宮,坐講經史。
《榮歸》王曾連中三元,夫榮妻貴,衣錦還鄉,拜謁慈母。
《賀子》王曾自京中榮歸後,喜得一子,取名王繹,諸親好友都來祝賀。
《三代》王繹長大後中了武狀元,祖孫三代,恩榮無比。庭中靈芝顯瑞,福祿壽齊全。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1]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2]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視頻
百順記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傳統戲劇】滑稽戲(無錫市),非遺網,2018-04-16
- ↑ 印度梵劇,豆瓣,201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