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歲革命老人任芝銘的傳奇人生(張廣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歲革命老人任芝銘的傳奇人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百歲革命老人任芝銘的傳奇人生》中國當代作家張廣智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百歲革命老人任芝銘的傳奇人生

任芝銘故居。

在任芝銘故居前,新蔡縣文聯主席謝石華告訴記者,任芝銘先生膝下共有6個女兒。在封建思想還非常牢固的清末,他在家鄉最先提倡婦女解放,讓他的女兒們全部放腳,並送她們到外地上學。他的大女兒任馥坤、二女兒任緯坤(任銳)、三女兒任載坤都進入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當時,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是中國最高的女子學府。

知識改變命運,當然也改變了任家女兒的命運,不然,這個家庭就不會有後來的百年傳奇故事了。

任芝銘(1869年~1969年),原名近三,字子勉,曾化名志民和珉,並曾用過「余園主人」的別號,河南省新蔡縣古呂鎮人。清末舉人,社會活動家、教育家、革命家。1907年加入同盟會,曾任家庭教師。1928年在新蔡創辦今是中學,任董事長,1938年任校長。曾介紹進步青年到解放區和黃埔軍校,並送兒女赴延安入抗大學習。1945年後任新蔡縣參議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河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任委員,是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幾經輾轉走上革命道路

「任芝銘出身貧寒,幼年靠姨母資助,得入私塾讀書,清末中舉人。」2015年國慶節前夕,記者一行抵達新蔡縣採訪。在新蔡縣文聯主席謝石華一邊走一邊介紹中,記者看到,如今,新蔡縣仍有任芝銘老宅。那原是一處東西狹長的三進院落,故居兩層小樓經過修繕,大模樣還在。

謝石華告訴記者,任芝銘早年專心治學,不問政治。後常與劉純仁、閻夢松等革命志士接觸,受其影響,漸熱心於國家大事。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任新蔡支部長。同年革命黨人閻夢松被捕,他和劉純仁等將閻劫出。為逃避清政府的追捕,他連夜出逃,先後在鞏縣和遼寧昌圖縣化名教書。


辛亥革命爆發後,任芝銘聞訊入關。初在北平、天津之間從事革命活動,後回河南,與閻夢松組織淮上軍,響應武昌起義。1912年革命黨人劉純仁被害後,他親臨殉難地哭吊。同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繼續主持新蔡黨務。

「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大肆屠殺革命黨人。任芝銘被通緝,再次逃亡,先到潼關、西安,轉赴四川遂寧,後去漢中、洛陽,以教書謀生。1916年袁世凱稱帝失敗,氣急喪命。任芝銘專程到開封憑弔在反袁鬥爭中英勇犧牲的閻夢松等革命烈士,還賦詩一首:「帝鄉人命賤如麻,冤血三年浸碧沙。我欲招魂魂不至,腥風吹赤半邊霞。」

此後幾年,革命處於低潮,他流亡陝西充任家庭教師,間或在幾個縣政府任職。1925年,為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他同中國共產黨人合作,參與組建中國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出任婦女部長。1927年省黨部改組,他離豫赴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師秘書。時逢蔣介石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其二女婿孫炳文被蔣殺於上海。從此,他對國民黨失望,把革命的希望寄託於中國共產黨。

動員進步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

據謝石華介紹,1928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十八師奉命入贛「剿共」,任芝銘憤然辭職返回故里,從事教育事業,創辦「今是學校」。今是學校開辦後,很快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新蔡縣活動的主要據點。中共新蔡縣委以該校為基地開展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並在該校建立共青團和共產黨組織。1929年國民黨為拉攏他,委任他為國民黨新蔡縣黨部委員,他拒絕就任,並毅然與國民黨脫離關係。次年,他應劉積學之邀去河南通志館任《河南通志·人物誌》主編兼協修。

抗戰爆發後,任芝銘赴新鄉老上司張軫處,任豫北師管區司令部參議。1938年春調任國民革命軍十三軍後方留守處主任,駐鎮平縣賈宋鎮。任後方留守處主任期間,他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回新蔡動員進步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

「凡去延安者,他都派軍車護送,穿過胡宗南統治區域,直達延安。張軫視其為長輩,知道此事也不制止。經他幫助去延安的青年,共有370餘人,大部分是今是學校的學生。」任芝銘六女兒任均在回憶錄《我這九十年》中寫道。

1938年10月初,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彭雪楓將軍在赴渦(陽)北抗日根據地途中,專門前往新蔡,探望著名革命老人任芝銘,受到熱情接待。年底,任芝銘送幼女任均到延安。其時,他的二女兒任銳、外孫女孫維世早已通過不同途徑奔赴延安抗大學習,外孫孫泱、孫名世都在八路軍抗日第一線。

毛主席有感於任芝銘先生的革命精神,特地設宴款待任芝銘全家,稱讚道:「任老先生從蔣管區不遠千里而來,親自把女兒送到延安來,辛苦了!我們非常歡迎您!」任先生則風趣地說:「蔣管區空氣太污濁了,我來延安呼吸下新鮮空氣!」並向毛主席請教游擊戰術。

「需要指出的是,任老先生也給黃埔軍校送了很多學生。今是學校的學生畢業,任老先生會徵求他們的意見,想去黃埔的就送到黃埔去。」謝石華道。

成為黨外堅定的「布爾什維克」

在如今的新蔡縣今是中學,記者看到,今是學校老建築已經蕩然無存,舊址所在地建的今是中學是一所公辦的重點初中。

1939年秋,任芝銘回到新蔡,直接領導今是學校。在他的支持和掩護下,中共新蔡地下組織很快發展壯大。中共新蔡縣委書記李濟民的公開身份就是今是學校副校長。任芝銘還擔任抗敵後援會主任。該會運用集會、演講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抗日宣傳活動,推動了全縣的抗日救亡運動。國民黨新蔡縣黨部曾幾次藉故逮捕革命師生,均被任芝銘設法營救出來。

1941年2月,國民黨新蔡縣黨部查扣了由延安寄給任芝銘的印刷品,並電告駐漯河的國民黨將領湯恩伯:「任芝銘系新蔡共產黨首要分子。」湯設在新蔡的電台也報告:「新蔡任芝銘年紀雖老,思想極新,確係共產黨。」湯恩伯立即派兵將其拘捕,押解漯河。

謝石華指着任芝銘老宅二層的花窗小閣樓告訴記者:「經常是樓下任老先生接待來訪的國民黨地方官員,小閣樓上,中共地下黨在開工作會。還有地下黨員在小閣樓上一住幾個月的。」

國民黨當局知道任家底細,認為「任芝銘系新蔡共黨首要分子」。當時湯恩伯駐軍河南,前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河南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河南省民政廳廳長方策、教育廳廳長魯蕩平等都向湯力保任老先生。

礙於多方情面,湯恩伯也知道任芝銘是老同盟會員,早年追隨孫中山,德高望重,此次被捕又無真憑實據。於是他親自傳問,向老先生道歉,並將其待為上賓,還給了老先生「高級參議」的頭銜。

1944年,新蔡縣成立臨時參議會,任芝銘被推舉為臨時參議會議長,1946年當選為正式參議會議長。他利用這一特殊地位,更好地掩護新蔡中共地下黨組織開展工作。

1947年秋以後,因他同中共新蔡縣委失去聯繫,又受到地方反動武裝的威脅,不得不再次離開新蔡,到重慶大女兒任馥坤家暫住。在渝期間,他多次寫信給河南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和國民黨高級將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軫,勸其認清形勢,棄暗投明,站到人民方面來。

1948年秋,張軫被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他寫信告訴了任芝銘。任老先生回信道:「明智的話此時就該不赴任。不能與共產黨為敵到底,棄暗投明,才是生路。」之後還讓劉積學促其起義。張軫很重視他的意見,加上共產黨多方爭取,終於在1949年5月率部起義。

生於亂世 逝於亂世

新中國成立後,80歲的任芝銘到北京,住在三女婿馮友蘭清華大學的家中。周恩來去看望他,朱德也接他到中南海暢談。周恩來還指示河南省儘快安排他的工作與生活。

1950年,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成立,任芝銘當選副主席。他還任省人民代表,並在歷屆省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政府委員,後來成為民革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

任芝銘90歲時,了解到「三年困難時期」河南餓死了大批農民,他幾夜不眠,暗自落淚。當時正值「反右傾」,人人自危,噤若寒蟬。他卻去找省領導反映,好在他已90歲,沒人來批判他了。他還寫信給周恩來,報告災情。到北京出席政協會議時,他又同鄧穎超專門面談,女兒任均道:「這是讓他晚年最牽掛於心的一件大事。」

任芝銘生命的最後幾年,趕上了「文化大革命」,這次,他完全看不懂了。紅衛兵去揪斗97歲的他,他問身邊人:「是不是政變了?」

生於亂世的他,奔波一生,總算看到了天下太平、人人歡喜的局面,但眼前又天下大亂,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1969年1月,任芝銘去世。當時他的女兒、女婿及孫輩多人都被批鬥迫害。他去世時,女兒們沒有一個能去送他。

1997年,任家六姐妹中尚在人世的任均回到新蔡縣,將父親的骨灰與母親合葬。

任芝銘的外孫王克明為他寫了碑文,道:「辛亥舉兵,光復城池。北伐花甲入伍,抗日七十從軍……耄耋之年,值萬馬齊喑,知鄉有餓殍,泫然不眠,乃上書總理,痛陳民情,其志重天下者,蓋可知矣。」[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