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鶴山鄉

中文名 :白鶴山鄉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

白鶴山鄉,隸屬於湖南常德;地處常德市北郊、人口33000人、面積97.8平方公里、南臨柳葉湖、北枕太陽山、是一個山水共榮的美麗之鄉。 [1]

目錄

簡介

白鶴山鄉,地處常德市北郊、人口33000人、面積97.8平方公里、隸屬於湖南常德;

地理位置

南臨柳葉湖、北枕太陽山、是一個山水共榮的美麗之鄉。現在,作為一個獨具特色魅力的生態旅遊文化大鄉——白鶴山鄉,正以蓬勃的生機,多姿的風采,喜迎八方來客。 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白鶴山鄉,地處常德市北郊、人口33000人、面積97.8平方公里、南臨柳葉湖、北枕太陽山、是一個山水共榮的美麗之鄉。2008年區劃調整後,全鄉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文化名城」、「旅遊強市」戰略,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卓然天成的生態環境和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全面貫徹「生態立鄉、農業穩鄉、文化興鄉、旅遊強鄉」的十六字發展方針,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文化保護、提升鄉村旅遊質量,走出了一條獨具魅力的發展之路。

經濟發展

農業以糧食、油茶生產為主,鄉鎮企業有建材、油脂加工、農機修配等廠。境內東山(又名馬耳山、麻王山)以產「麻王茶」著名。清合村有明太僕寺卿楊褫墓遺址,山後石版寺有明宗室藩王墓地吳家口有戰國、西漢墓群。

概況

1、在全鄉生態鄉鎮的建設方面,共計投資800餘萬元,通過了省環保廳驗收,特別是在生態村評選中,各方面綜合情況位居全省第一名。白鶴山鄉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為契機,大力推動了生態鄉鎮的建設。按照「平、改、通、整」的發展思路。平整了農村土地4000餘畝;做好了舊房、危房改造;實現了水管、電網、道路戶戶通;集中整治了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染及飲用水源。以上工作的開展,使白鶴山鄉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改觀,呈現出「田成方、渠成網、樹成行、路相通」的農村好風光。

2、在農村休閒旅遊打造方面。依託生態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白鶴山鄉投資近1000萬元,加快打造「生態文明、民俗風情、健康約了、休閒度假」之鄉的腳步。「柳葉菜地」鄭太有機農場、百果梁山和中華藥谷等國家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項目、4A級鄉村休閒主題旅遊景區「美麗山谷」已初具規模;位於千畝之湖沾天湖一隅的漁樵村也正以荊楚湖湘地區傳統的「漁、樵、耕、讀」洞庭生態特色喜迎八方來客;拔地而起的各式特色農家休閒小院、桃花源高爾夫俱樂部現已成為農村休閒旅遊的一抹亮色。如今,白鶴山鄉正在朝着「旅遊強鄉」的既定目標穩步邁進。

3、白鶴山鄉作為柳葉湖率先建設城鄉統籌示範區的主要陣地,按照「整體推進,科學布局」的原則,編制了兩大村容整建規範和兩大旅遊建設規劃。良好的規劃使得白鶴山鄉未來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藍圖更加明了,並吸引了一批有能力、有想法、有熱情的商人前來投資和推廣項目。政策的保障、資金的盤活、項目的啟動使得白鶴山鄉特色鄉鎮建設進入了一個極好的良性循環,前景可謂一片光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