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莖絹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白莖絹蒿

白莖絹蒿(學名:Seriphidium terrae-albae (Krasch.) Poljak.)是菊科、絹蒿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粗,木質;根狀莖粗大,常分化出若干部分,上端有多年生、木質、粗短而匍地或略斜向上的短的老莖。葉兩面密被蛛絲狀絨毛,開花前葉乾枯、早落;莖下部葉與營養枝上的葉卵形。頭狀花序小,長卵形或卵形,直徑1.5-3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直立或斜展;兩性花4-5朵,花冠管狀,檐部紅色,結實時花冠常粘附在果上端;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披針形,花柱短,開花時稍叉開,叉端具睫毛。瘦果倒卵形或卵形。花果期8-10月。

分布於中國新疆北部(天山、阿爾泰山、准葛爾盆地)、蒙古及中亞。生於沙漠及沙漠邊緣沙礫質戈壁地區。

白莖絹蒿含揮髮油及生物鹼,亦含山道年成分。牧區作牲畜飼料。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 中文名白莖絹蒿
  • 拉丁學名Seriphidium terrae-albae (Krasch.) Poljak.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春黃菊族
  • 亞 族菊亞族
  • 屬絹蒿屬
  • 組絹蒿組
  • 種白莖絹蒿
  • 命名者及年代(Krasch.) Poljak.,1961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 (2013年9月2日)——無危(LC)
  • 系纖細絹蒿系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木質;根狀莖粗大,常分化出若干部分,上端有多年生、木質、粗短而匍地或略斜向上的短的老莖,其上具多數一年生的營養枝與新生莖,並共組成緊密而稍膨大的小叢;營養枝長3-5厘米,密生多數葉。莖多數,細、直立或斜向上,高8-15(-30)厘米,下部木質或半木質,上部半木質或近草質,自上半部分枝,長2-3(-5)厘米,近平展或斜向上,稀略下垂,常再分小枝;莖、枝初時密被白色蛛絲狀絨毛,後毛部分脫落,淡綠色。葉兩面密被蛛絲狀絨毛,開花前葉乾枯、早落;莖下部葉與營養枝上的葉卵形,長1-2(-3)厘米,寬0.8-1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每裂片再羽狀全裂或3全裂,小裂片線形或狹線形,長2-3毫米,寬0.3-0.5毫米,葉柄短;中部與上部葉小,羽狀全裂,無柄,基部有小型羽狀全裂的假託葉;苞片葉不分裂,線形。

頭狀花序小,長卵形或卵形,直徑1.5-3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直立或斜展,稀略下傾,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疏鬆的短穗狀花序,而在分枝上排成疏鬆的復總狀或近於複穗狀花序,在莖上常再組成疏鬆、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序枝開展或稍斜向上或略下垂;總苞片4-6層,外層總苞片短小,卵形或狹卵形,稍肥厚,背面突起,密被白色蛛絲狀柔毛,邊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中層總苞片背面稍突起,被白色蛛絲狀柔毛,邊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背面近無毛;兩性花4-5朵,花冠管狀,檐部紅色,結實時花冠常粘附在果上端;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披針形,基部鈍,花柱短,開花時稍叉開,叉端具睫毛。瘦果倒卵形或卵形。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新疆北部天山阿爾泰山准葛爾盆地)、蒙古及中亞。生於沙漠及沙漠邊緣沙礫質戈壁地區。

白莖絹蒿是典型的溫性超旱生沙生小半灌木,具有極強的抗旱和耐熱能力,其發達的根系,細小的葉片及遍體的柔毛都是為適應沙漠中嚴酷的條件而形成的適應特徵。此外它也具有抗風沙和耐土壤瘠薄的能力。

白莖絹蒿通常生長在覆有薄沙的沙丘間凹地或沙漠邊緣的薄沙地上,也可生長在砂礫質的山前平原上,適宜的土壤為沙漠土或灰棕荒漠土。白莖絹蒿以單優勢種形成的群落分布於中國阿爾泰山前平原,在群落中形成高20厘米左右的建群層片,群落總蓋度20-25%,種類組成較簡單,僅有6-9種;白莖絹蒿與類短命植物、短命植物形成的群落主要見於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邊緣沙丘間薄沙地上,除形成高20-25厘米的建群層片外,從屬層片有囊果薹草(Carex physodes M.-Bieb)、長喙牻牛兒苗(Erodium hoefftianum C. A. Mey.)、東方旱麥(Eremosparton orientale)、四棱芥(Goldbachia Laevigata (M.B.) DC.)等,群落總蓋度20-40%,在中國阿爾泰山南麓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的薄沙地上也能與沙生針茅(Stipa glareosa P.A. Smirn.)形成草原化荒漠群落,群落組成較簡單。[1]

生長習性

白莖絹蒿花果期未8-10月。通常於3月下旬萌發,在冬季積雪較多或春雨較多的年份可提前萌發,並能迅速生長,至5月中旬達到營養生長最盛時期,經過夏季短暫的休眠後,於8月初孕蕾,8月中旬開花,9月開始結實,10月下旬種子成熟,種子成熟後極易從花序中脫落,11月進入乾枯期,冬季殘存性較好。

主要價值

白莖絹蒿含揮髮油及生物鹼,亦含山道年成分。牧區作牲畜飼料。 白莖絹蒿枝葉柔軟,粗莖較少,葉量豐富,為各類家畜所採食。羊及駱駝最喜食,馬和牛也奉食。在夏季因含有揮髮油而具特殊氣味,大多數家畜都不採食,但是春季剛萌發的嫩枝、秋季霜打後的植株及冬季積雪覆蓋下的枝葉均是各類家畜爭先挑食的對象之一。白莖絹蒿的粗蛋白質和粗脂肪的含量在菊科蒿類植物中屬中上等,是早春母畜催乳,其他家畜恢復體力,秋季各類家畜抓膘育肥的良等牧草之一。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

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參考來源

  1. 形態特徵,植物智, 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