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腰雨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腰雨燕

中文學名: 白腰雨燕
拉丁學名:Apus pacificu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雨燕目
科:雨燕科
屬:雨燕屬
種: 白腰雨燕
亞   種: 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atham, 1802
英文名稱: Fork-tailed Swift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白腰雨燕(學名:Apus pacificus),兩翼和尾大都黑褐色,頭頂至上背具淡色羽緣、下背、兩翅表面和尾上覆羽微具光澤,亦具近白色羽緣,腰白色,具細的暗褐色羽干紋,頦、喉白色,具細的黑褐色羽千紋。喜成群,常成群的在棲息地上空來回飛翔。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聲音尖細,為單音節。以各種昆蟲為食,主要種類有葉蟬、小蜂、姬蜂、蝽蟓、食蚜蠅、寄生蠅、蠅、蚊、蜘蛛、蜉蝣等。在飛行中捕食。

外形特徵

體型略大(18厘米)的污褐色雨燕。尾長而尾叉深,頦偏白,腰上有白斑。與小白腰雨燕區別在於體大而色淡,喉色較深,腰部白色馬鞍形斑較窄,體型較細長,尾叉開。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偏紫色。

叫聲:嗡嗡地叫或嘰嘰喳喳,並有長長的高音尖叫skree-ee-ee[1]

生活習性

遷徙:白腰雨燕是夏候鳥。春季於4~5月遷來。秋季於9~10月遷走。部分留居於香港和台灣。

習性:喜成群,常成群的在棲息地上空來回飛翔。早晨多成群飛翔於岩壁附近,時而接近岩壁,時而成群飛行,相互追逐,不時往返於巢間,上午9~10時以後,常飛離岩壁而向高空或森林和苔原上空飛翔。有時可飛離巢區20千米以外。陰天多低空飛翔,常疾馳於低空,從地面或水面一掠而過,天氣晴朗時常在高空飛翔,或在森林上空成圈飛行。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聲音尖細,為單音節。其聲似"磯一磯一磯一"。

食性:以各種昆蟲為食,主要種類有葉蟬、小蜂、姬蜂、蝽蟓、食蚜蠅、寄生蠅、蠅、蚊、蜘蛛、蜉蝣等。在飛行中捕食。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陡峻的山坡、懸岩、尤其是靠近河流、水庫等水源附近的懸岩峭壁較為喜歡。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7月。成群在一起營巢。營巢於臨近河邊和懸崖峭壁裂縫中。雌雄親鳥均參與營巢活動,但以雌鳥為主。5月中旬即開始營巢,巢主要由燈蕊草、早熟禾以及小灌木葉、樹皮、苔蘚和羽毛等構成,親鳥並用唾液將巢材膠結在一起和粘附於岩壁上。巢較為堅固,尤其是巢沿膠結得更為堅固,唾液亦較多,巢沿亦較厚,一般為1.8~2.0厘米。巢底較薄,一般為0.4~1.0厘米。巢的形狀為圓杯狀或碟狀,大小為外徑7~12厘米,內徑6~8厘米,高3~6厘米,巢深1.5~3.0厘米;巢沿一般都有一凹陷處,是親鳥尾放置處。巢築好後間隔5~7天即開始產卵。年產1窩。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形狀為長橢圓形。卵的大小為24.2~28.O×15.2~17.0毫米,重3~4克。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在孵卵期間常銜食餵雌鳥。孵化期為20~23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3.1克,體長27.3毫米,全身赤裸無羽,體色灰黑色,僅背、脅和腹側被有少許絨羽。經親鳥33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飛翔。

地理分布

布範圍:繁殖於西伯利亞及東亞,遷移經東南亞至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越冬。

分布狀況:常見的夏季繁殖鳥。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西藏東部及青海;有記錄遷徙時見於中國南部、台灣、海南島及新疆西北部。亞種kanoi繁殖於華中、西南、華南、東南及台灣[2]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白腰雨燕指名亞種 Apus pacificus pacificus
2 白腰雨燕華南亞種 Apus pacificus kanoi
3 白腰雨燕喜馬拉雅山亞種 Apus pacificus leuconyx
4 白腰雨燕東南亞亞種 Apus pacificus cooki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視頻

建水燕子洞大白腰雨燕外出覓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