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腰文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腰文鳥
White-rumpeg Munia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林孫鋒 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Lonchura striata

目/科/屬  雀形/梅花雀/文鳥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通

體長/體重  11-12cm/9-13g

別名:尖尾文鳥,黑嘴撇,雌雄同型。牠們飛行姿態也呈上下波浪型,但沒有鶺鴒科鳥類的優雅;總有一種彷似太重將要掉下來的感覺。牠們在農作物即將收割時較容易看到,平常則躲在雜草間活動或覓食。[1]

亞成鳥羽色較淡,喉偏白,白頭部及身體的顏色對比並不明顯。

  • 頭:虹膜暗栗色,上嘴黑、下嘴鉛灰,頭頂、臉棕褐,具白羽軸
  • 背:灰褐,具白羽軸,翼、尾覆羽暗褐,腰白色橫帶
  • 腹:下胸及腹污白,尾黑長尖
  • 腳:鉛灰

棲地&習性

低海拔山區丘陵森林邊緣及灌木叢、農村、草原。[2]

適應力高,會啄食落在地面的種子,也會站在草莖上啄食上面的草籽,以穀物及種子為食。

繁殖期

白腰文鳥的繁殖期為4至7月間,築巢於樹木或竹叢上,巢為圓球形,開口於側面,巢材為草葉及竹葉等。在繁殖季節,常可以看到雄鳥探頭探腦的進入長草叢中採取草葉,然後像銜著一條緞帶似的飛過天空。繁殖時雌鳥負責大部分築巢的工作,而雄鳥則負責採集新鮮的草葉,然後帶回巢位交給等在那兒的雌鳥使用。

每窩產卵4至7枚。雌雄輪流孵卵期約14天,幼雛約經3週長成離巢,離巢後由親鳥照顧2週後可獨立生活。

幼鳥長成後整個家族仍然共同生活,夜間會回到原來的巢中過夜,是少數真正會「倦鳥歸巢」的鳥種。

著名籠鳥「十姊妹」,是本種與其他文鳥雜交的混血種。[3]

保育

黑頭文鳥在東南亞相當普遍,整體物種並未遭受重大的威脅。黑頭文鳥在台灣的數量稀少,平地及低海拔丘陵不十分常見,目前並沒有針對黑頭文鳥的任何保育措施。台灣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做為籠鳥飼養,西部地區所記錄到的黑頭文鳥大多為引進的外來亞種,本土原生亞種在東部較容易看到。[4]

鳴聲

似如上揚的「去─去─」[5]

外觀相似性

Restall (1995) 建議 malacca 應是一個獨立種 (L. malacca),ferruginosa 也是一個獨立種(L. ferruginosa),其它則是 L. atricapilla,包台灣的 formosana 亞種。Clements (2007) 大致接受 Restall (1995) 的看法,將台灣的黑頭文鳥視為 L. atricapilla formosana。但 Dickinson(2003) 仍採取保守的做法,將 malacca, atricapilla以及 ferruginosa 視為同一種。

分佈

它原產於熱帶亞洲大陸和一些鄰近的島嶼,並已在日本的部分地區歸化。其家養的雜交後代,社會雀科或孟加拉雀科,在世界範圍內被發現是寵物和生物模型生物。[6]

  • L. s. striata (Linnaeus,1766年)–印度西部和東北部的斯里蘭卡和斯里蘭卡。
  • L. acuticauda (霍奇森,1836年)–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E)和尼泊爾南部 E,在喜馬拉雅山麓到孟加拉國,阿魯納恰爾邦,緬甸(南部除外),泰國西北部,北老撾和越南西北部(湯金)。
  • L. fumigata (瓦爾登,1873年)–安達曼群島。
  • L. semistriata (休H島,1874年)–尼科巴島。
  • L. s. subsquamicollis (ECS Baker,1925年)–緬甸南部(Tenasserim),泰國(西北部除外),老撾C&S,越南和柬埔寨S到新加坡,蘇門答臘和BangkaI。
  • L. swinhoei (古巴,1882年)–南北中國(E從雲南到上海),越南東北(E Tonkin),海南和台灣;也是琉球群島,也許是自然殖民者。[7]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高雄市的白腰文鳥覓食(2014-09-11)
白腰文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