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野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背葉野桐 |
中文名稱:白背葉野桐 拉丁學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 界屬:植物界、野桐屬 門科:被子植物門、大戟科 種:白背葉野桐 |
白背葉野桐,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密生星狀毛。葉互生,寬卵形,不分裂或三淺裂,長4.5一11厘米,寬4-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平截或楔形,邊緣有稀疏鋸齒,兩面有星狀毛與棕色腺體,背面灰白色,毛更密;
異名
野梧桐;白背葉野桐;白背桐;白背樹;白背娘;白背木;白桃葉;席筋皮;葉下白;白吊粟;野線麻;北背桐;野麻;野椿麻;野洋麻;野胡油麻;吊粟;白桐樹;白桐子;白葉野桐;白玉麻;白濁子;谷粟麻;達達兩;白活葉;狗尾巴樹;狗尾粟;野枸麻;白樸樹;廣西白背桐;白帽頂;白桐;假苧葉;白面風;白鶴葉;巴巴樹;白燕根;天青地白柴;毛芙蓉樹;白面楓;山白苧;白吊栗;灰泡樹;狗尾樹;狗骨頭子;白意根;野樹麻葉;白葉仔;野桐;山桐;白楸;山桐子;白面戟;楸桐;泡泡桐;母子樹;貓屎段;酒藥子樹;假白麻;野構麻;白心小娘;白小娘;白泡樹;坑桐;[1]
形狀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密生星狀毛。
葉互生,寬卵形,不分裂或三淺裂,長4.5一11厘米,寬4?10厘米,頂端 漸尖,基部平截或楔形,邊緣有稀疏鋸齒,兩面有星狀毛與棕色腺體,背面灰白色,毛更密;葉柄密生柔毛。
花單性異株,無花瓣;雄穗狀花序頂生,不分枝或基部略有分枝;雌穗狀花序頂生或側生,花萼3??6裂,雄蕊50??65,花葯2室,子房3?4室,花柱短,2?3,羽毛狀。蒴果近球形,密生軟刺與星狀毛;
種子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2]
分布地域
產於江蘇南部,分布於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和山坡的灌木草叢間;
主要價值
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潤滑油、油墨與鞣革等工業用;莖皮為纖維性原料,織麻袋或供作混紡;根與葉供藥用,能清熱活血,收斂去濕,治跌打扭傷等症。
拼音名】 Bái Bèi Yè
【別名】 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
【來源】 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葉多鮮用,或夏、秋採集,曬乾研粉。
【性味】 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根0.5~1兩;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干葉研粉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