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羽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羽平(1960.7—)滿族山西右玉人。擅長油畫[1] 。白羽平1982年畢業於山西大同藝術學校,198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2]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北京畫院職業畫家。山西大同市文化藝術學校副教授。油畫《大田園》入選油畫風景展,《塬上人家》獲第八屆中國美展獎,《流雲》獲首屆風景畫展三等獎,白羽平《綠風》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展,《一個和煦的早晨》入選中國第三屆體育美展[3]

基本信息

白羽平

國籍:中國

民族:滿族

出生地:山西右玉人

出生日期:1960.7

職業:畫家

代表作品:《綠風》

個人作品

作品及獲獎:

1985年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鼓勵獎中國北京

1987年首屆中國油畫展中國上海

1994年第八屆中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太原

1995年中國油畫風景展銅獎中國北京

1997年走向新世紀中國青年油畫展優秀獎中國北京

1998年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獎中國北京

1999年白羽平油畫展日本東京

1999年第九屆中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上海

2000年中國二十世紀油畫展中國北京

2001年赴歐洲考察

2001年研究與超越中國小幅油畫作品大展中國北京

2001年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油畫作品展優秀獎愛中國北京

2002年中央美術學院首屆油畫高級研修班作品聯展

2003年中國第三屆油畫展中國北京

2004年第十屆中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廣州

2005年油畫《神槍手遊擊隊》參加「永恆的記憶」紀念抗日六十周年美術作品展。(北京畫院美術館)

2007年油畫《白石老人》參加「精神與品格」油畫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7年油畫《塞北的雪》參加「融合與創造」油畫展。(北京首都博物館)

2007年油畫《高原系列組畫》參加「同修與殊相」第二回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8年油畫《老城》等參加「書寫與表現」九人油畫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8年油畫《高原雪》參加第二屆當代油畫風景展,並任本屆展覽評委。(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8年油畫《太行雲霧》參加中國現代油畫研究展。(北京中國美術館)2008年油畫《麻黃粱》參加全國油畫寫生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8年油畫《高原二月》參加中韓油畫交流展。(韓國美術館)

2010年油畫《高原積雪》參加中國油畫學會小幅油畫作品展

2010年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創作油畫《長城》

作品發表在中國油畫藝術家畫廊美術觀察美術中國當代油畫家——白羽平等畫冊。作品為日本、韓國、加拿大及國內外私人收藏。

個人自述

一個人的藝術就像人的一輩子,由幼稚到成熟。昨天的畫今天拿出來再看即覺陳舊,往事不堪回首,甚至懷疑昨天的激動、新鮮感總是短暫的。天天總有新的想法,會有更好的東西出來,所以人們應該不斷地發現,從司空見慣中去挖掘感受,激發敏銳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人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 「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繪畫是作者審美的情意隱含在作品之中的交融契合,是發現自己情感的形式。這種情景交融的契合正是藝術家一向執著追求的一種創作勝境。在人們的油畫領域中,油畫家的思想情感澆注於所表現的客體,通過油畫語言這種媒介的藝術處理,使觀眾不知不覺地投入到作者設定的詩情畫意中,這就是表達了意境之作。


「形似」,「神似」都是中國傳統繪畫裡的特殊美學範疇。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也具有普通意義。對於「形」、「神」的認識都在不斷地發展,從顧愷之的「以形寫神」到徐悲鴻的「惟妙惟肖」都是追求傳神寫心這一最高境界。可見「形」、「神」是人們繪畫中最重要的核心了。

好的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而同時又有形式美。豐富的內涵包含在形式中,所以不具備形式美的作品只是一種概念的圖解。任何藝術家都企求在自己的作品中釋放自己的感情,而期待能夠得到欣賞者充分的共鳴,因此人們在繪畫過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為最重要的條件。能不能找到這個內涵的切入點是藝術創作成攻的最起碼的事。的確,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是不容易的,有時苦思冥想走遍天涯也未必能找到。當然畫面效果能否直接影響欣賞者的心理還需準確把握技術的表現,以表達出作者的內在感觸與幻想。


藝術總是通過個別去表現一般,在有限的形象里包容着深廣的內容。巴爾扎克說「藝術品就是用是少的面積驚人地集中大量的思想」。人們歷來也倡導「言近旨遠」「以少勝多」、「象外之旨」、「弦外之音」等等。畫畫不求大隻要精,從大千世界裡捕捉最感人的瞬間,苦心經營,定能表現出豐富的感人形象。 抽象的形式雖然在自然中已經存在,但它處於太多的影響干擾中而不易被感受者發現。藝術家需要有善於發現的慧眼,從繁雜的世界裡發現和重建,進行提練、組織,去感受隱藏的矛盾與和諧、節奏與韻律、運動與張力等,將這些構成有機的整體,使之具有與生命和情感相聯的形式特徵,成為作品,而不是玩弄形式、賣弄技巧的表面形式。這樣抽象的形式才具有審美的意義。

有人說:藝術家是二傳手。不錯,藝術家是用藝術的思維和造型手段對大自然進行分割、取捨、提練、概括,並憑藉繪畫材料將所感悟到的自然展示給人們,使人們通過藝術形式所傳達的感情,更清楚地認識藝術之美。因此,作為藝術家,更需要準確把握情感信息,才能做好一個真正的二傳手。

作品評價

他的畫不僅給觀者帶來畫面視覺的賞心悅目,更是將複雜變為單純與簡潔。這單純與簡潔並不意味着枯燥,而是畫家將各種物體簡化並具體到一些基本的視覺要素,諸如形、色、肌理、刮痕、筆觸等最低限度的視覺符號,同時萃取的物象精華又緊緊與觀賞者的各式各樣的人文背景相關聯,進而引起共鳴,在每一次創作中繁簡相依,又在每一次反覆中達到新的境界。他塑造了一種特別的表達方式,一種對安靜和諧的追求。白羽平在對自然生活的感悟中提煉出純美的色彩,不經意間闡釋出與生俱來的自信與瀟灑。在他的畫面里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體現的是詩人夢境般的自由。


藝術的大敵莫過於矯揉造作。作為三十年霜晨夜雨中趕路的行者,在平淡超然中表現出藝術家真誠的內核,於求新求變的「時髦」行列里恪守自身的審美趣味,納含了他對東方哲學的感悟和人生敏妙的闡釋。「在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夢境之上如何再現夢境」,在你的一片心香,一葉愁眉中,讓世人看到什麼是畫美,什麼是人美,什麼是大美。有的人看去似乎是美的,因為漂亮或是有吸引力,羅密歐說他們的臉上有假面具的影子。也有的人有些美好的東西,但這只是一部分而非整體,所以留有大片空白甚至不協調。而白羽平及他的畫作是在美之上的,帶有某種純粹的、不可觸摸的、近乎完美的東西,所有這些以「白式」特有的方式統一在一起,成為他的可愛與可貴之處——孩子式的樸素天真,個人化的深沉的內心感受。 深諳藝術發展規律的白羽平,始終潛心於繪畫本體的自覺,以藝術的方式,觀照自然造化,於自然的蒙養中生民性靈.延展其豐厚的學識。

風景畫作為白羽平營造個人新的現實世界的媒介,通過對一種山高水遠,縹緲無着、塵埃不到的「境」的創造,把個體經驗禽在時問與空間中,實現其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駐足與眺望,以月色、雪國、曠塬等的物象.來傳達其內心深處的寧靜淵澄,這其中包含了對某種逝去的回憶和對物化世界的輕蔑。


在白羽平的早期作品中,傾心自然,淡泊寧靜,忘懷萬慮的人生體驗成為白羽平風景繪畫發展的基本母題。阡陌縱橫的田地構成.高低錯落的山丘高地所散發的祥和、清新的田園情懷,在他的筆下滲透出與這版景致的生存聯繫和詩意的依戀。於蔥蘢處透出清瘦,於絢爛處散出荒寒。白羽平近期繪畫所呈現的孤寒意韻,標誌着其風景繪畫的又一次自我超越。深深的崖谷,黝黑的山林.蕭瑟的曠無不傳達出中國傳統繪畫意境中蕭疏簡淡的空寒特徵。 關於內容形式的思辨,白羽平意在內容和形式二元轉換的觀點。在秉承先賢的同時,又不斷地注入其在當下生髮的新內涵。穩定莊嚴的平行線組合,戲劇化的明暗處理,柔潤、乾澀的節奏跳躍,揮灑自如的手感控制,說明了白羽平在語言層面上找到了與其精神表達相契合的個人語彙.並使精神本身轉化為語言的直覺,把風景視覺因素的基本記憶獨立提升為實際觀看的語言品質。

白羽平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詮釋源於一種深沉的文化沉思,立足於當下的藝術創作,卻將一個遙遠的對象作為自己期望達到的目標。在此刻的皴擦點染中,將心意遙致於莽莽蒼古;在靜絕塵氛中,時間似乎凝固了,過去、現在、未來被統一在畫面的空間裡,獨特的藝術創造將心靈遁入迷遠的寂靜之中,這短暫的觀照,就是永恆。

「一水帶寒月,孤村幕夕煙」.在白羽平的作品中,沒有鼓盪和聒噪,也沒有激烈的衝突.而是以寒江靜橫、雪空綿延的畫意跡化心中對自然及生命本質的探求和詰問。

作品簡介

白羽平

名稱:金色的土地

年代:近當代

具體年代:2003年

尺寸:90×90cm

質地:布面油彩

作者:白羽平

詳細說明:白羽平(1960——)山西人。198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第九屆油畫研修班,200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首屆油畫高

級研修班。現為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學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曾獲:前進中的青年美展鼓勵獎(1985)、走向新世紀中國青年油畫展優秀獎

(1997)、中國油畫風景展銅獎(1995)。先後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展(1987)、第八屆中國美術作品展(1994)、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1998)、第九屆中國

美展(1999)、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2000)、第三屆中國油畫展(2003)、第十屆中國美展(2004)等展覽。出版<中國當代油畫家-白羽平>、《中國油畫二十家—白羽平》等。

名稱:早春

作者:白羽平

創作年代:2006年作

形式質地:布面油畫

尺寸:100×120cm

估價:RMB:30,000-50,000

款識:白羽平2006.1

著錄:<中國藝術市場>,2006年1月。

備註:白羽平的風格趨向並不能由於有具象再現的基礎而被隨便地歸為寫實主義,其實應該說是探索與寫實—寫意之間,有強烈的主觀精神要求支配着形式變化的作

用。他的色彩濃重,筆法拙而有力,喜歡「亂頭粗服」,意象的空間展開得宏大以至開闊,這就形成粗壯的氣度和氣質。

作品欣賞

視頻

白羽平寫生示範4-1_高清2015年10月15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