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礁王氏宗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礁王氏宗祠位於漳廈兩地交界處的中心,九龍江入海口,依山傍海懷抱平原,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人傑地靈,英才輩出。[1]

中文名稱: 白礁王氏宗祠

地理位置: 漳廈兩地交界處的中心

占地面積: 1300多平方米

始建於: 大明甲午年間

交通

白礁位於漳州龍池開發區,漳州方向可以乘23路公交,到白礁站下車,角美海滄方向可以乘角美---石塘或者角美---嵩嶼公交到白礁站下車,廈門方向可以乘853公交車到白礁站下車,在以上地點下車均可看到白礁村的路標。

介紹

確是「造化鍾神秀,地靈聚人傑」的風水寶地。在熱情的老鄉的引導下,我們順利找到了歷史悠久的王氏宗祠——「世饗堂」。祠堂座北朝南,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始建於大明甲午年間,歷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祠堂自南而北依次為前殿、天井、大殿,左右兩側各建一排護堂廂房各6間,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在祠堂中央有一塊牌匾,上書「世饗堂」三字,為旅菲宗親王宗如所獻。在宗祠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會客廳里,我們還看到了一塊1932年由中國國民黨陸軍第七十一師第四百四十六團所授的、寫有「義舉可風」的牌匾,上有國名黨陸軍部,福建省,同安縣的印章。

王氏家族歷史悠久

。據史料得知,王氏源自河南光州固始縣,唐末「王家三龍」(審潮、審圭、審知)入閩建立「閩國」,王審知受封「閩王」,成為王氏開閩始祖。元末明初,閩王十四世孫王際隆居福州南台。際隆生有四子,長子右泰是元代進士,官拜兵部郎中,明滅元時為元盡節,其弟右豐攜帶長兄三位幼子正本、正始、正翕避禍。先奔晉江倉頭,再徙同安白礁。而王審知系東晉明相王導的後裔。由此,可推斷王氏家族也是王導的後裔無疑了。從祠堂門口石柱上的對聯「巷本烏衣分上下,堂名世饗嬗春秋」也可推知王氏家族的歷史源流。「烏衣巷」源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王」指的就是王導,難怪王氏族人要說「巷本烏衣」了。祠堂祖廳另一副對聯「分支來自固始到白礁騰浪萬里,創業本在同安振烏衣長享千秋」則分明指出族源地――河南固始,並點明了白礁與同安的關係。自宋代到1957年,白礁在行政區劃上都屬於同安縣,1957年後,才劃歸現在的龍海市。由此才引出了一段台灣王氏宗親在尋親認祖路上的艱辛歷程。

右豐從晉江遷至同安後肇基白礁上巷,正本、正始、正翕則繁衍下巷支派。

大約在明末清初,白礁王文醫隨鄭成功渡台,至十世王科生有六子,依次是珠慶、順天、金平、正雄、勝源、勝舟。近些年,為了能找到祖籍地,台灣王氏家族可謂煞費苦心。台灣王氏族譜上記載的祖籍地址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積善裏白昆陽堡白礁鄉上巷」,然而天公弄人,白礁村已劃歸漳州市角美鎮管轄,致使現年70多歲的王珠慶老先生多次到大陸尋找祖籍,都無功而返。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後來,王老先生的胞妹王梅到龍海角美燦坤企業參觀時,途經白礁村,才證實了白礁村為台灣王氏的祖籍地。台灣王氏宗親尋根謁祖幾十年,如今終於夢圓。2005年11月28日上午,台灣政要王金平的胞兄王珠慶帶着兒子王峻邦、王峻良,到王氏宗祠祭拜先祖,並把專程從台灣帶來的王氏族譜送給白礁的王氏宗祠。據白礁村王氏宗祠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王永歐透露:王金平已委託族親前來祭拜過先祖,並決定在明年回大陸祭拜先祖。

白礁王氏家族來自河南光州府,固始,系開閩王王審知的後裔。

由審知十四世王際隆、白礁、同安馬鑾、漳浦華口、始祖。

白礁王氏開基一世祖長房、祖號右太公、元朝年間官拜兵部郎。

白礁王氏開基一世祖次房、祖號右豐公、元朝年間官拜丞相之職。

二世祖正本公、生於洪武元年戊申年1368年進土任南京上元府。

三世祖號伯陽公大明年間、公由三考任南京上元縣、主薄升尤州府經歷。

明初,王氏家族經四世祖王元橘開始編修白礁王氏族譜。至大明隆慶四年庚午年白礁王氏第九世祖號重新復訂《白礁王氏族譜》正式問世。

順治十八年辛丑仲秋(1671年)再次增修白礁王氏族譜。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之秋白礁第十世傳人夢斌天庸二人幾十二世傳人命璣再次為白礁王氏族譜增修並為族譜擇號序和跋。

清代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年(1778年)白礁王氏第十四世傳人羽儀、用賓等人為白礁王氏《族譜》增修並敬序。

白礁王氏《族譜》經前輩多次修校增補,從一世編至六十世、按王氏家族輩分順序排列為下面十二句,六十個字。每字代表一輩。

右正伯方啟、元宗偉繼天、子祈行事志、臣原學良賢。

禮義家為本、智仁世可傳、存誠能取信、裕後並光前。

德大勛彌溥、才高業益蕃、千年承纘緒。萬代紹淵源。

康熙十年辛亥年(1671年)草創建祠,康熙十二年癸丑年(1673年)祖祠落成陵工,命名《世饗堂》。

光緒十七年癸卯年(1903年)白礁王氏祖祠最後一次重修。

白礁人傑地靈、王氏家族在歷史滄桑世變中興旺發達。

康熙年間,白礁第十二世傳人王文伊遷入高雄路竹鄉,甲南、甲北村。

早在明末,王氏家族追隨鄭成功收復台灣、戰後留台墾耕台灣,今康榔林、新園、陷後、窯仔甲、山侖、獺爪、營前、舊廓、營後、石仔瀨、前窩、大應公、三甲第十三村均為白礁王氏後裔。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年(1771年)王氏白礁十六世傳人(王十敬)遷居台灣安定鄉港口村。

康熙年間,白膠王氏族人部分遷後居同安馬巷,每尾村、東孚茂林 蒲頭等地。

在近代史上,白礁王氏家族湧現許許多多的出類拔萃人物。

台灣的王金平、現任立法院院長。

王珠慶:昱慶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土水:現任高雄警察局局長。

王友成:現菲律賓東南亞王氏宗親會會長。

還有,王長順、王景成、王友海、王長水、王觀興、王合隆。王其輝、王求和、王宗周、王仁育等等聞名南洋群富的顯赫名人。

光緒三年丁丑年1877年,狀元王仁堪為白礁祖祠題匾《狀元及第》。

民國年間,福建陸軍七十一師贈送白礁王氏祖祠橫匾《義舉可風》。

2005年五月,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合,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白礁王氏家廟《八閩宗祠》題詞。

2003年5月台灣王氏白礁胞親王春吉回鄉尋根謁祖。並贈送白礁王氏後裔在高雄安定鄉家之譜。

2004年十一月白礁王氏祖祠榮獲市級文物保護。

2005年十二月白礁王氏宗祠榮獲經龍海市文化體育局批准成立《白礁王氏宗祠文物管理委員會》。

2005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台灣王珠慶胞親首次回鄉謁祖完滿實現兩岸親情團聚的美夢。

2009年十二月白礁王氏祖祠榮獲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王氏祖墓也是龍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列為國家重點涉台保護單位。

視頻

實拍漳州白礁王氏宗祠,是台灣立法院王金平的故鄉,見證兩岸情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