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狗鞦韆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白狗鞦韆架,莫言作品,創作於1985年4月,這篇小說寫闊別高密東北鄉十年後的「我」回故鄉,在橋頭碰到了一條白狗和它的主人,「我」認出了她原來是十幾年的故人暖,白狗也是和他們一塊長大的老夥伴。十幾年前,在一次盪鞦韆的時候,暖和白狗摔下鞦韆架,導致暖左眼失明,後嫁到王家丘子一啞巴家,一胎生了三個啞巴兒子,生活極其艱難困苦。「我」念及舊情,到王家丘子去看望他們一家人,心情異常複雜,在回來的路上,白狗把「我」引到了高梁地,暖提出了一個讓「我」無法拒絕的要求,就是想要一個會說話的孩子。我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我們不能生會說話的孩子·

《白狗鞦韆架》是莫言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所發表的短篇小說全集之一,集結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創作發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灘》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結集出版,彌足珍貴。莫言的短篇小說故事飽滿,風格多樣,好似從肥沃而豐富的中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對鄉村殘酷現實的犀利揭露,也有對鄉村純樸愛情的感人描寫,還有種種荒誕離奇卻又逼真入神的傳奇述說……這些作品的結集,可以讓讀者充分欣賞到莫言作品的藝術魅力,同時也可以看到文學大家從事小說創作的發展軌跡。

莫言生於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院院長,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濰坊學院名譽院長。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生死疲勞》和《蛙》這兩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見的宗教情懷,使它們超越了中國作家同行,而進入了世界文學的行列。莫言的業績,也使他當之無愧地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在2013年2月1日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通過為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是我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他的《紅高粱》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1981年 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蔔》、《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雙月刊《蓮池》第5期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蓮池》第二期發表短篇小說《丑兵》、第五期發表短篇小說《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蓮池》二期發表短篇小說《售棉大路》並被 《小說月報》轉載。秋,在 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參加文學活動發言照片 《蓮池》五期發表短篇小說《民間音樂》,此文得到老作家孫犁賞識。孫在一篇短文中說這篇小說有一種空靈之感 。 1984年春,在《長城》雙月刊二期發表小說

內容預覽

高密東北鄉原產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代之後,很難再見一匹純種。現在,那兒家家養的多是一些雜狗,偶有一隻白色的,也總是在身體的某一部位生出雜毛,顯出混血的痕跡來。但只要這雜毛的面積在整個狗體的面積中占的比例不大,又不是在特別顯眼的部位,大家也就習慣地以「白狗」稱之,並不去循名求實,過分地挑毛病。有一匹全身皆白、只黑了兩隻前爪的白狗,垂頭喪氣地從故鄉小河上那座頹敗的石橋上走過來時,我正在橋頭下的石階上捧着清清的河水洗臉。農曆七月末,低洼的高密東北鄉燠熱難挨,我從縣城通往鄉鎮的公共汽車裡鑽出來,汗水已浸透衣服,脖子和臉上落滿了黃黃的塵土。洗完脖子和臉,又很想脫得一絲不掛跳進河裡去,但看到與石橋連接的褐色田間路上,遠遠地有人在走動,也就罷了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