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泥井聖若瑟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千圖網 的圖片

白泥井聖若瑟堂屬榆林教區,1999年5月余凱神父主持建[[神父住房6間。2002年7月陳宏陽神父主持第四次建堂,拆舊建新,原址北移23米,磚混結構中部為起脊瓦房,側廊為樓板房,東西15米,南北35米,祭台在北,「主訓彼此相親愛 宗徒筵食聖身血」,東西開窗,南為鐘樓,高26米,下有堂門,內部為兩排明柱三廊式,中廊高9米,寬7.8米;側廊高5.4米,寬3.4米。2003年10月28日由童輝主教主禮祝聖。總占地面積4.4畝。現有教友三千人。

教堂歷史

1883年小橋畔教友鍾遠英(人稱鍾掌柜)受小橋畔本堂神父指派,舉家遷來定邊白泥井,租種蒙地定居,收留難民,宣傳天主教,發展教友,後建平房5間小聖堂,由小橋畔天主堂管理。教會取得鄂托克旗蒙古王爺借款還地後的1907年,從內蒙二十四頃地遷來任、王、魯、白、李氏十八戶教友分住西白泥井和東白泥井(後稱海子梁)。

1909年,彭嵩壽神父主持新建大教堂,磚木結構7樑9柃,起脊瓦房8間,東西24米,南北9米,祭台在東,主堂門在南,走男人,次堂門在西。內部為明柱三廊式,明柱14根,高4米(一丈二)。鐘樓在堂西,高10米,上懸銅鐘1口。1912年教堂西側建磚木平房30餘間,設 「西堂小學」,陸續又建有診療所1處、育嬰堂1處、庫房等共計房屋40間,時造價白銀7000多兩。解放後均收歸政府,1981年教堂改建為公社禮堂,後拆毀,原址在現白泥井鎮政府所在地。1921年開始建寨堡,歷時三年建成。

1987年張靜淵神父主持第三次建堂,東西8.33米,南北23.33米,磚木結構起脊磚瓦房,北設祭台,南有鐘樓,堂門在南,另建磚木平房3間,大門西有百姓私房5間,教堂以3000元購回。

彌撒時間

平日:7:00 主日: 8:00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參考文獻

  1. 早期基督教美術,豆丁網,2012-08-06
  2. 教堂建築風格簡簡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