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沙細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沙細樂

 

 

 

白沙細樂是迄今仍然保留、傳承於納西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部分,為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桂冠的納西古樂(洞涇古樂、白沙細樂)是多元文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由多種文化背景構成的納西古樂,具有一種獨特而神秘的韻味,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寶貴遺產。

歷史淵源

關於白沙細樂的歷史淵源,歷來有很多說法。由於年代久遠,資料匱乏,音樂的歷史就更顯得撲朔迷離。從諸種的說法來源看,可大致分為一下3類:

古代文獻記載

如清乾隆八年(1743)編撰的《麗江府志略》有這樣的記載:「夷人各種,皆有歌曲跳躍歌舞,樂工稱『細樂』。箏、笛、琵琶諸器與漢制同。其調亦有《叨叨令》、《一封書》、《寄生草》等名,相傳為元人遺音。」

這是所知的最早的有關白沙細樂歷史的記載,認為始自元代。與這一說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麗江縣誌》的記載:「現實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樂相傳有胡琴、箏、笛、諸器,其調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書》、《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請樂工奏曲靈側,名曰『細樂』,纏綿悱惻,哀傷動人。其發引也,亦以送之。」由此可見,白沙細樂至少在清代已經作為哀樂使用。 另據《雲南叢書·一笑先生詩人鈔·巨甸居人》稱:「究竟此曲,創自民間。木氏盛時,永寧夷率眾來襲,木氏設伏北沙以待之,殲夷殆盡。民間造此曲吊之,古雲『北沙細樂』。『細梨』者,細樂也……」作者一笑先生(1827-1887)系麗江人氏,顯然與上述二志書的說法不同。

民間傳說

這類說法也較多,主要有兩種。其一相傳白沙細樂是當年忽必烈贈送給納西族首領阿良(一說為木天王)的禮物之一。

南宋理宗寶元年(1253)蒙古憲宗命令其弟,也就是後來的元世祖忽必烈親征大理,納西首領阿良在剌巴江迎接蒙古大兵執禮甚恭。

不久,忽必烈攻破大理,在揮師北還之際,為感謝阿良,封他為「茶罕章管民管」,並且還賜予阿良大量禮物。其中,就包括半隊樂工和一半樂譜。

忽必烈南征的這段故事,在明代納西宗譜牒《木氏宦譜》中有明確記載。但在關於禮物的記載中,並沒有提及音樂。其二是為龍女公主而作。相傳木天王想吞併西番國,便把女兒龍女公主嫁給西番王子。龍女得知這一消息後便寫封信,將信掛在狗脖子上帶到西番國去。

西番王子知道這一陰謀後,便率兵來攻打麗江;但被木天王打敗。木天王旋即將公主囚禁於玉龍湖中的玉龍亭。公主死後,人們為紀念她而創作白沙細樂。

所以白沙細樂有一種月寒風輕冷雨霜魂般的淒楚情調,常常有聞此樂後感慨紅塵苦難而悲從中來、失聲慟哭者。這是一個優美的故事,還將白沙細樂的名曲《一封書》、《公主哭》、《赤腳舞》、《阿麗哩格吉拍》等揉進了故事情節之中。 當代學者研究

諸如北京學者毛繼增先生,他曾於1962年赴麗江進行過實地考察。根據調查資料,他認為白沙細樂可能是元代蒙古族軍隊入滇時傳入麗江。由於一部分蒙古士兵長期留守而定居麗江,這音樂也就伴隨着他們而流傳至今。

其依據除了上述兩部志書的記載外,還有如下幾點:1.一部分蒙古士兵留駐麗江是事實。如今當地有一村子的名稱漢譯即為「蒙古人居住的村子」,亦有部分當地還稱自己為蒙古族的後裔。2.演奏白沙細樂時樂工作蒙古族裝束,而其他民間表演藝術均無此習俗。

3.在白沙細樂的樂隊中有一種叫「蘇古篤」,其形制與元史中記載的「火不思」基本相同,麗江的鄰近地區和雲南其他地方亦無此樂器。

此外,雲南學者黃鎮方先生則認為白沙細樂不僅是「元人遺音」,而且具體來說是約於明代中葉傳入雲南麗江的崑曲。其基本形式是南北合套。

黃先生主要從曲牌名稱、音樂形態和伴奏特點的比較以及結合其他史料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考證。比如白沙細樂中有與南北曲同名或相似的《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曲牌;在旋律上白沙細樂與崑曲唱腔有許多共同特徵;在結構方式上白沙細樂的組套法則與崑曲的曲牌聯套多方面吻合等等。

音樂風格

白沙細樂的音樂憂傷哀怨,悱惻纏綿,主要由《篤》、《一封書》、《三思吉》、《阿麗哩格吉拍》、《美命吾》、《跺磋》、《抗磋》、《幕布》等八個樂章組成。白沙細樂的曲調大多為羽調式,包括五聲性的七聲音階、六聲音階,個別部分運用五聲音階。

白沙細樂中也有節奏緩慢,風格柔婉,旋律清越流麗的曲調。在元曲和漢族其他民間音樂中亦有《一封書》的同名曲牌,白沙細樂中的《一封書》極有可能是元人遺音。從音樂形態上看,它那輕柔婉麗的曲趣與崑曲中的南曲一脈相承;另一方面,曲調中頻繁出現的re-do-la和la-sol-mi等旋法特徵,又隱約透漏出幾分北方草原音樂的風格。

白沙細樂的曲式結構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它既可以將7個部分進行連續演奏成為一部完整的大型套曲;又可以將各部分單獨運用,獨立出現。在音樂上,各部分之間有一種內在的有機聯繫。這是因為《篤》、《一封書》這兩首重要樂曲中的部分素材,經過多種發展變 化後反覆運用於各部分之中的緣故。

樂隊和樂器

白沙細樂的樂隊由納西族樂器組合而成,從中也體現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現象。樂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3個樂器組:一為吹管樂器,有豎笛、橫笛、波伯。

其中橫笛是主奏樂器,而波伯則是納西族特有的竹製樂器。二為彈撥樂器,主要有箏、琵琶、蘇古篤等。箏幾乎不再使用。蘇古篤又叫「胡撥」,形似「火不思」。三為拉弦樂器,只有二簧一種,其形制類似漢族胡琴。

白沙細樂的樂隊編制並不固定,根據運用場合和主人的貧富狀況, 可從3-4人直至10多人不等。其最常見的兩種編制是8人組和4人組。在演奏中,樂隊的排列有一定之規:樂隊必須位於靈台右側、布幕之後。演奏者則按年齡的大小依次排列,年長在前,年幼在後。[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