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開水(李碧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開水》中國當代作家李碧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白開水

約李碧華於晚上八時,我反正有空便早點到,叫了啤酒等,心裡盡猜度她會是一個怎麽樣的模樣兒:短短身裁,鼻架眼鏡,活像一個教書老師?或如小思一般,高高瘦瘦,衣者合度;抑似懶洋洋的林燕妮那樣子?還是衣着樸素,卻是刁鑽狠辣,一如柴娃娃?誰知真人露相,完全不是,是一個十足十的「大陸妹」,但這個「大陸妹」可不簡單哪,聽她講話,既有柴娃娃的狠辣,復有小思的典雅。

李碧華很灑脫的對我講出她被警察誤以為是「大陸妹」的故事。地點是在藝術中心七樓的「景福餐廳」,隔着大玻璃,遠遠九龍的景色又被濃雨所蓋,風吹雨,電夾雷,風雷聲緊,卻為玻璃阻隔,這兒反而像風雨中的安樂窩了。風風雨雨中,聽李碧華講她的故事,着實是一番享受,尤其是「大陸妹」的故事,既好笑又可惱,謔而虐,動聽得緊哪!

有一回,李碧華深夜坐的士回家,途經夏愨道。忽被前面警崗截停。走過來的兩個警察,亮起電筒,給李碧華身上一照,登時面有喜色。原來李碧華膚色棕黑,又蓄了個半長髮的大陸少女裝,衣着普通,人又長得纖小,乍看似乎營養不良,這個模樣,幾乎無一不似偷渡少女。那兩個警察挨飢抵夜,還到點兒,哪有不喜,互相照了眼色,其中一人板着面孔問道:「你去邊度?」好個李碧華眼不抬,心不跳,冷冷回道: 「屋企。」另一個警察不甘示弱,問:「屋企係邊處?」李碧華答:「中環!」板面孔的警察又問:「身份證呢?」李碧華早有準備,卻不急於拿出,施施然左摸右摸。弄了半天,才掏出身份證。其中一個警察看了看,意猶未足,對準李碧華身上的帆布袋看了看,問:「裡面係乜o野?」李碧華心中有氣,駁道:「女人o野,你睇唔睇?」把帆布袋遞過去:「大佬,我係香港電台o既編劇,我地正話為你地D大佬做緊宣傳呀!」那時候,香港電台正拍攝宣傳警察為市民良好公僕的「執法者」片集。兩個警察見李碧華如此說,知道此人乃名符其實的辣椒仔不好惹,相互照個眼色,其中一人便打圓場道:「例行檢查o者,無事喇,你可以走!」

錯認李碧華,本非兩位警察大佬的錯,李碧華本人的確像極「大陸妹」,因此,港台的片集有「大陸妹」的角色者,非李碧華莫屬。我對李碧華言,他日我賺到錢拍電影,以大陸為背景,必請她當女主角,她滿口應承,沉李合作,必定收個盤滿砵滿。

老實講,以前我並不喜讀李碧華的文章,文字之佶屈髶牙,大概要用心讀上多遍,方能抓得住文底含義,天呀,香港人時間寶貴,哪有如此閒情逸緻。我知道已故三蘇叔叔十分鍾愛碧華,當時便向三蘇叔叔提意見。三蘇叔叔道:「此乃初寫文章的人必經之道,慢慢便會改善的。」初時不信,現在讀碧華的文章,不但通,抑且醇,進步之速,令人吃驚。

碧華初寫文章,就如一般初寫的人一樣,嘗試投稿。她投去「幸福家庭」,僥倖獲刊,主編張翼飛兄賞識她的才華,特意為她開了個專欄,讓她長寫長有,就這樣,李碧華踏上寫作之途。

李碧華現時在「東方日報」有個叫做「白開水」的專欄,短短數百字,很吸引讀者。「東方日報」要求很高,我在那裡過一段時期,抵受不住壓力,自動退役,碧華可以立足「東方」而不倒,功力自然非凡。不過,說真的,我對「白開水」這個欄名有點異議,碧華文章越寫越醇,哪有半點「白開水」味道?明明是陳年花凋,卻老要說成米酒,豈非文不對題?這個欄名在適當時候,應當改上一改,未知碧華同意否?

「文而優則編」,此「編」並非「編輯」,而是「編劇」,結果在七六年秋,幸運之神降臨其身,她如願以償,使了港台編劇。

港台的編劇不同於「無線」與「麗的」,十分講究內容,尤注重教育意義,所以編港台劇本,用粵語來說,「真係少o的心機都唔掂」,碧華默默耕耘,編了好幾個好劇本,如「七女性」、「北斗星」、「年青人」、「小時候」、「獅子山下」、「歲月河山」、「烙印」、「霸王別姬」和「江湖再見」等。而電影方面,「父子情」和「兩小無知」等,皆屬飲譽之作。談到劇本,她的勁頭身來了,滔滔不絕,不亦樂乎。

碧華最喜歡「霸王別姬」,講伶人的辛酸,幾乎惹來我一把眼淚。我告訴她,去年我在該劇的主角岳華家裡吃飯,他表示十分喜歡「霸王別姬」裡的角色,碧華一聽大喜,忙不迭問:「真的嗎?真的嗎?」我有心氣她一氣,加一句話:「不過,照我所知,岳華對他有份兒演出的片集都是喜歡的。」她果然中計,面色沉了一下。但憑良心話,「霸王別姬」編導演俱佳,是近年罕見的好片集。

聽聞李碧華要出單行本「白開水」,順便打聽一下。

她掠了掠頭髮說:「七月裡會出版了,稿也校好。」看她那副喜悅的神情,對她的處女集似乎抱有極大的信心。據我所知,碧華還有一本名為『爆竹煙花』的作品已在排印中,內容包括雜文、訪問和遊記等,將她的早期與近期作品共冶一爐,是碧華在寫作歷程中的最佳寫照。我對她說:「出版時,記緊送我一本看,以便珍藏。」她連連說好;又問:「要簽名嗎?要寫上三圍數字嗎?」

我問她到底喜歡寫雜文小說,還是寫劇本。碧華想也不想答道:「目前來說,我喜歡寫劇本,因為我可以搜集資料,再按照資料加以發揮,我喜歡有『實在』的東西握在手裡,小說雖然也要講『實在』,但多有心理描寫,在寫實方面,不如劇本。」

這一點,我倒是很同意,小說做得好,並不等於能寫好劇本,最近項莊在「舞劍新談」裡也提及這個問題,苦樂人語,當然有其根據,就以我來說,做做小說還可以,寫劇本寫三年,一無所得,倒是給導演先生們罵了數十萬次,實是辛苦的代價。

碧華說,有一回要寫一個舞台劇,她對此毫無體驗,只好跟人去歡場考察。以前林德祿兄執導同類片集,也遇上這樣的困難,他找我做「盲公竹」,逛了幾家舞廳,拍出來雖然似模似樣,還略欠神髓,我對碧華說,無論電視、電影拍風塵女人,都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可真令余遺憾。碧華說:「倒不如你提供資料,我來寫一個劇本。」我說:「好呀!」但是一聲「好」,倘若能夠實現,也許是若干年後的事了。 碧華很坦白的告訴我,她同文化圈的人並不熟,認識的人有限,她希望能夠擴大圈子,充實自己,想不到辣椒仔也有她謙遜的一面,着實難得。近日,她的文章頗愛引用「古典」,猜她定是在專注詩詞歌賦,她也坦然承認,雪魂兄激動地道:「其實寫文章一定要有古文根底,魯迅叫人不要看古文,其實不一定對。」我說:「周氏兄弟,都很受魏普南北朝文風影響,魯迅鍾情嵇康,知堂亦然,但是知堂後期也知道孔家店不能一棒砸破,魯迅卻還在孜孜不倦,結果如何,看看現在一般青年的中文程度,便可思過半了。」碧華也認為適當地看古文,對運詞遣句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往往白話要用十個字來表達的,求諸古文,五字即可,而效果一樣,你能說古文要廢棄丟入毛坑嗎?

碧華的文字已越來越精練,觀察力也隨年齡而變得更敏銳,在後起的年輕女作家當中,她應該是大有前途,我衷心希望她能努力,把文章寫得更好。我寫這篇素描,也可能是愛其才,喜其辣,於是不期然的以老大哥自居,姑勿論怎樣,我欣賞碧華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這夜,攀談了好久,窗外風雨稍歇,碧華站起來告辭,臨行,她對我說:「沉公子,多謝你今次捧場,別忘記我是『杜老志』的碧華,有空找我坐檯!」揹起黃帆布袋,揮揮手,揚長而去。[1]

作者簡介

李碧華,女,原名李白,廣東人,出生、成長於香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