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 - 蕭德藻五言律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登岳陽樓 |
登岳陽樓,是宋代詩人蕭德藻的作品。此時為一首五絕。
此詩首聯抒寫感慨,頷聯寫詩人的行蹤,頸聯寫游賞洞庭,尾聯化用前人詩意而有新趣。全詩對仗工整,自然渾成,以深沉的感慨寫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氣象,詩中全無遷客騷人滿目蕭然的傷感,倒表現出詩人無比寬廣的胸懷和對美的孜孜不怠的追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登岳陽樓 [1]
作者 蕭德藻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原文
登岳陽樓
不作蒼茫去⑴,真成浪蕩游⑵。
三年夜郎客⑶,一柁洞庭秋⑷。
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
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蒼茫:形容洞庭湖的景色。
⑵浪蕩游:毫無意思的放浪江湖之游。
⑶夜郎客:詩人曾在靠近古夜郎國的峽州任職。
⑷柁:同「舵」,這裡指代船。
白話譯文
不能插翅飛向寥遠蒼茫的太空,卻違心地在湘黔來去浪遊。三年來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葉小舟。翩飛的白鷺激起了詩的靈感,又見青山隱現在天的盡頭。但我仍嫌未能飽覽奇絕的景色,於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陽樓。
創作背景
岳陽樓坐落在岳陽(今屬湖南)城西門上,唐朝開元年間所建,宋仁宗時重修,為游賞勝地,自唐以來,寫岳陽樓的詩文很多。蕭德藻這一首作於南宋時期,具體時間不詳,題寫的是登臨岳陽樓之前的所見所感。楊萬里《誠齋詩話》錄有此詩,但字句有所出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題寫岳陽樓的詩文很多,蕭德藻雖與與杜甫之作同題,但他避開了原有名篇的格局,寫登臨前所見所感,最後採用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篇末點題法來題寫岳陽樓。這樣寫算是比較聰明的。
首聯便發感慨:「不作蒼茫去,真成浪蕩游。」「蒼茫」原意指曠遠無邊的樣子,「浪蕩」則指放浪遊盪,這裡相對而言,乃是別有含義,不妨說是詩人抒發這樣的感慨:可嘆不能像范蠡那樣,乘扁舟到遙遠的五湖去,在那海闊天空處盡情遨遊,卻違背着心愿,被拘在湖南遊來盪去。
頷聯承上,敘述自己幾年來的「浪蕩游」。詩人的慨然是不無道理的。他三年夜郎為客,今秋今日又泛一葉扁舟在洞庭湖上,的確是不曾挪離湖南一步的浪蕩游。關於蕭德藻的生平,資料很少,不過根據此聯所寫,倒可略知一二。
頸聯寫游洞庭。身置八百里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詩人不由得興致勃勃。隨着船身的一顛一簸,他的眼光也上上下下、遠遠近近地搜尋着美景,忽而在白鷺翩翩起飛處,他捕捉到了美,從而激起了靈感,吟出了詩句;忽而又在那遙遠的天盡頭,他看到了隱隱青山。「得句鷺飛處」頗有詩味,與下句動靜結合得妙,很有情趣,雖無「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氣勢,也算詩中較好的一聯。白鷺、遠山,畫面開闊;一動一靜,境界多變。然而詩人意猶未足,於是引出下一聯。
尾聯上句說「猶嫌未奇絕」,意猶未足;下句說「更上岳陽樓」,乾脆棄周登岸,他要高瞻遠矚,在更開闊的視野中,去發現「奇絕」的景色。這裡化用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雖然不能別創新境,也做不到更深刻,更尖銳,更集中凝鍊,更激動人心,卻也換了一種說法,有些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