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登封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登封橋是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山鎮齊雲山北麓、橫江之上的一座縱列式法券大型聯拱石拱橋,為步行登山的必經之地,明萬曆十五年(1587)由徽州知府古之賢倡建,橋成適逢古之賢升遷,民感其德,祝其步步登高,故名登封橋。後屢毀屢修,今橋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修。

橋長148米(其中兩端引橋各長18米)、高12米、寬8米,九孔十墩,採用青石砌築,兩側立有0.9米高的石欄。南北兩端建有二柱沖天式石牌坊各一,上書橋名,其中南坊尚為原物,北坊為近年重建,橋上昔有亭、廟,今已毀,此外在北端存有清代乾隆年間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塊,全文為「嚴禁推車曬打,毋許煨曝穢污,欄石不許磨刀,橋腳禁止戮魚,倘敢故違有犯,定行拿究不饒」[1]

簡介

登封橋坐落在體寧縣齊雲山北麓岩前鎮的橫江之上,為登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雲山的必經之地。橋亦因此成為吉祥之地,俗諺稱』「登封橋上望一眼,高瞻遠矚福不淺;登封橋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橋被洪水沖毀,片石不留,黟縣西遞村人胡學梓獨資重建。民國年間,由縣民捐輸大米三萬斤整修古徽州之登封橋[2]

該橋八墩九孔,橋墩船形,拱孔間距14米,橋長147米,寬8米,高9.5米,兩端引橋各長16米,全以青石砌成。橋面平鋪條石,兩邊立有0.9米高的石欄杆,拱圈為半圓形固端拱。橋上昔有亭、廟,今已毀。橋南端有二柱沖天式石牌坊,上書「登封橋」三個大字。橋北端豎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塊,全文為:「嚴禁推車曬打,毋許煨曝穢污,欄石不許磨刀,橋腳禁止戳魚,倘敢故違有犯,定行拿究不饒。」

歷史典故

萬曆十五年(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賢倡建。橋成之日,古知府駕車而來,正舉行慶典之際,朝廷使者驛書亦至,把升古之賢為廣東按察司副使,縣民感其德政,祝古之賢被封大官,步步登高,便將該橋取名為「登封橋」。

視頻

登封橋 相關視頻

齊雲山登封橋

參考文獻

  1. 漫步橫江登豐橋 更憶德高徽州人 ,搜狐,2017-03-20
  2. 古徽州之登封橋 ,ZOL論壇,20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