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陶淵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來自騰訊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創作年代:東晉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陶淵明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借贈堂弟陶敬遠以自抒情懷,用了許多筆墨寫作者自己在衡門之下饑寒交迫的苦況,發出了「了無一可悅」的慨嘆,但作者仍表示決心躬耕固窮節。全詩前半敘事寫景,後半議論,事寫得很簡潔,景寫得傳神入化,議論很多,而俱以情滲透其中,且把悲憤沉痛和堅強變成閒淡樂觀和詼諧,深具深厚醇美之意境和松柏勁直之氣節。

原文

譯文

隱居茅舍掩行跡,遠與塵世相隔絕。

無人知曉來眷顧,白天柴門常關閉。

年終寒風正淒冷,天空陰暗整日雪。

側耳傾聽無聲響,放眼戶外已皎潔。

勁峭寒氣侵襟袖,粗茶淡飯常空設。

房中空蕩顯淒涼,竟無一事可歡悅。

千年古書皆閱覽,時時讀見古義烈。

高尚德操不敢攀,只想守窮為氣節。

坦途大道若不走,隱居躬耕豈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誰識別!

作者簡介

陶淵明大約生於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陶淵明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少年時期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後任彭澤縣令,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公元393年陶淵明時年29歲,與妻及子離開南山陶家坪。此後陶淵明一家在潯陽居住了24年。其間,陶淵明因王氏妻亡,繼娶潯陽翟氏。公元416年,陶淵明52歲,與妻翟氏帶幼子佟回到宜豐故里,修葺南山舊宅而居之。11年後,陶淵明卒於星子栗里,後歸葬康樂縣義鈞鄉之七里山即今宜豐澄塘鎮的七里山。

陶淵明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有關陶淵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證,因此此處的六十三年之說也有待考證),與世長辭。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1]


參考資料

  1. 陶淵明簡介, 歷史網,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