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留守之殤(劉亞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留守之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留守之殤》中國當代作家劉亞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留守之殤

每當春節過後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媽媽,我不讓你走」類似的新聞時,心中總是感慨萬千。

說心裡話,我不贊同那些把孩子生下來就扔給老人帶的父母,孩子不是一個物體,生而不養不如不生。

或許有人會說不是我不養孩子,每年我都有往家裡寄錢,如果只在家照看孩子沒有經濟來源,那麼拿什麼給孩子未來呢?

的確,一個人掙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生活也確實有很多的無可奈何。

殘酷的現實讓人身不由己,為了生存、為了養家糊口,很多父母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出去打拚。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段視屏,有一位母親從小把孩子丟給了奶奶。奶奶因為年紀大了,不懂得如何教育孫子,只知道慣着他、寵着他、讓他吃好的、喝好的、還不讓他干一丁點活。媽媽長年在外則只知道往家裡寄錢。

好不容易兒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媽媽以為就要熬出頭了,誰知兒子每份工作干不到一兩個月便辭職,不是埋怨工作累,就是抱怨工資低,要麼說上班時間長。

後來乾脆窩在家上上網、打打遊戲,什麼工作都不去做,沒錢了便堂而皇之的伸手向媽媽要。

一晃過去了一年,媽媽實在看不下去,於是語重心長的對兒子說:養你這麼大,媽媽一直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心只想把最好的給你,為了供你讀大學,媽媽在外面沒日沒夜地工作,只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力,選擇有意義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可是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你覺得對得起媽媽、對得起你自己嗎?

媽媽的肺腑之言兒子聽後不但一點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振振有辭地說:從小你就把我丟給奶奶,每當上學、開家長會、又或是被人欺負受了委屈,別的小孩子都有爸媽陪在身邊,而我總是奶奶陪着我,這麼多年你只知道往家裡寄錢,以為給我足夠的物質條件就可以了,可你真正在乎過我內心的需求嗎?既然現在你接受不了我的所作所為,為何從小不在身邊陪着我、教導我呢?

聽完兒子的一番訴說,媽媽陷入了沉思中,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做法是不是對的?孩子今天的舉動到底是他的錯,還是自己教育的缺失?她陷入了深深地自責中……

誠然,孩子今天的不作為,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呀,生活就是這樣一道痛苦的選擇題,當你選擇A的時候,你就失去了B;當選擇B的時候,你又失去了A。如果魚和熊掌能夠兼得那該有多好呀,可是生活能如人所願嗎?

曾經,在我兒子還不到兩歲的時候我找了份兩班制的工作,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由於沒辦法兼顧到兒子,於是和老公商量把他送回了老家。

自打兒子送回老家後我整天魂不守舍,滿腦子都是他的影子,每當看到他的玩具、他的衣褲、他接觸過的每一樣物品,我總忍不住想他,想得整天以淚洗面。大概過了三四個月,老公見我整天想兒子想得鬱鬱寡歡,無奈又把他接了上來。

原本活潑可愛的兒子在和我們分開不到半年的時間卻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膽小、內向、甚至怕見生人。更讓我無法接受的是當我過去擁抱他的時候,他卻立馬推開我的手,逃也似的躲開了。

我那麼愛他,那麼想念他,我對他傾盡所有的愛,可當我去抱他時他卻對我如此陌生,那一刻真是想死的心都有,那種感覺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之後我對自己發誓再也不會讓他離開我了,哪怕日子再苦、再累,我都要把他帶在身邊。

為了能把孩子留在身邊,之後我在家自學電腦,也許老天眷顧努力的我,後來找了份可以照顧孩子的工作。從此之後我白天上班孩子便放在幼兒園,下了班又急匆匆地去接他。雖然這樣的生活有時會很累、很辛苦、也會有很多的不便,但每天能看着他內心卻會無比的幸福。

或許很多和我年齡相仿的人老人幫其照看孩子,她們只管着掙錢,然後早已置辦了車子和房子。講真,我一點也不羨慕,相比之下,那些外在的物質比起陪伴在孩子身邊又算得了什麼呢?!

如果你掙到了全世界,卻輸了孩子的未來,那又怎樣?

父母的角色沒有人可以取代,或許我們並不一定能給孩子一個富裕的家庭,但一定能給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童年。

其實關於孩子的留守問題,如今已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還是一個潛在的社會問題,社會體制的不完善以及教育資源的缺乏,導致如今很多家庭因為孩子上學問題、經常條件問題而不得不與孩子分開。

西西的爸媽是公司里的一線工人,因公司沒幫其買社保,在西西上小學申請公立學校的名額時因沒購買社保學校要求交十多萬的贊助費才可以就讀。十多萬對於一個工薪家庭來講哪怕不吃不喝也得幹上四五年,高額的贊助費着實嚇倒了西西的爸媽,無奈之下只能把西西送回了老家。

現如今,像西西這樣的家庭又何止她們一家呢,很多外來務工的家庭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不是沒有本地戶、沒有房子、沒有保險,就是因為付不起高額的贊助費而活生生的被學校拒之門外。

是的,社會的現狀我們無力去改變,但孩子是自己的,他的成長曆程只有一次,有些教育一旦錯失便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請別在孩子最好的年華錯失了對他的教育!

愛,從陪伴開始。 [1]

作者簡介

劉亞平,筆名:藍色眼淚。1983年出生於湖南耒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