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界首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界首市博物館收藏的精品以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首三彩陶為主,界首三彩陶始於隋唐,盛行明清,流傳至今。主要的三彩陶工藝系列有陶瓷」刀馬人」、」腰鼓刻花壇」等100多個品種,其制陶工藝吸收了中國剪紙[1]、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在題材選擇和色彩運用上趨於質樸、粗獷與厚重,體現了民間藝術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的審美趨向。彩陶成品曾遠銷日本、波蘭、匈牙利等十幾個國家。業內讚譽其」有形不至而藝至之妙趣」。

基本介紹

界首市博物館位於城市新區文化活動中心,是界首市文化活動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列展覽體系完備,展館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與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綜合性博物館,也是開展社會教育[2]、展示傳播地域特色歷史文明的核心平台。

發展理念

界首市博物館於2009年12月30日正式開館投入使用,新館成立以來堅持「以人為本」的建館發展理念,以貼「進實際、貼進生活、貼進群眾」為原則,立足本地資源、着眼長遠,充分發揮宣傳教育職能,全力打造高品位、高檔次的精品博物館,博物館建築面積為2200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為1800平方米,博物館陳列分布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共五個展區,分別為《界首古代文物陳列館》、《界首彩陶陳列館》、《界首市歷史文化展館》和兩個臨時展廳,展覽陳列以我市歷年收藏和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界首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較新研究成果,借鑑省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界首特色的現代化展陳。較全面地展示了我市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物。按照中央、省、市有關部署要求實施國家免費開放以來,先後接待中宣部、國家政協經濟委員會、國家旅遊局、台灣魅力城市採訪團、省委、省人大、政協、財政廳和阜陽市委、阜陽市組織部、阜陽市宣傳部、周邊縣市兄弟單位、以及本地中小學團體和個人,參觀人數達30萬多人次,在傳播先進文化的社會教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多次受到各級領導好評,已成為我市乃至周邊縣市歷史傳統文化教育的一處新亮點。先後榮獲「全省第二屆博物館、紀念館陳列精品獎」,被界首市和阜陽市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黨員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

視頻

界首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文化中國 剪紙
界首市大黃鎮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