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動汽車政策體系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電動汽車政策體系研究》,副標題:從推廣應用到車網融合,作者馬少超//范英,責編徐倩,定價168.00,ISBN號9787030762429,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版印次1版 1次,開本16開,裝幀平裝,頁數222,出版時間2024-01,印刷時間2024-01。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內容簡介

推廣電動汽車有助於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振興我國汽車工業。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及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背景下,電動汽車還被賦予了配合電力系統削峰填谷、以車網融合模式協助電網消納可再生能源的新歷史使命。本書針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與車網融合模式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性研究,涵蓋推廣應用與車網融合兩部分內容,研究範圍包括既有政策效果評估、消費者購車偏好、補貼取消後替代政策設計、車網融合政策體系轉型路徑與政策工具設計。每章內容都包含政策意義與建議,為我國能源系統低碳轉型中的電動汽車與電力系統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級黨政機關、行業協會、企業與非政府組織機構的研究人員、研究生、管理決策者以及關注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其他讀者閱讀。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格局

1.3 我國電動汽車政策梳理

1.4 電動汽車政策研究綜述

1.5 研究目的與科學問題

推廣應用篇

第2章 電動汽車產業導入期的政策與影響

2.1 政策是產業導入期的主導力量

2.2 經濟激勵之外的主要影響因素

2.3 政策對電動汽車消費的長期影響

2.4 政策對電動汽車消費的短期影響

2.5 政策影響的因果關係分析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大數據下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偏好

3.1 消費者偏好影響電動汽車推廣

3.2 消費者行為與大數據採集

3.3 大數據與文本挖掘技術理論

3.4 消費者關注的電動汽車參數

3.5 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參數的偏好

3.6 參數之外的隱性關注點

3.7 消費者的購車用途

3.8 本章小結

第4章 充電設施政策與電動汽車推廣

4.1 影響中國充電樁發展的因素

4.2 PVAR模型理論基礎

4.3 電動汽車銷量、新增充電樁數量與消費者關注度的關係

4.4 政策及其他外生因素的作用

4.5 不同類型充電樁對電動汽車推廣的促進作用

4.6 不同類型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發展的促進作用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後補貼時代的替代政策設計

5.1 後補貼時代的替代政策

5.2 離散選擇實驗理論基礎

5.3 基於支付意願的實驗設計

5.4 消費者對替代政策的支付意願

5.5 消費者異質性的影響

5.6 基於支付意願的替代政策設計

5.7 本章小結

車網融合篇

第6章 碳中和願景下車網融合的理論基礎

6.1 推行車網融合的背景與意義

6.2 車網融合模式的理論基礎

6.3 車網融合模式的研究現狀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我國車網融合發展的技術經濟潛力

7.1 構建電力調度與產能擴張模型

7.2 車網融合對電力系統成本的影響

7.3 車網融合對碳排放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推動車網融合發展的政策機制

8.1 發展車網融合需要政策機製革新

8.2 電動汽車行業政策的演進歷程

8.3 轉向市場機制推動車網融合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以充電分時電價為例的政策設計

9.1 基於支付意願調研的政策設計方案

9.2 調研方法與離散選擇實驗

9.3 離散選擇實驗設計

9.4 調研結果統計性分析

9.5 消費者對不同充電時段的支付意願

9.6 消費者異質性因素分析

9.7 充電分時電價的政策仿真與設計

9.8 本章小結

第10章 車網融合的現實問題與政策建議

10.1 車網融合面臨的現實問題

10.2 車網融合發展的政策建議

10.3 本章小結

第11章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消費者對各類電動汽車參數的偏好

附錄B PVAR模型最佳滯後期數的檢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