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申包胥(生卒年不詳)申氏,姓不詳,名包胥,因封於申邑,故稱申包胥,又稱王孫包胥、申鮑胥[1] ,華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 [2] 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3]
-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隨。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責備伍子胥,為復國,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
- 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滿、子虎救楚。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退入山中隱居。從此申包胥被列為中國的忠賢典範。
基本信息
姓名 申包胥
|
生卒 不詳
|
別名 包胥
|
民族 華夏族
|
官職 楚大夫
|
出生地 今湖北省京山市
|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
主要成就 向秦國借兵救楚
|
人物生平
公私分明
- 《左傳·定公四年》載:「初,伍員與申包胥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我必復(通「覆」字)楚國。』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復(覆)之,我必能興之。』」申包胥沒有責備伍子胥,沒有阻止伍子胥實現自己的「義」(孝),還為伍子胥加油鼓勁,謂之以「勉之!」既是申包胥對伍子胥報仇行為的認同(春秋時期國君幾乎就等於諸侯國,很難將諸侯國與國君區分開來,而且「君臣之義」較為淡泊,君臣反目相弒的情形很常見,這之前楚國也有過析公、雍子、巫臣、苗賁皇等因個人恩怨對楚國復仇的故事。),也是對伍子胥能力的認同,更是對伍子胥的勉勵。但是申包胥沒有因為與伍子胥的友情而忘記對國家的忠誠,「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表明申包胥將對國家的忠誠視作「大義」,勇於肩負報效祖國的使命。申包胥選擇先對伍子胥「勉之」(而不是「助紂為虐」,為國家除掉後患)再「我必能興之」,這充分體現了申包胥內心的矛盾與坦然,對朋友、對國家都是執着的熱情。
- 可見,申包胥公私分明,不因為國家做了無道之事而去做出賣朋友、為虎作倀的不義之事,也不因為朋友的復仇行為合情合理而忘記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楚國危亡
- 伍子胥輾轉奔波,最終來到了吳國,為公子光重用,並力助公子光登上王位,是為吳王闔閭,並獻「擾楚疲楚」之計,對楚國進行輪番攻擊。
- 而這個時候,楚國令尹子常為政,雖然誅殺了費無極,但是「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國語·楚語下》),對外又欺凌小國,使楚國陷於孤立被動。
- 昭王十年(西元前506年)因子常的貪婪而羞辱唐、蔡兩國國君,吳國趁機聯合兩國共同出兵,以伍子胥、孫武等為將,連戰連勝,攻破了楚國的首都郢。
- 在這樣的情況下,申包胥雖然「亡于山中」,但是還是派人勸誡伍子胥。《史記·伍子胥列傳》載:「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對伍子胥的勸誡,一方面表示了對伍子胥報仇行為的理解,但是對於伍子胥「鞭屍」的過激行為表示惋惜(這樣的行為只能泄憤,引起楚國人民的不滿),同時希望伍子胥能夠有所收斂,但是伍子胥卻仍然一意孤行。
- 申包胥對伍子胥勸誡不成,只好以實際行動來踐行「興楚」的誓言。《戰國策·楚策一·威王問於莫敖子華》載:「棼冒勃蘇曰:『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此猶一卒也,不若奔諸侯。』於是嬴糧潛行……」
泣秦廷
- 申包胥究竟應該到那裡去請求援助呢?當時的局勢,只有秦國與晉國有實力幫助楚國擊敗吳國。而晉國與楚國長期爭霸,吳國也是晉國扶植起來削弱楚國的;楚昭王是秦國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國與楚國有着緊密親緣關係,而且在春秋時期因為與晉國的關係長期保持聯盟關係,因此也就只有秦國有實力、也能夠幫助楚國復興。在這樣的情況下,申包胥沒有失卻冷靜,表明申包胥具有較高的政治眼光。
- 申包胥「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關,躐蒙籠,蹶沙石,蹠達膝曾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秦庭。」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 [4]
- 申包胥的忠誠與堅毅終於打動了並驚醒了秦哀公,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滿、子虎救楚。 [5]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逃進山中隱居。
力戰興楚
- 成功的搬來秦國的援軍後,申包胥身先士卒與吳軍交戰。《左傳·定公五年》載「申包胥以秦師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吳道。』使楚人先與吳人戰,而自稷會之,大敗夫概於沂。」
- 這時越國也從吳國的後方襲擊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王闔閭)十年春,越聞吳王之在郢,國空,乃伐吳。吳使別兵擊越。」吳軍連續遭遇失敗,引發了內訌,「闔閭弟夫概見秦越交敗吳,吳王留楚不去,夫概亡歸吳而自立為吳王。」(《史記·吳太伯世家》)
- 而更為重要的是,吳軍的侵略行為與暴行,激起了了楚國上下的同仇敵愾。《榖梁傳·定公四年》云:「昭王之軍敗而逃,父老送之,曰:『寡人不肖,亡先君之邑。父老反矣,何憂無君?寡人且用此入海矣!』父老曰:『有君如此其賢也!』以眾不如吳,以必死不如楚。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吳人,復立。」《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也載:「昭王奔隨,百姓父兄攜幼扶老而隨之,乃相率而為致勇之寇,皆方命奮臂而為之斗。當此之時,無將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卻吳兵,復楚地。」
- 在如此形勢下,吳軍不得不退出楚國,楚國成功復興。
拒絕行賞
- 楚國歷經艱難,終於成功復興,申包胥也踐行了「興楚」的誓言,楚昭王論功行賞,認為申包胥忠勇可嘉「封之以荊五千戶」(《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 但是申包胥卻不認為自己的作為有什麼了不起,辭曰:「吾為君也,非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為諸?」(《左傳·定公五年》)申包胥一方面表明,自己的作為都是盡一個臣子的本分;另一方面「吾尤子旗」(子旗幫助楚平王登上王位,被任為令尹,次年,與人勾結,貪求無厭,被楚平王殺死。),通過表明自己痛恨子旗來表達自己淡泊名利。
- 據說楚昭王想以命令的方式讓申包胥節士,但是申包胥「遂逃賞。」(《左傳·定公五年》)楚昭王使人求之不得,乃旌表其閭曰「忠臣之門」。
使于越
- 申包胥雖然「逃賞」,但是沒有忘記自己對楚國的忠誠,在「逃賞」近三十年之後(《左傳》載申包胥「逃賞」的時間是魯定公五年即西元前505年,而《吳越春秋》所載申包胥出使越國的時間是勾踐二十一年即西元前476年。)出使越國,堅定勾踐伐吳決心並教勾踐以「智、仁、勇」三策。
- 申包胥先是以激將法,分析吳國正盛,試探越王勾踐伐吳的決心,再問勾踐何以戰,最後點出「智、仁、勇」三策,可見,申包胥是一位眼光深遠、善於剖析利害的戰略家。
- 申包胥對勾踐的教誨,對於勾踐滅吳有較大的幫助,《國語·吳語》隨後載句踐言「吾問於王孫包胥,既命孤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申包胥實現了楚國對吳國的報仇。
人物評價
- 春秋時代是「亂臣賊子」迭出的時代,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湧現出申包胥這樣一個執着、忘我的愛國忠臣,正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個那個時代,更照亮了中國歷史。
- 當好友伍子胥言「我必覆楚」時,申包胥則謂「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申包胥沒有阻止伍子胥實現他的「義」,而是去踐行一個更大的「義」——對國家的忠誠。
- 在楚國國都陷落、昭王出奔,申包胥「不受命」就一個人來到秦國請求援助 「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關,躐蒙籠,蹶沙石,蹠達膝曾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秦庭。」秦哀公沒有立即答應,於是「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終於打動了「素沉湎,不恤國事」的秦哀公。可見,申包胥對於國家的忠誠是執着而又熱烈的,到了完全不顧自己生死的地步。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興楚成功後,申包胥簡單的以「非為身、非為名、非賣勇」婉拒昭王的賞賜並退隱。從申包胥先前的作為來看,斷不會貪圖名利,且楚昭王是一個較為賢明仁善的君王,申包胥功成身退,可知不是出於「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而是出於真心。這表明申包胥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儘自己的一份職責,是出於對祖國的真心的忠誠。而在時隔近三十年後,又不辭勞苦出使越國,為越國滅吳做出了貢獻。
- 在那個「禮樂崩壞」,臣弒君、子弒父的時代,在那個各國人才為了自己的恩怨或者施展抱負紛紛遊走他國的年代,申包胥始終盡忠於自己的祖國——楚國,以自己的行為詮釋了「忠」的涵義,為後世確立了一個忠臣的典範。
人物視頻
- 兵聖:申包胥當初救伍子胥一命,不料他現在竟要滅了楚國,太扎心
參考資料
- ↑ 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
- ↑ 歷史名人.京山市人民政府.2019-03-18
- ↑ 申包胥 .學習強國.2020-03-15
- ↑ 《左傳·定公五年》:「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戰國策·楚策一》:「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轉,晝吟宵哭,七日不得告。」《鴻烈·修務篇》曰﹕「申包胥鶴跱而不食﹐晝吟宵哭。皆其明證。」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表示此事太過誇張,以人的生理而言,「七日不飲水,不能生存。」
- ↑ 《史記·伍子胥列傳》: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