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甲苯胺藍是科技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甲苯胺藍(Toloniumchloride),是一種化合物,分子式為C28H20N2O10S2·2Na,分子量為656.62,甲苯胺藍深綠色粉末,具古銅色光澤,易溶於水,呈藍紫色溶液。微溶於醇呈藍色,極微溶於氯仿,幾乎不溶於醚。商品大部分為氯化鋅復鹽。

主要用於氧化還原指示劑。用於眼科檢查角膜缺陷和損傷部分,組織化學中用於測定脫氧核糖核酸和診斷白喉。

甲苯胺藍是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的一種,屬於醌亞胺染料類,這類染料一般含有兩個發色團,一個是胺基,一個是醌型苯環,來構成色原顯色。染料除有發色團外,還要有能使色原對組織及其他被染物產生親和力的原子團即助色。助色團能促使染料產生電離成鹽類,幫助發色團對組織產生染色力,使切片上的組織細胞着色。甲苯胺藍不僅含有兩個發色團,還含有兩個助色團,為鹼性染料,甲苯胺藍中的陽離子有染色作用,組織細胞的酸性物質與其中的陽離子相結合而被染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