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非皮癬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
甲真菌常見二型:
①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損局限於甲面一片或其尖端;
②甲下真菌病 又分遠端側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淺表白色型,此型病變從甲的兩側或遠端開始,繼而甲板下發生感染。
別 稱 | 英文名稱 | 英文別名 |
灰指甲 | tinea unguium | onychomycosis |
就診科室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皮膚科 | 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引起 | 病甲渾濁、增厚、表面凹凸不平、變脆易碎等 |
目錄
病因
甲癬常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等各種真菌引起。少數由其他絲狀真菌、酵母樣菌及酵母菌引起,偶爾也可由孢子菌、鐮刀菌及土色麴黴等引起,大多見於營養不良的甲。 [1]
臨床表現
甲下型甲癬
常從甲板兩側或末端開始,多先有輕度甲溝炎,後來逐漸變成慢性或漸趨消退。甲溝炎可引起甲面有凹點或溝紋,持續不變或漸累及甲根。一旦甲板被感染,即可形成裂紋、變脆或增厚,呈棕色或黑色。本型常見。因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積,致甲變松及甲渾濁肥厚。
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癬)
為甲板表面一個或多個小的渾濁區,外形不規則,可逐漸波及全甲板,致甲面變軟、下陷。無任何症狀,無甲溝炎,常於甲床皺襞皮膚處見有脫屑。
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甲癬
多見於家庭主婦、炊事員及經常接觸水的人。多合併甲溝炎,起於兩側甲皺襞,可有皮膚紅腫、積膿、壓痛。附近的甲變為暗色,高起,並於其下的甲床分離,其後整個甲板波及。 [2]
檢查
甲下型甲癬取病甲做PAS染色易找到真菌,可見菌絲及關節孢子局限於甲板的最下部。 真菌性白甲的真菌菌絲只局限於甲板的最上部位,很少波及較深層。在甲板上部見大量菌絲及不規則形的關節孢子,較甲下型所見菌絲更大更寬。 [3]
診斷
臨床表現結合真菌檢查診斷不難。真菌檢查包括直接鏡檢、真菌培養、組織病理檢查等。真菌直接鏡檢簡單易行,臨床應用普遍。 [4]
治療
甲癬為皮膚癬菌病中最頑固難治的一種。可口服、外用藥物,或手術拔甲。手指甲和腳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完全替換一個新的指甲,手指甲需要100天,而腳趾甲大約要300天,所以治療灰指甲必須要有耐心。
總之,治療灰指甲要堅持不懈。同時還應積極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癬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防治並重,這樣才有可能徹底治癒灰指甲。 [5]
預防
甲癬及甲真菌病的預防,首先是積極防治常見的癬病,在有甲營養不良時更應防止真菌感染。
環境因素
氣溫高、濕度大是癬病多發的重要條件。因此,夏季、雨季的癬病比冬季、旱季多且重。有些耐旱抗寒的癬菌,在寒冷、乾旱季節照樣致病,這在我國北方多見。患者的工作、生活環境也不可忽視。
個人因素
男女老少皆可得病。一般來說,青壯年男女更易罹患;愛運動、好活動出汗多者也易罹患。癬病不會遺傳,但有家族易感性。個人衛生習慣與癬病直接有關。接觸公共浴池和衛生條件差的泳池的人易傳染上癬病。飼養貓、狗等寵物者,易被寵物身上的癬菌感染。
四大注意
警惕病變
引起指甲改變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認為指甲有病都是甲真菌病。但有一點應掌握,即甲真菌病的發病往往從一個指(趾)甲開始,而後逐漸波及其他指(趾)甲。如果十個手指甲或腳趾甲同時發病,則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需要迅速徹檢查身體。
及時治療
最好選擇一年中的四月至九月治療,萬物生長在春夏季是最旺盛的,指甲也是這樣,在這個季節選擇適合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治療時間,將治療對患者的影響減到最小、費用降到最低。
注意家人之間交叉感染
根據統計,國內約有三成的甲真菌病患者家屬,也有不同程度的足部黴菌感染現象。人們往往忽略甲真菌病的嚴重性,在門診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黴菌感染時,才會發現手腳患有甲真菌病,其中許多的患者的感染源來自於自己的家人。
感染後不要自己治療
甲真菌病是一種慢性的真菌感染,需要積極治療,最好到正規的醫院做相關真菌學檢查確定為甲真菌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避免診斷不明亂用藥。 [6]
視頻
什麼是甲癬!
甲癬是灰指甲嗎!
修灰指甲方法!
參考來源
- 王家璧,孫秋寧. 特比萘芬治療甲癬的療效觀察.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 1995
- 陳萍. 口服特比萘芬治療甲癬導致味覺喪失1例. 《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 》 , 2008
- 李和蓮,王紹華. 伊曲康唑引起甲癬患者低血鉀麻痹一例.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 1998
- 馮姣,曾梅華,陳軍,吳凡等. 甲癬的病原學研究進展. 《 中國真菌學雜誌 》 , 2013
- 喬建軍,張宏,石婧. 四種抗真菌藥物治療甲癬療效比較的文獻系統複習.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