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力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田力普
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
出生 1953年10月
天津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曾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田力普,男,中共黨員,漢族,1953年10月生於天津河北省安國人,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理學碩士,研究員。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1]

人物簡介

田力普,男,漢族,1953年10月生於天津,河北安國人,197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8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科技情報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研究員,一級審查員。任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2],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

人物履歷

1969.08——1972.05,天津代代紅塑料廠工人。

1972.05——1975.09,天津輕工業學院(現天津科技大學)機械系輕化工機械專業學習。

1975.09——1978.09,天津輕工業學院教師。

1978.09——1981.11,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科技情報專業研究生(其間:1978.09—1979.09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德語培訓班學習;1980.01—1980.04在歐洲專利局學習專利審查)。

1981.11——1985.06,中國專利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幹部(其間:1981.11—1983.01在聯邦德國專利局學習;1984.09—1985.02在聯邦德國專利法院學習)。

1985.06——1992.06,中國專利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副處級專職複審委員(其間:1988.05—1989.07為聯邦德國馬普專利法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1.09—1992.01在中央黨校中國專利局分校學習)。

1992.06——1993.07,中國專利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正處級專職複審委員。

1993.07——1997.01,中國專利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副主任。

1997.01——1998.03,中國專利局電學審查部副部長。

1998.03——1998.09,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電學審查部副部長。

1998.09——2000.0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自動化部副部長[3]

2000.03——2001.0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自動化部部長。

2001.03——2005.06,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5.06——2013.12,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相關信息

知識產權助力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既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也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其含義就是要加強執法,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力度。

伴隨着深化改革開放的步伐,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有人把這10年稱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黃金十年」。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發布實施,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創新主體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知識產權的作用日益彰顯。知識產權不僅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助力和支撐,同時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田力普
田力普作報告

我國知識產權數量質量大幅提升。從2001年到2011年,中國專利年申請量從20萬件快速增長到163萬件,10年增長了7倍,一躍而成為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的專利大國;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10年增長了10倍;截至今年7月11日,我國用27年時間實現了發明專利授權總量達到100萬件的目標,成為世界上實現這一目標用時最短的國家。在商標方面,從2001年至2011年,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量增長了5倍;截至2011年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971.15萬件、累計註冊量665.07萬件、有效註冊量551.01萬件,均居世界第一。在著作權方面,僅「十一五」時期的5年,全國作品自願登記量就增長6倍多;「十一五」時期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量是「十五」時期的4倍;2011年軟件著作權登記量達10.93萬件,同比增長33.4%。

伴隨着知識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創新者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依法獲得保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逐步確立,企業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從2001年的1000餘件增長到2011年的5.8萬多件,增加了近58倍。國內申請人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占比逐年上升。我國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中,國內申請人所占比重在2001年時不足三分之一,2011年已接近三分之二。另外,隨着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我國企業的國際專利申請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任務光榮而艱巨。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愈發感到,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撐,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創新,將全世界聯繫在一起

創新改變生活,創新改變世界,創新贏得發展,創新贏得未來,創新成為增強國家競爭能力和謀求整個世界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動力。而知識產權,既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又是維護創新健康發展的「保護神」。

創新與知識產權相生相依

40年前,隨着《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成立;30年前,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前身中國專利局成立,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為其第九十個成員國;20年前,當時的中國專利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設立中國專利金獎,極大激勵了創新的開展;10年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通過決議,同意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的提案,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創新與知識產權相生相依,回首歷年世界知識產權日,鼓勵創新、尊重知識產權是一以貫之的主題。世界知識產權日的設立,對於在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推動世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賴以生存與進步的根本。人類文明在經歷了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之後,已經開始邁進知識經濟的時代。從自身發展的實踐中,人們深切感受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導致生存環境不斷惡化,以往主要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愈益舉步維艱、難以持久。在沉重的反思中,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希望和曙光,為世界展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在以智力資源為依託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既是時代的主題,也是時代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世界的發展,就是創新的過程。將世界聯繫在一起,體現着經濟全球化的規律和方向,其中以經濟為核心,融合着科技、政治、法律、文化、環境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疑,技術創新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譬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誕生,突破了航海技術的限制,打破了隔絕東西方的地理屏障,開啟了全球性交流的新時代。如今,以網絡技術和基因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創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帶來了席捲全球的信息革命和知識革命浪潮,將偌大的世界「壓縮」成了信息化的「地球村」,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推動了信息全球化的發展。

知識產權已成為各國競爭與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當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經濟發展的全球化、競爭與交流的同步化,構成了世界發展的主旋律。如果說農業經濟時代主要依靠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主要依靠自然資源和貨幣,那麼今日的知識經濟時代則主要依靠創新和知識產權。事實上,知識產權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競爭與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同時,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的激勵和保護作用日益凸顯,知識產權制度自身的發展也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顯著特點和一體化趨勢。

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為世界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知識產權制度的問世,緣於對科技創新的保護;科技創新成果的湧現,又反過來推動了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從世界範圍來看,各國都是通過激勵知識產權的創造,形成在本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和運用,構建以知識產權為導向的創新政策體系;合理、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為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幾百年歷史的實踐證明,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推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制度。縱觀當今世界科技和經濟的發展,那些經濟發達國家,無一不是專利大國,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必然。在專利制度建立較早的美國,1790年頒布了首部《專利法》,藉助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領軍者。至今,美國的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數量占全球總量的1/3以上,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

田力普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田力普

經濟的全球化,呼喚着相應的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確立。1993年12月,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取得重大進展,《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誕生,標誌着保護知識產權新的國際標準的形成。該協議首次將原本屬於國內立法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程序措施,轉化為公約規定的國際規則,從而使它與實體規範一起成為各締約方必須嚴格履行的國際義務。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化,加劇了經濟的競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發展趨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建立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事關世界協調發展的重大課題。

中國的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

伴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經過艱辛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

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中國建立了與國際規則相協調的知識產權制度。1985年4月1日,專利法正式實施,專利申請的大門同日開啟,截止到今年3月底,中國受理來自國內外的專利申請數量累計突破600萬件,專利授權數量累計達到323萬餘件。中國根據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的專利達到3萬餘件,僅2009年該申請接近8000件,位居世界第五位。同期,中國還相繼頒布實施了商標法、著作權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25年間,根據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主要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修改後的法律制度與國際規則進一步協調。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政府更是從立法、執法、司法、宣傳、國際交流等方面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多年來,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各國知識產權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在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影響力顯著增強。十幾年前,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中國政府為推動《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的達成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近年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後主動參與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發展議程、國際專利制度協調、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知識產權保護、公共健康等重大議題的討論,樹立了積極、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良好形象。

與此同時,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多邊外交中取得重要突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推動與美、日、歐、韓五方合作以及中、日、韓三邊合作,與歐洲專利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穩固發展,成功促成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日本知識產權戰略本部之間知識產權第一份合作備忘錄的簽署。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推進了中國與東盟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進程。積極開展面向非洲、東盟及周邊等發展中國家的培訓活動,逐步由國際合作援助的接受者向量力而行的輸出者轉變。

進入新世紀以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任務,創新與知識產權成為其強有力的支撐工具,這一作用在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中進一步彰顯。5月1日,又一個人類創新的盛典——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中國上海拉開大幕。從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第一屆世博會開始,發明創造就一直引領着人類前進的步伐。在這屆世博會上,中國政府將為世界各地的創新成果提供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為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國際盛會提供有力支撐。

創新,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需要,它將全世界聯繫在一起,是世界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更是歷史必然的選擇。

人物著作

著有《關於「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關於專利保護與專利審批、專利侵權中的若干基本問題》等著作、論文和報告12篇,譯有《中國專利法和實施細則(德文本)》、《德國專利訴訟報告一至七》等6篇。

視頻

汪洋會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 2013-05-22

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田力普賀詞 2013-04-25

參考來源

  1. 田力普出任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黨政機關網, 2005-06-28
  2. 田力普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2016-03-23
  3.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田力普 ,人民網, 2013-07-29